供应链攻防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赞誉推荐

这本书以宏大的视角、翔实的案例和精彩的叙事,为我们展现了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供应链布局大重组、大调整的现实图景、内在逻辑和演进趋势,对新形势下中国加快塑造、培育并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黄奇帆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

计划经济只有供货方,没有供应链概念。市场经济分工越来越细,供应链越来越长。我们现在许多人将企业上下游供货关系仅仅看成货物往来,用招投标去压低供应商价格,不断挤压供应商利润,去搞“最低价中标”,不懂上下游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供应链更是缺乏基本认识。林雪萍先生写的《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使我们对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是一般的教科书,而是对多个产业丰富的实战分析。我看了之后非常受益。这本书特别适合企业家、企业高管、企业采购部门管理者、政府产业部门官员、经济学者、管理学者、商学院学生、供应链研究者研学。

周放生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原副会长

林雪萍老师的新作《供应链攻防战》为全面理解中国工业的处境和应对未来的挑战,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并在此系统架构下分析了复杂多样的工业化进程。该书高屋建瓴,将涉及信息、物理、社会因素的多领域、多尺度的复杂问题放在整体框架中研究;并以其中的供应链环节为主线,分析了其组织结构及决策对内外连接力、控制力及(规划)设计力的影响。书中引用的大量案例及大量数据涉及不同的工业领域,有很强的说服力。书中提到的“大工程组织”模式引导科技攻关的观点,也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国家电网创新的特高压工程,就是采用系统论作为指导,成功协调了不同领域大量的企业、高校、研究院,出色地实现了“西电东送”的历史使命。这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电力网,主动支撑了国家的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的创新意识及智能制造能力。当前,中国面临诸多需要攻坚的挑战,本书对深入思考大工程组织和系统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视角。期望作者进一步将整体论的认识观与还原论的认识观相结合,以供应链的机制研究为入口,将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别是其中的涌现现象从整体上实现还原。

薛禹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中国制造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整个制造业供应链都要同步发展起来。在加强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快精密测量与仪器仪表技术同步发展,或超前发展。凡是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都必然是仪器强国和测量强国。中国在精密级测量和超精密级测量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供应链攻防战》一书通过一线调研素材和大量翔实的案例,描述了高端制造的内在逻辑,也给出了同步发展供应链的思路。这对于如何在精密测量和高端制造的全供应链环节上形成合力,建立先进的国家测量体系和高端制造体系,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意义。这本书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对制造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理解中国制造的深层次运行机理,提升建立可靠的供应链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谭久彬
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供应链攻防战》一书用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制造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它包含了很多丰富的话题,覆盖了不同行业的制造运行逻辑。而在先进制造如芯片、机床、软件、仪器仪表诸多领域,都很好地描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这本书提到的供应链三力模型——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很好地解释了当下所碰到的诸多现象。这对于突破目前许多科技攻关难题,会颇有裨益。这本书语言生动、案例精炼、观点清晰,是科技类比较少见的精品。

蒋庄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这本书的作者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全球制造业的研究,有着宽广深厚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国际化视野。他常态化地深入各类制造企业实地调研,对于中国制造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供应链攻防战》一书聚焦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热点纷呈、话题广泛、视野开阔,涉及中国制造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提及的每个产业领域,都进行了脉络性的勾勒,让人很快抓住本质。对于链主企业反哺上游“专精特新”的认识,对于“大工程组织”的想法,对于用户与供应商联合创新的洞察,会对当下中国制造攻坚转型升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本书内容精悍充实,由点及面,写得专业、犀利、精准,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值得精读、研讨,特别推荐。

杨华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制造当下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等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突破工程,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供应链自主化;开展“补短板工程”,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开展“卓越工程”,实现优势产业现代化。《供应链攻防战》将这些关键工程融入统一的供应链视角。这本书同时分析了大学院校和人才在形成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只有将供应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

陈学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的作者林雪萍教授是中国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研究的顶尖学者之一,他对于产业布局、产业与经济供应链、制造业创新、数字经济等均有极其深入、精细的研究,做出过令人瞩目的学术贡献。这本书是林教授的扛鼎之作,对于全球供应链的变局做出了精彩分析。众所周知,在任何国家,供应链都是经济社会能否良性运行的命脉。在这本书中,林教授对于供应链的连接力、控制力、设计力三大力量的较量做出了极为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建立韧性供应链的新战略。该书对于中国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新局面提出了产业供应链方面的新对策,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将发挥极其重要的政策咨询和指导作用。

李强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作者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产业一线,对中国制造业有着深刻理解与思考,而且擅长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以供应链作为切入点,对中国制造进行了全图景手术刀式的剖析,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供应链三力模型: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三力模型,可以系统性拆解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对于当下大家广为关注的工业软件,也同样从供应链和大工程组织方式的角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本书立足中国视角,案例众多,文笔流畅,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容易阅读,也发人深思。

王建民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林雪萍教授长期专注于供应链的研究与实践,以大国竞争为背景,撰写了这本《供应链攻防战》。1978——2018年的40年间,生产的全球化业已初步完成,形成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市场与研发的中心节点、以中国为制造与组装的中心节点、以资源富裕国家为资源中心节点的“超级全球价值链”结构。2018年之后,全球价值链正在经历结构性重构,“超级全球价值链”正向区域化演变。这种演变将重塑全球生产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必然带来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引发企业的进入、扩张、收缩、退出。林雪萍教授的这本书恰逢其时,我强烈推荐阅读。

鞠建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

随着全球很多新的工厂的涌现,中国业已确立的供应链优势正在受到全新的高效供应链的抗衡和侵蚀。林雪萍先生用供应链的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的“三力”框架,揭示了激烈的全球供应链战争。他的分析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妙不可言,显示出他在几十个行业、数百家工厂中调研的厚积薄发。他关于“民生供应链和攻坚供应链担负不同使命”“上下游企业知识交换”等的观点,以及对城市和产业集群的细察弥足珍贵,值得决策者细细思量。

王缉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从《芯片战争》到《供应链攻防战》,中外产业研究专家不约而同地用到了军事术语。现在的产业战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商战,从企业与企业之战,上升到了供应链、产业链、产业集群、国家之间的“战”。除了不直接消亡生命,此战波谲云诡、奇正攻防、合纵连横、胜负莫测的程度都不亚于真正的战争。这本书讲述了“从企业到国家的实力之争”。国家对产业之战的高度介入,导致全球各种规则(不仅是商业规则)的改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局面,也将会是长期状态。甚至,只要国家不消亡,此战将连绵不断。这本书视野宏大、逻辑严谨、数据翔实、案例丰富、文笔流畅,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书。我相信,受益者将不仅仅是对供应链和产业感兴趣的人群。

何志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

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是近年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新的应对框架,成为中国制造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在深度考察全球化1.0和全球化2.0时期国际劳动分工的变化的基础上,从连接力、控制力、设计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出高效分工、多元融合的供应链设计方案。相信这本书对于企业向中高端价值链攀登以及国家耕耘供应链顶层优势,能够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20年初我出版了《溢出》,对中国制造到底是被转移还是溢出,给出了我的回答。距离我这本书已经过去了3年的时间,供应链的变局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林雪萍先生的《供应链攻防战》适时问世,这本书调研扎实、资料丰富、论点清晰,从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三个维度来分析供应链的能力和变化,很好地回答了制造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流动的驱动要素,阻滞和加速的因素都有规律可循。林雪萍老师在制造业内的深耕,让他的很多观察足够细致入微,不容错过。

施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供应链是国家产业安全的基础,也是大国博弈的战场。在逆全球化的劲风吹拂下,学术界的供应链机理、产业界的供应链管理和政策界的供应链安全,都面临着认知、战略和方法体系的重构。林雪萍先生以其深厚的产业背景和学术功底,为我们构建了新时期认识供应链的统一视角和框架体系。《供应链攻防战》通俗易懂,理论和实战兼备,值得一读。

王晓明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

供应链牵涉人、财、物、数据。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拦人流、物流、金流、数据流的流动,大家都知道“工业强则国家强”,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但是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和制造业的供应链是可以选择国家和地区的。三年疫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供应链是工业命脉。拿到林雪萍先生的《供应链攻防战》一书,我就放下手头所有工作,迫不及待地认真学习。这本书描述的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场景,惊心动魄、历历在目。在各类制裁威胁的大环境下,我们如何有效应对,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本书同样给出了很好的思考和建议。书中内容发人深省,强烈推荐从事政治、经济、工业、金融、政府、大学、企业、国家发展战略等多方面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研读学习,必有收获!

宁振波
中国航空工业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

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逐渐形成了全球最宏大的供应链;未来10年,中国主导的供应链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重整。《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案例,从全球视野多维度讲述了我国供应链的形成过程、挑战、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本书深入浅出,颇具前瞻性,读后深受启发。

李迅雷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理解中国经济的一个首要前提是理解超大经济体的规模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供应链体系,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兼顾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和安全。对于企业、组织、国家如何突破“卡脖子”风险和“去中心化”风险,作者在《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中提供了有见地的系统分析,并指出供应链韧性成长是一场漫长的布局,既要有链主企业的创新突破,也要有制造底盘的强力连接。

彭文生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世界贸易的格局正在快速演化,全球供应链深刻重构。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未来。《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的作者结合中外丰富的案例,以优美而流畅的笔触,驾驭这一深刻且尤为关键的议题。作者试图回答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通过解构驱动供应链发展的力量关系,剖析了各国供应链的韧性与脆弱性,提出了前瞻性的战略主张,行文引人入胜,内容发人深省。

丁安华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供应链的全球化不仅降低了各行各业的成本,提高了全球经济的效率,也使不计其数的企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近几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疫情的影响,严重地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并引发很多行业供应链格局的重构。《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从宏观和微观、历史和未来等不同的视角,用丰富的案例全面展示了全球供应链的变化趋势,书中的很多理念对于理解中国企业如何确保供应链安全,以及如何从供应链角度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滕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在这本极具深度的书中,作者巧妙地将攻防战与全球供应链分工相结合,构建了一部战略部署与现实挑战相互交织的生动著作。以供应链为核心,书中详细阐述了供应链的三种力: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将供应链的攻防艺术推向了全新的高度。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复杂的供应链理念,赋予了读者对全球供应链更为丰富和生动的理解。总的来说,《供应链攻防战》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为企业家甚至政策决策者提供了一种理解供应链复杂性的视角。无论你是供应链管理者、企业家,还是对大国博弈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将成为你开阔视野、提升认知的良师益友。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当下,确保重要的供应链安全,对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至关重要。这本书从供应链角度剖解当下的大国碰撞与全球化变局,对于高质量发展路径下如何保障国家安全,以及新形势下制造业如何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奇霖
红塔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给我制造了一种童话般的阅读体验,类似于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我一边阅读一边惊叹:近在身边的工业系统,原来是一个如此神妙的奇观世界。在面目古板的“供应链”三个字后面,居然还上演着一幕幕凯歌、悲情、热望、情谊、牵绊、两难、意外、涌现等人间故事。这是一本能让人变得更温柔也更勇敢的书。它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我是如何生存在现代文明的网络之中的。有时,它是我的软肋;有时,它是我的铠甲。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制造的分离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产业链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土重迁”,新兴国家的崛起,大多是这次动土重迁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波全球化和供应链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恰逢其时改革开放,凭借劳动力、制度和庞大市场几大优势,成为全球供应链上最重要的中坚力量,也成为这次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所以,全球化的趋势变化和供应链的趋势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要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立稳脚跟,我们必须理解供应链的攻防之道,这正是林雪萍老师书中最精华的部分。我相信,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都能像我一样,从中获得全新的视角和启发。

香帅
金融学者
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
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副教授

读完此书会让人有一种认知上的惭愧感——我们很多关于中国企业、国力和世界未来格局的话语,因为缺少“供应链”这个思考维度而显得空疏且浮泛。供应链是全球化的骨架,也是其“操作系统”,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怎样的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具有怎样的韧性和复原力,不仅实质性关乎企业的生存,而且关乎国力和国运,更关乎民生——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和命运。对于关心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填补认知漏洞的书。

吴伯凡
商业新物种研究院院长

林雪萍老师在《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中提出了供应链红利的概念,是对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考。从连接力、控制力和设计力三个维度综合审视中国制造的优势和挑战,不难发现要发挥供应链红利,一定要跳出简单的“卡脖子”或者自力更生的思维框架,引入系统性思维。简言之,中国制造需要持续发挥供应链配套完备的优势;需要积极再出海,在跨国企业供应链重塑的过程中争夺控制力;需要保持开放,学习全球链主企业的设计力。如是,未来10年大国博弈的攻防战将精彩纷呈。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在逆全球化的时代,供应链掌控力逐渐成为全球工业国之间竞争的武器,中国制造业作为世界工厂的中枢,将迎来非常多的挑战。林雪萍老师的这本《供应链攻防战》高瞻远瞩,阐述了急剧变化的现状,拆解了供应链核心要素,也给出了打赢攻防战的手段和方案,拳拳之心,赤诚殷切,值得推荐。

代文超
远川研究所创始人
笔名“饭统戴老板”

林雪萍老师长期从事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涉及领域广且深,并一直为此鼓与呼。最初接触林老师的文章,是关于中国机床行业的分析,可以说是振聋发聩。作为一个机床从业者,我对作者的一些分析和观点感受颇深。《供应链攻防战》这本书对供应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衡量供应链能力的三个维度:连接力、控制力、设计力,并结合很多具体的案例,对每个维度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对制造业研究者、从业者,尤其是政策制定者而言,很值得一读!

张世顺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拿到林雪萍老师新作《供应链攻防战》,一口气读完!书中再也看不到传统供应链管理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描述的方法、流程和战术等。这本书从全球竞争、国家安全、企业实力的更高视角去看供应链,是“攻防战”,是“实力之战”!产业链外迁和地缘政治催化逆全球化是中国供应链安全面对的两个挑战。《供应链攻防战》为企业供应链战略提出全新视野的管理构架,为国家供应链战略安全出谋划策。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姚佐平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