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智慧故事(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讲
礼贤下士的魏文侯

待人以诚的处世智慧

战国初年,魏国住着一位名叫段干木的贤人,魏国国君魏文侯久仰他的大名,很想拜见他。但段干木不想当官,不想结交权贵,因此躲着不见魏文侯。后来魏文侯不请自来,不派人事先通知,直接登门拜访。魏文侯身为国君,出行的时候仪仗盛大,远远就能听见车马喧嚣。他们一行快到段干木家的时候,段干木在家里已经听到了外面越来越近的车马声。段干木很聪明,他猜测应是魏文侯又来找他了,赶紧从后门逃走了,让魏文侯扑了个空。一般而言,国君碰到这种事肯定很生气,认为:“我重视你、想见你,那是看得起你、给你面子啊!你倒好,三番五次推阻,现在我都到你家门口了,你又逃走了,像话吗?怎么这么不识抬举!”日常生活中一不顺意就生气的人很多,尤其当他有些地位、权势的时候。但魏文侯不太一样,他是一位有大格局的政治家。面对白跑一趟的状况,魏文侯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段干木,明白了段干木的确是一位高洁之士,是真不愿意结交权贵。为了成全段干木的志向,魏文侯之后再也不去打扰他了。但魏文侯对段干木的景仰之情丝毫不减,每次乘车路过段干木居住的地方,都会站在车上远远地向他致意。

这个故事传开了之后,打动了很多有能力、有才学的人。他们认为,魏文侯贵为国君,却能如此礼贤下士,即便看不到段干木本人,只要看到他的房子,就要致意,这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品质真是太难能可贵了。于是很多人才甚至是他国人才纷纷加入魏国,帮助魏文侯治理国家、图强争霸。这相当于魏文侯通过礼敬段干木,为魏国打造了一张国家名片,当时的各类人才一想到魏国,就把它和尊重人才联系起来;一谈到哪里最尊重人才,马上就想到魏国。这么多人才的到来,充分说明魏文侯礼贤下士的效果非常好。很多战国名人,都曾在魏文侯手下效力。比如战国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他写过一部《法经》,主张治理国家要同时重视农业和法治。魏文侯在李悝的帮助下实施的变法,是整个战国时代变法风云的先声。再比如名将吴起,也曾在魏国一显身手。中国古代将“孙吴”并称,孙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吴就是吴起。另外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的人物——西门豹,他是《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里的主角,也是魏文侯手下的大臣。史书上称赞魏文侯“首霸中原”,魏国能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脱颖而出的国家,靠的就是这些人才。

有一次魏文侯和大臣们一起饮酒,非常尽兴,但天却下起了雨。魏文侯命人准备车驾,打算去郊外。这时候就有人来劝阻魏文侯说:“刚才喝酒已经很尽兴了,天又在下雨,还要去郊外干什么呢?难道是嫌今天不够快乐吗?”魏文侯回答道:“我和掌管山林的官员约定了今天要去打猎,得跟他见一面,不能失约。”于是魏文侯冒着雨,乘着车来到郊外。他是去干什么?是想继续冒雨打猎吗?不是。魏文侯找到管理山林的官员,亲口告诉他:“下雨了,之前和你约定打猎的事,取消吧。”

以史为鉴

魏文侯作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励精图治。不仅注重人才的挖掘和任用,也信守对他人的承诺。对于魏文侯来说,天下雨,不去打猎的理由很充足,他贵为国君,即便爽约,山林管理员也不敢埋怨他。但站在山林管理员的立场来看,这事不一样。魏文侯交代过的事他必然不敢懈怠,即便下雨,他也会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在岗位上等待着。万一魏文侯去了而他没准备好,那可吃罪不起。为了跟山林管理员确认活动取消,魏文侯不辞辛劳,冒着雨亲自走了一趟,体现出一位优秀国君对小人物、小事件的诚信与责任心。

思考与辨析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如果和重要人物有约,比如职位高,辈分长,或者能给予自己发展机会的,都会认真对待,甚至于战战兢兢,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满意,更不敢失信;但对于那些职位低,年资浅,或者对自己没什么帮助的人,往往就不会用同样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差别对待的行为和心态,我们要拒绝,要平等待人,言而有信。

通鉴小文言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