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阪人的德行
日本把东京附近的地区称为“关东”地区,而把大阪和京都附近的地区称为“关西”。那么,“关东”和“关西”分界的“关”在哪里呢?
日本史书上将“逢坂关”作为“关东”与“关西”的分界点,是平安时代(中国唐、五代十国、北宋时期)的事。
“逢坂关”在哪里呢?在如今的滋贺县大津市。
“逢坂关”不是“山海关”那样的军事要塞,但是确实是一个交通关口,日本古代叫“关所”,类似于现代的“出入境管理处”。古代日本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都要通过“关所”,查验通行证件,检查一下有没有携带违禁物品。
但是,现代日本的“关东”与“关西”的概念,都已经比较泛指,一般以名古屋市所在的爱知县与临近的静冈县为界,爱知县以南的地区为“关西”,静冈县开始就属于“关东”。而日本的行政文件中,则常常避免使用“关西”的概念,而把“关西地区”称为“近畿地区”。
关西地区有一个大湖,叫琵琶湖,是日本的第一大淡水湖。琵琶湖周围地区是鱼米之乡,物产十分丰富。在湖的东边,以前有个“近江国”,那里的人自古会做生意,把榻榻米席子、蚊帐、漆器、茶叶、麻布等卖到外地去,然后再把外地的物产趸进来。这一行商群体,被称为“近江商人”。
在古代,近江商人的形象永远是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永不离肩的扁担。后来,近江商人把生意做到了京都、大阪和江户(东京),有许多近江商人就成了当地的大亨,成为千百年来日本经济的驱动者。
“近江商人”之所以能够行走天下,最关键的是,拥有自己的经营哲学,而这一经营哲学的核心,就是“三方好”——“売り手良し、買い手良し、世間良し”。
这段日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
一、卖方好。做生意要对企业自身有利,以确保企业能够发展生存下去。
二、买方好。做生意要对顾客负责,不能坑蒙拐骗,不仅要讲诚信,而且要让顾客有利可图。“附赠小礼品”就是近江商人的一大发明。
三、世间好。做生意要对社会做出贡献,让社会也能获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江商人的这“三好”哲学,影响了日本一代一代的企业家,也成了日本企业经营文化的核心。
远的不说,现代日本经济史上,纯粹的近江地区出身的著名商人就有两位,一位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另一位是西武集团(王子饭店)的创始人、20世纪80年代时的世界首富堤义明。
当年,近江商人做生意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大阪,因为大阪临海,从海路可以把货物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中国和朝鲜、南洋。所以,大阪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近江商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世的所谓“大阪商人”,几乎都是“近江商人”的后人。
我之所以花大量篇幅介绍“近江商人”,是为了说明“大阪人德行”的根本,那就是“近江哲学”。
全日本能够讨价还价的城市,可能就是大阪了。在大阪买东西,你不讨价还价,就是傻子。但在东京,你跟商家讨价还价,一定会遭受鄙夷的目光。
大阪人不仅会做生意,也很讲规矩,这一点很像上海人。所以,大阪与上海结为了“姐妹友好城市”,惺惺相惜。
我去大阪讲演时,200多人的会场,讲演结束后,总会有50人排队跟你交换名片,因为大阪人认为,万一有什么事,拿着你的名片找你总有一个依据和理由。但是到日本东北地区讲演,讲完就散了,一大叠名片愣是没发出去几张。相比之下,大阪人具有很强的社交性。
大阪人基本上都有和蔼可亲的性格。因为与人亲切交流,是做生意的基本技能。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马上也会有“几年不见”的亲切感,所以,喝酒吃饭聊天,是大阪人最浓的人情味。也因为大阪人开朗,会找乐子,所以,大阪也成了全国“漫才”(相声)和滑稽戏的发祥地。
做生意需要决断明快,干净利落,不然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抢了生意,所以,大阪人大多数是“急性子”,大阪方言中,有一句“いらち”,就是“急躁”的意思。
正因为有如此性格,大阪人谈恋爱,也大多喜欢“短平快”,不可能老像东京人那样跟你情意浓浓地说“今晚的月亮真圆啊”,通常就是直奔主题。所以,大阪人的“奉子成婚”率一直是全日本第一。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阪就是日本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