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治汉之术
(一)为什么是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背后的那位少女
吕后八年(前180),吕后病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及大臣诛灭了想篡权的吕氏族人,迎立刘邦的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这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的母亲是薄太后,当年吕太后在宫中专横跋扈,为了躲避灾祸,薄太后就和儿子刘恒一起来到了刘恒的封地代国(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中部、东北部、河北省北部一带,国都在现在的山西省平遥县)。
刘恒在当代王的时候,就以勤政孝顺闻名天下,他又是刘邦健在的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位,因此被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其基本国策就是:休养生息。
白登之围以后,刘邦知道当时汉朝的实力还不足以和匈奴相抗衡,于是决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思想成了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
黄老学派是道家学派的一支,道家把黄帝、老子尊奉为道家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只要政治措施简单,不劳民伤财,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而不会起来造反。
刘邦逝世之后,他儿子汉惠帝和吕后继续执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即位之后,他在刘邦休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措施,归纳起来如下:
第一,薄赋轻徭。
减免田赋:刘邦当年废除了战国时的“十一税”和秦王朝的“秦半之赋”,采用了更低更符合老百姓的新税形式——“十五税一”(即按十五比一的比例征收田赋)。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汉文帝下诏把“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后来,为了进一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汉文帝前元十三年(前167)到景帝(汉文帝的儿子刘启)元年(前156)十二年内,全部免除田赋。直到汉景帝二年(前155)才恢复“三十税一”。
算赋:汉文帝把每人每年交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后来,汉景帝把算赋的起征年限从十五岁推迟到二十岁。
徭役:汉文帝时取消了大型工程建设,不再大规模征调劳动力。服役时间由原来的每个劳动力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丁男三年而一事”,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第二,提倡节约。
汉文帝即位之初,列侯多居长安,远离所属食邑,造成“吏卒给输费苦”,给人民增加了一项新的运输负担。汉文帝二年(前178),即诏令列侯回归封邑,除诏令特许外,其他任何人不许留居长安,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不仅这样,汉文帝还以身作则。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宫室、苑囿、狗马、服饰无所增益)。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他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汉文帝便放弃了。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衣不曳地,帏帐无纹绣,以示淳朴,为天下先)。他建造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他还下令撤销卫将军统辖的保卫自己的军队。现有马匹,只留下日常所需要的,其余的都交给驿站使用。
第三,扶持经济。
弛山泽之禁: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汉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废除过关用传制度: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汉文帝取消出入关的“传”,从而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慎狱轻刑。
汉文帝在位期间前后进行三次量刑改革。
汉文帝元年(前179)十二月,废除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收孥相坐律”令(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者处死,轻者没入官府为奴,称为“收孥相坐律”)。
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三月,废除“诽谤妖言”罪。对于皇帝不能随便议论,更不能有所怨恨,如果触犯,就是犯了“诽谤妖言罪”。百姓不高兴时因为常诅咒天地,这又和“天子”有了联系,百姓因此就犯了“民诅上罪”。文帝将这些罪名予以废除,说这些罪名使大臣们不敢说真话,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就不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这对国家政事是很不利的,无法招贤人纳良才。
汉文帝前元十三年(前167)五月,下令废除肉刑,改为笞刑。汉律规定的肉刑,大致分为三种:一为黥(在脸上刻字),二为劓(割鼻),三为断左右脚(就是把脚截去)。改革后的笞刑为:将黥刑改为充苦工,罚人日夜守城;将劓刑改作杖责三百下;断脚刑改作杖责五百下。此后罪人受罚,就不必残毁身体受尽极刑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当然改得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但改革的出台得从一个女子说起。
这个女子的名字叫缇萦。
缇萦的父亲淳于意是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他以前做过太仓令,后来因为不愿和那些官场上的人同流合污,就辞官当起了医生,专门给老百姓治病开药,老百姓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次,有个富人的老婆得了重病,听说淳于意医术高明,就把他请了过来。结果,病人吃了他开的药,病情也没见好转,没过几天就死了,这让富人对他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淳于意,富人就拿钱贿赂官府,诬陷淳于意害死了他老婆。那位官吏收了富人的钱,得到了好处,自然就得给人家办事。于是,他也不调查,就不问青红皂白,一口咬定淳于意有罪,把他抓来判了“肉刑”,之后押到长安准备受刑。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走时,他望着女儿们一边叹气,一边伤心地说:“唉!只可惜我没有儿子,危难的时候也没个人能帮帮我。”其他四个女儿都只是低着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心想:“凭什么女孩就不能帮父亲排忧解难呢?”缇萦就偷偷地跟着押送父亲的解差,来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以后,缇萦赶紧找人帮自己写了一封信给朝廷,官员得到书信后,把这封信交给了文帝。文帝听说来信的人是一个乡下小姑娘,感到很诧异,赶紧把信打开,只见信中写道:“我叫缇萦,是原来的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的父亲做官的时候,廉洁公正,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还懂医术,辞官后一直在乡下给老百姓看病开药。”
“可是现在他却被奸人诬陷,要对他实施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过肉刑的人伤心。肉刑实在是太残忍了,好端端的一个人,受完刑之后就变成了残疾,永远都恢复不了。”
“用刑不就是为了让犯人改过自新吗?可是一旦受了肉刑,就是犯人想改过也晚了。皇上为什么要用这种可怕的刑罚呢?我愿意进宫给皇上当牛做马,替我父亲赎罪。”
汉文帝看完,为缇萦一片孝心所感动,于是释放了淳于意。为此,他还废除了肉刑。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
汉文帝即位以后,有一年,发生了两回日食,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怪事。他看到之后,认为这肯定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老天爷来警告他了,于是对大臣们说:“白天像这样平白无故就成了黑夜,今年已经有过两回了,这肯定是老天爷在责怪我没有治理好天下,我实在是愧对苍天啊!”
接着,他又说道:“大家都帮我想想到底是哪儿做得不好,坦诚地告诉我,我好改过来。现在先减少徭役的费用,减轻百姓的负担。还有,边疆的军队虽然不能撤,但保卫我的军队可以撤掉,宫里的马够用了就行了,其余的都送到驿站去。”
还有一年,遭遇了旱灾,天上半年都没掉下一滴雨来,这还不算完,各地都生了好多蝗虫,怎么也灭不干净,结果很多地方一粒粮食也没有收上来,上万人饿了肚子。
汉文帝知道了这件事,心想,粮食收不上来,百姓们可怎么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家都饿死啊,就赶紧下令各方诸侯别再向朝廷进贡,让百姓们进山打柴打猎,下河捕鱼。他还减少了官员的数量,把自己吃的、穿的都降低一等,还开仓放粮,允许百姓用粮食换爵位。
一般来说,皇帝即位后,都要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汉文帝也不例外。但是,汉文帝害怕劳民伤财,就不要求为自己修建多么高大的坟墓,说简简单单就好。即便是陪葬的东西,汉文帝也很节俭,他坚持不用黄金、白银、铜来制作随葬品,只挑了几件普通的瓦器、陶器来陪葬。
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三年,虽未开疆拓土,却能倡节俭,薄徭赋,行仁政,养民生。汉初的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恢复,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可谓功莫大焉、名垂青史。
2.外交危机上高悬的那封信笺
皇帝这个职业看起来风光无限,权力至高无上,实际上也是高危职业,要是没有手段,没有智谋,那就会被大臣们耍得团团转,大权旁落,处理政务要是解决不好就容易爆发大的危机,轻点的小命不保,严重的改朝换代。
汉文帝刘恒当上皇帝后,一点儿也不觉得轻松:他一方面要巩固皇权,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外部危机——北边匈奴的挑战和来自南越的赵佗称帝,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首先,来看汉文帝是如何避免战争,“平定”南越的兴风作浪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兵去征讨岭南的广大地区,经过了千辛万险,艰难坎坷,终于把岭南纳入大秦的版图之中,还在那里设置了三个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其中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赵佗是他郡下的一个县令。
几年之后,秦二世继位,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是楚汉争霸,中原地区乱成了一锅粥。秦二世三年(前208),任嚣临终前召来了赵佗,他给赵佗分析了天下形势,告诉他,现在是个机会,你完全可以趁中原战乱的机会在这里建立国家。然后,他向赵佗颁布了任命书,让他接替自己的位置。
赵佗没有让任嚣失望,他在任嚣死后很快就控制了南海郡。汉高祖四年(前203),赵佗又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起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政权,这个时候的中原地区经过了多年征战,已经是疲惫不堪,对于南越这个地方,刘邦也不想用蛮力去征服了。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说赵佗归汉。一则陆贾的口才好,二则大汉的天威在后面撑腰,权衡利弊之后,赵佗决定臣服汉朝,成为汉朝的南越王。
可没过几年,刘邦就去世了,吕后开始掌控朝廷,这吕后和赵佗彼此都瞧不上,汉朝和南越国也出现了裂痕。吕后先发制人,单方面对南越国进行了贸易制裁,赵佗也不甘人后,宣布脱离汉朝的管制,独立了。
之后,双方也交过几次手,赵佗势力不强,没占到什么便宜。可因为南越的地理位置优势,汉朝的军队也没能打过去,就这么僵持几年之后,吕后被赵佗熬死了。吕后一死,汉朝的军队也就停止了对南越的进攻,本来是僵持的双方,现在一方撤走了,赵佗便膨胀了,马上正式宣布称帝。
汉文帝即位后,赵佗来了个“投石问路”。他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提了三点要求:
第一,要在河北老家真定找父母的墓地并修葺好。
第二,找一找我老家的堂兄弟。
第三,撤掉长沙国驻守的将军。
赵佗来信愿意调解双方的关系,汉文帝当然不想兵戈相见,他先是派人找到赵佗父母的墓地,把其父母的坟墓修葺好,并派专人给守灵。随后,他又派人找到赵佗在真定的堂兄弟,直接任命他做了高官。
最后,汉文帝给赵佗写了封信,表示了三层意思:
第一,吕后时期禁止双方贸易往来,是因为吕后年龄大了,听了一些大臣的建议,希望你不要计较。
第二,你提的要求我已经全部做到,如果还要轻启战端,双方都会有损失,双方应该和平相处,但有一点,你必须把帝号去掉,不能再称帝。
第三,我派陆贾出使你们南越国,协商处理好未尽事宜。
陆贾可不是一般人,南越赵佗本来就与他打过交道,很佩服他的为人,陆贾一到南越,赵佗马上把皇帝的称号去掉,并给汉文帝回信,委婉地表达了称帝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以后肯定以汉朝为尊。
就这样,汉文帝仅凭一封信就把汉朝与南越国之间的关系稳妥解决了,这封信也因此流传千古,传为奇谈。
南方威胁好解决,北方的压力却很大。汉文帝在位时期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相当严重,他在位的二十三年期间,匈奴内部政权不稳定,单于更换频繁,所以汉朝屡次遭受匈奴的入侵。
尽管如此,汉文帝对于匈奴的处理就是坚持和亲的基本国策,因为汉朝这时候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匈奴,若轻易发起战争损失太大。
汉文帝时期还有一个大麻烦:出了一个叛徒叫中行说,因为不满跟随和亲团队去匈奴,便准备投降匈奴,临走的时候还放了句狠话:“让我去,我将成为大汉帝国的一大祸患。”为了稳定住匈奴,汉朝这边利用服装、车马、美食、音乐、美女、豪华建筑,招降匈奴,许诺高官厚禄,让他们享受各种娱乐。效果非常显著,匈奴人很向往投降汉朝的生活。
中行说投靠匈奴后,认为匈奴会被汉朝同化,这很危险,必须加以抵制,让匈奴认清丝绸服装不能骑马打仗,重振匈奴文化自信给汉朝皇帝以压力,大力发扬了匈奴文化。同时中行说还搞谍战情报工作,极力挑拨汉匈之间的关系。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再次入侵汉朝边境。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十四万骑兵一举攻下了北地郡,杀死了郡守,而后长驱直入进占朝那(今宁夏彭阳县西)、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彭阳(今宁夏镇原东南),兵锋直抵雍县(今陕西凤翔南)、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和长安城只有二百余里的距离。
这不单单是抢劫百姓了,已经威胁到汉文帝的身家性命。汉文帝这回是真的恼了,继位这么多年,从来没上过这么大的火,他先是派出三个将军,分别率军驻守陇西北地和上郡,又任命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让他们领十万骑兵,驻守在渭河以北地区。
汉文帝慰劳出征的将士们,亲自给他们训话,讲述这次战斗的重要性,然后大军未动,就先对官兵们进行了赏赐。这还不算完,汉文帝还要御驾亲征,大臣们极力劝阻,可没想到皇帝真急眼了,怎么也拉不住。最后,薄太后亲自出面,才让汉文帝打消亲征的念头。自己不能亲自统军了,汉文帝就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为将军,统兵迎击匈奴。
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战斗,勇猛的汉军将士们打跑了匈奴人,大汉取得了胜利,可匈奴人并没有服气,他们很快又卷土重来。
和匈奴打了几次交道之后,汉文帝深深地意识到,这个邻居不好对付,为此,他在边打边谈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赠送礼物,派遣使者,高举和平大旗,极力维护边疆的和谐稳定。
树欲静而风不止。汉文帝后元四年(前160),老单于死了,他的儿子继位,这就是军臣单于。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军臣单于出动六万大军,兵分两路分别攻击上郡和云中郡,抢夺了很多财物,杀死了不少无辜百姓。
汉文帝只好抖擞精神,继续和匈奴作斗争。他任命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驻扎飞狐口(今河北蔚县),任命苏意为将军,驻扎勾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命将军张武屯兵北地。这还不够,又任命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刘礼为将军,驻军灞上;徐历为将军,驻军棘门;以保卫长安。经过几个月的调动,匈奴人看汉朝防卫如此森严,料想再做动作也未必能讨到便宜,只好撤军回家。
汉文帝时期,内忧外患,国内各方政治势力还没完全掌控,就得应对来自北边匈奴、南边南越的外部危机。汉文帝非常了解汉匈之间的力量不均衡,故不轻易对匈作战,就算作战也是点到为止,可以说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给汉朝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位二十三年间,汉文帝一直坚持和亲为主、打击为辅的策略,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稳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汉武帝时期打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3.人才辈出中隐藏的那个小人
汉文帝上任后,除了重用老将陈平和周勃外,他还慧眼识珠,亲自发现并提拔了一些人才作为朝中栋梁来用。这其中就包括张释之。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县(今河南省方城县)人。原本是骑尉(相当于警卫员),官路极为坎坷,十年内都没有得到升迁,个中辛酸可想而知。后来,汉文帝偶然发现了他,任他为谒者(类似于军队里的传令兵)。到了这个位置,跟皇帝接触多了,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展示,他谈古论今,满嘴“之乎者也”,把汉文帝唬得晕乎乎的。于是,汉文帝大手一挥,他便变成了谒者仆射(谒者的负责人)。
随后,他青云直上,迁升为公车令和中郎将,直至廷尉,官位二品,位九卿之列,仅次于三公。
张释之成了最高司法部门的一把手后,赏罚分明,量刑得当,成了铁面无私的“张青天”。
一次,汉文帝出巡路过中渭桥,结果拉车的马被一个行人惊吓,这在当时叫作犯跸(即冲犯了皇帝的车驾),事后这个行人自然被拘捕了。
张释之审理后,得出事情的来龙去脉:犯法的行人原来听到了行车的声音,因为来不及躲闪,就躲到了桥下边。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汉文帝的车马应该走远了,就从桥下出来,结果恰好撞上了汉文帝的车驾。惊慌之下拔腿就跑,又使马受到了惊吓。于是,张释之依照法律规定做出这样的判决:罚金四两。
汉文帝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人给惊扰了,以为交给张释之后,张释之一定会为自己出一口恶气,结果却看到了这样的判罚。
汉文帝道:“轻也!”(判得太轻了!)
张释之道:“轻乎哉?不轻也!”(轻吗?不算轻了!)
汉文帝道:“孰轻孰重?”(什么叫判得轻,什么又叫判得重呢?)
张释之道:“轻者自轻,重者自重。”(犯罪轻的人自然要轻判,犯罪重的人自然要重判。)
汉文帝道:“扰天子之罪何谓轻?”(惊扰天子的罪名算是轻的吗?)
张释之道:“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如果违背律条,轻而重判或者重而轻判,就会使法律失去信用。既然陛下让臣来处理,就要按照国法办事,如果我带头任意行事,那岂不是给各地的官员起了坏作用吗?”
汉文帝听张释之说得有理,也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汉文帝虽然是个贤德的帝王,但他一生信奉老子的《道德经》,运用老子“无为”的思想理论来治理天下,热衷于求道,有一些旁门左道之人乘机浑水摸鱼。这里得提一个代表人物——邓通。
邓通籍贯是蜀郡南安(今四川省乐山市)人,没啥文化,擅长空谈、拍马屁,绰号黄鼠狼。他叫“黄鼠狼”是有原因的。
邓通土生土长在农村,又没有一门技术,却选择了到长安来“闯荡”。达官显贵他一个也不认识,想经商又没有本钱。走投无路之下,他当起了黄头郎。
黄头郎,便是御船水手。做水手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好歹有饭可吃,有衣可穿,不用再夜宿街头了。
就在他因为肯吃苦卖力,上级有关部门决定把他升迁为船长的时候,汉文帝的一个梦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汉文帝这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飞天,他梦见一个“黄头狼”水手把他推向了“天界”,完成了腾云驾雾之举。
急于解梦的汉文帝来了个千里大寻人。
汉文帝亲自出马,叫御船上的所有黄头郎集合在一起,挨个察看。轮到邓通时,众人都笑了起来,别人的衣服虽然脏了些破了些,但好歹缝缝补补后不至于袒胸露背吧!但邓通呢!衣服东破一块、西破一块倒也罢,背后那个黑洞简直就和老鼠洞如出一辙嘛。
然而,众人的笑声很快就停止了,因为原本一直凝神端坐着的汉文帝这时突然跳起来,大喝一声:“停!”
邓通被汉文帝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喝吓得傻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汉文帝一把冲上前,说了句:“就是他。”然后全然不顾众人惊疑和发呆的眼神,像是挽起妙龄少女一样挽起他便走。
就这样,邓通因祖上积德,一梦之托便红运高照,成了汉文帝身边最红的侍臣,后来官至上大夫。他只因衣服上有一“洞”而发迹,而那洞又正好有黄鼠狼那样大,而到了汉文帝身边后又很会拍马屁,所以其绰号“黄鼠狼”也算是实至名归。
无德无才溜须拍马的人竟然成了汉文帝身边最红的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申屠嘉不干了。
邓通在朝廷文武百官议事时,也不知是吃了什么,“臭屁连天”。更要命的是,他还调戏侍女。这一切别人没在意,申屠嘉却看了个清清楚楚,等朝会结束,众人散去,申屠嘉就到汉文帝那里打了个小报告。哪知汉文帝只回了四个字“我知道了”就没了下文,气得申屠嘉吹胡子瞪眼睛。
通过这件事,申屠嘉知道,有汉文帝的庇护,想除去“黄鼠狼”,以他之力那是不可能的。然而,申屠嘉既然能当丞相,自然也不是平庸之辈,他冥思苦想,便想出了一个“教训”邓通的好办法。
他派人去“请”邓通来他的府里做客。邓通虽然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但还不至于很傻,一听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申丞相突然宴请自己,他自然心生疑窦,再加上汉文帝已把申屠嘉状告他的事告诉了他,他自然不敢去了。
申屠嘉见邓通不肯来,并没有灰心,而是充分发挥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次不来二次请,二次不来三次请。而邓通见他这么“一厢情愿”,也毫不含糊,来一个拒一个,来两个拒一双。
申屠嘉作为堂堂一国丞相,竟然请不来一个小小的中大夫,这不单单是“教训”的问题了,而是延伸到“面子”的问题了。于是,申屠嘉动真格的了。邓通一看这架势,申丞相是来真的了,他本来想惹不起还躲不起嘛,但事实证明,官大一级压死人,惹不起的人连躲都躲不起。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去丞相府了。只不过他去的时候还多了一个心眼,那就是入宫找了汉文帝一趟。
有了汉文帝“不怕”两个字,就如同得到了一张免死护身符一样,邓通转悲为喜,便去了丞相府。结果申屠嘉把他整得很狼狈。
邓通知道自己被申屠嘉“忽悠”了,自然哭着跑去向汉文帝告状了。但因为当时申屠嘉和他的手下并没动手,甚至都没有碰过他,他磕破了额头,完全是自己弄的,无凭无证可寻,再加上人家毕竟是一国丞相啊!汉文帝也没有办法为他“申冤”。
汉文帝为了安慰邓通幼小而脆弱的心灵,给了他两点实惠。一是把他由中大夫提升为上大夫。二是将蜀郡的严道铜山赏赐给他,并允许他自己铸钱。
申屠嘉原本想好好教训一下邓通,让他收敛收敛嚣张的气焰,哪知弄巧成拙,人家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巴掌后,官职上又升了一级。申屠嘉心里虽然极为不平衡,但也没有办法。
不但申屠嘉对邓通极为“痛恨”,太子刘启对邓通更加“痛恨”。原来,汉文帝因为长年累月地伏案批奏,屁股上长了一个痔疮,越来越大,到后来就溃烂了。这样汉文帝就坐立不安了。
邓通为了报答汉文帝对自己的“厚爱”,为了减轻汉文帝被痔疮折磨的痛苦。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用嘴吸吮毒疮,以除去毒疮上的败脓。据说汉文帝每次被他吸吮过后都会好很多。毒蛇里的血,是奇毒无比;而毒疮里的血,却是奇臭无比。邓通却一点都不厌恶,坚持帮汉文帝吸。这让汉文帝感动不已。
后来,太子刘启入宫探病,汉文帝想试一下刘启的表现。叫刘启来吸,结果刘启只吸了一口就呕吐不止。
邓通和刘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此,汉文帝对邓通更加宠爱了。而太子刘启后来知道“吸吮脓血”的主意出自邓通,从此和邓通成了“大仇人”。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六月,汉文帝忽然得了重病,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召来文武百官,钦点了三个人,其中就有邓通。为了保证邓通在他死后“不受伤害”,汉文帝对文武百官道:“你们谁也不许动我的红人。”
汉文帝金口一开,结果是谁都不敢动邓通,但“准皇帝”刘启是个例外,他不但动了这个得了“免死金牌”的“大红人”,还把邓通折磨得很惨,邓通最后被活活饿死,远不如来一刀痛快。这当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
(二)七国叛乱是怎么回事
1.祸起一项令:削藩,削藩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四十七岁的汉文帝刘恒在未央宫逝世,太子刘启登基即位,史称汉景帝。
汉景帝刚继位不久就面临一场政治风暴——吴楚七国叛乱。
七国叛乱缘起汉景帝最宠爱的大臣晁错出台的“削藩策”。
晁错是汉景帝的谋士。早在汉文帝时,匈奴人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弄得当时以和为贵的汉文帝大为头疼。正在施行“与民休息”政策的他,不愿与匈奴大动干戈,再起祸端。但是,如果总是忍气吞声,边境又会乱成一锅粥,无法收拾。
在这种“战也不行,不战也不行”的情况下,当时还是太子谋士的晁错站出来,提出了“募民实边”的策略。汉文帝照着他的建议去做,果然,边境问题得到了很大改观。
汉景帝上任后,晁错由汉文帝时的中大夫一跃成为内史(掌民政之官)。他为人刚正,直言敢谏,为发展西汉经济和巩固汉政权制订并主持实施了许多政策。他在汉景帝面前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景帝对他一直言听计从。
一天,晁错上报的奏章中出现了“削藩策”三个大字。这一政策直指吴王。那么,这个吴王又是何许人呢?
大汉朝从高祖刘邦建国时起,便开始分封诸侯王国。到汉景帝时,全国分封的诸侯王国共有二十多个,而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就是吴国。
吴国的国王刘濞非等闲之辈。他是汉高祖刘邦二哥刘仲的儿子。大汉刚立国时,刘邦封刘仲为代王。后来,匈奴进攻代国,软弱无能的刘仲吓得屁滚尿流,来了个“弃国而逃”,一时成了天下闻名的“刘跑跑”。对此,刘邦大为恼火,认为二哥丢了他刘氏的脸,于是废其王位,降为合阳侯。
再后来,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带兵亲征,刘仲刚满二十岁的儿子刘濞为了替父亲立功赎罪,主动请缨随刘邦出征。在征战过程中,刘濞一马当先,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此,刘邦大为赞赏,封刘濞为吴王,让他管辖沿海富裕的三郡五十三城。
刘邦刚把王印交给刘濞就后悔了,因为京城中一位有名的相士说了这样一句话:“刘濞后脑有反骨,日后必反。”
对此,刘邦又惊又骇。他想收回封给刘濞的王印,但君无戏言,封出的王就如泼出去的水,不能随便收回。再说刘濞不但无过,而且还有功,仅仅因为相士的一句话就撤他的职也不妥。
暂时不好来硬的,刘邦只好来软的。一次,刘濞来京城朝觐,刘邦对他表现得很亲昵,一方面好酒好菜招待着,一方面嘘寒问暖。
正在刘濞感动得一塌糊涂时,刘邦不失时机地“亮剑”了。他拍着刘濞的肩膀,喃喃地说:“乱我心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忧我心者,他日之日不可争。”
刘濞一听很惊愕,头摇得像拨浪鼓,明确表示自己听不懂。刘邦也不再转弯抹角,直言不讳道:“有谶语说,汉五十年东南方向有叛乱者,不知道会不会与你有关啊。”
刘濞一听,一边跪地磕头,一边发誓:“臣虽肝脑涂地,亦不能报答您的恩情。臣万死不辞,亦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举。”
刘邦一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亲不亲,一家人,骨肉相连,血脉相连,他想刘濞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会做出逆事。
然而,刘邦虽然棋高一着,但他不会料到自己还是百密一疏,被刘濞的一面之词所惑,忘了誓言只不过是美丽的谎言,忘了流言也有成真的时候。
刘邦在世时,刘濞不敢轻举妄动。刘邦死后,刘濞开始有所作为了。
都说饱暖思淫欲,已富甲一方的刘濞不但思淫欲,而且还思权欲,他已不满足仅在一方为王了。加之他儿子刘贤入京朝见时,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因为“赛棋”(一种智力游戏)发生了争执。争执到最后双方都骑虎难下。恼怒之下,刘启拿起棋盘对准刘贤的头就是一招“泰山压顶”,刘贤倒下后就没有再站起来。
对儿子的死,刘濞很生气,从此他再也没有入京,吴国和中央朝廷的关系也进入了长久的“冷战”阶段。刘濞开始大规模铸钱、煮盐和养兵。前两者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后者是自卫的需要。
汉景帝上任后,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冤有头债有主,刘濞心中的疙瘩如蚕蛹吐丝般越结越大。
对此,晁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站出来,上奏汉景帝道:“若再放任刘濞等诸侯王这样下去,各诸侯国的实力将越来越强,如此割据一方,大有分裂国家的迹象,只有削夺他们的封地,才能维护朝廷的统治。”
汉景帝早已对刘濞长年累月的“因病不能上京朝觐”的借口深感不满了,此时晁错的提议正合他意。但是,削藩是大事,他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马上召集朝中重臣前来商议。
当汉景帝询问众臣的意见时,众人的嘴巴都像贴了膏药似的,没有一人敢吭声。如此冷场让景帝有点难堪。
良久,晁错正想说既然大家不反对那就是默认来圆场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英气逼人。正是窦婴。
窦婴是窦太后的亲侄子,虽说此时他还是个詹事的小官,但因为有“政治背景”,所以他的话自然很有分量。众人屏气凝神,准备听听窦婴的高见,但窦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臣认为这样削藩有所不妥。”
说完这句话,窦婴再无多言。众人伸长了脖子张大了嘴等了半天,也不见下文。但是,就是这样淡淡的一句话,却告诉众人一个事实,那就是皇太后的亲侄子反对削藩。
晁错虽然有景帝的恩宠,但面对背景非同一般的窦婴,他却不敢贸然力争。结果可想而知,因为窦婴这句无头无尾的话,削藩一事就此打住。
削藩的计划虽然暂时搁浅,但想干一番大事业、轰轰烈烈过一生的晁错并没有灰心,相反,他时刻准备着。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一点也不假。不久,晁错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降临了。
汉景帝三年(前154)的冬天,楚王刘戊顶着凛冽的寒风,来京觐见天子。每年按时入京觐见皇上,是每位诸侯王的“必修课”。然而,刘戊不会知道,他这次入京,竟点燃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国叛乱”的导火线。
刘戊是汉景帝的堂弟,他的祖父是元王刘交。刘交在楚地称王二十多年,重用名士穆生、白生、申公三人,一时间国泰民安。刘交死后,儿子刘郢继承了他的王位,仍然重用这三位名士,依然国泰民安。刘郢去世后,儿子刘戊继位。刘戊却是个贪酒好色、胸无大志之辈,一上任便不把三位“老古董”放在眼里。穆生、白生、申公三人在相劝无效的情况下,先后告老还乡。
没了三老的约束,刘戊变得更加放荡起来。汉景帝刚继位不久,薄太后一命呜呼,全国一片哀悼,刘戊却依然过着声色犬马的放纵生活,仿佛一切与自己无关。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戊的一举一动没有逃过晁错的火眼金睛。此时刘戊千里迢迢来上朝,正是晁错表现的大好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晁错当机立断,马上向汉景帝打了一个小报告:薄太后丧葬期间,刘戊与人通奸,依律当斩。
汉景帝接到报告后却很为难,这通奸一罪,说大则大,说小则小,怎么处置刘戊令他十分头疼。权衡利弊,念手足之情,汉景帝免了他的死罪,只削夺了他楚国的东海郡作为惩罚。
晁错初试牛刀,刘戊光荣地成了削藩的奠基石。首战告捷后,晁错再接再厉,找了点芝麻大的小罪过,鼓动汉景帝削去了赵王刘遂的常山郡,然后又以“卖爵罪”削去了胶西王刘卬的六个县。
至此,晁错的削藩措施可以说取得了良好成效。
2.反就一个字:带头大哥与众小弟的生死情
兔死狐悲。就在晁错准备大刀阔斧地削藩时,刘濞不干了。他认为与其这样坐以待毙,倒不如豁出去了。他心一横,决定造反。
要造反,就得联合众王。思来想去,刘濞把首选的目标停留在了胶西王刘卬身上。刘卬刚刚被削了封地,他的一口怨气正没处撒,此时正好可以火上浇油。再者,刘卬素来勇猛,敢作敢为,是典型的“武力派”,找到他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打定主意后,刘濞派中大夫应高去胶西说服刘卬。到了胶西,必要的客套过后,应高马上来了个单刀直入:“吴王贵为一方诸侯,如今却心事重重。我们都是一家人,所以吴王特派我来跟您说说他的心事。”
“洗耳恭听。”刘卬道。
“吴王身体一向不好,不能朝见天子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常常害怕受到朝廷的猜疑,却又不能把个中缘由解释清楚。为此,吴王只能节衣缩食,小心做事,唯恐有半分不是。”应高说着,顿了顿,随后话锋一转,“当今天子宠爱庸臣晁错,听从他的谗言擅改法律,侵削各诸侯王的领地,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你们胶西国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却被平白无故地削了封地,今天是削地,明天说不定就‘削头’了。不知道大王有没有这样的顾虑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吴王真是我的知己啊!”刘卬长叹一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应高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当即脸一板,义正词严地说道:“俗话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与其这样坐以待毙,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吴王此番叫我来,就是请大王一起出兵的。”应高终于亮出了底牌。
“万万不可啊,身为人臣,怎么能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呢?”事实证明,刘卬别的本事没有,作秀的本事却和刘邦有得一拼。他明明早已心动,但必要的过场还是要走的,这样一来可以试探吴王的可靠性,二来成与不成都给自己留了台阶。
应高没有直接回答刘卬的话,而是谈起了前不久天空出现百年难遇的彗星,以及天下蝗虫四起这两件事。凡是天下将发生大事前,都会出现一些不祥的征兆。刘卬自然知道应高话里的意思。
眼见刘卬还是隐而不发,应高使出了撒手锏:“御史大夫晁错蛊惑天子,削藩夺地,天下诸侯都有举义之意。现在吴王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大王一句话,吴王便可立即发兵直取函谷关,守住荥阳这个军事要地,占领敖仓的粮道。等大王兵马一到,共同进军长安,天下唾手可得。那时,共分天下,岂不美哉?”
话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刘卬等的就是这样一句承诺。应高已经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下来就看刘卬的表现了。
刘卬办事雷厉风行,毫不含糊。他定下来的事都是铁板钉钉,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他不顾手下重臣的坚决反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汉的道路。他不但自己上了贼船,还主动联系了齐、淄川、胶东等国。
就在吴王刘濞和胶西王刘卬各自忙碌准备起兵时,削吴国会稽、豫章郡的“削藩书”送到了刘濞手上。他不用再等什么了,也不用再找什么借口了,一万个理由太多,只要这份“削藩书”就足够了。
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共七国,率二十万大军,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口号,高举反汉大旗,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向最近的梁国进军。一场“七国之乱”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汉景帝听说七国叛乱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招来“罪魁祸首”晁错询问对敌良策。晁错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他自信满满地说了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汉景帝问:“那派谁出征呢?”
晁错答:“天子若亲率大军去平乱,叛军一定闻风丧胆,不战自溃。”
如果是在平时,晁错这样拍汉景帝的马屁,汉景帝自然会很受用,但此时的汉景帝已被七国叛乱的声势吓倒,岂是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被蒙混住的?
汉景帝反问道:“朕如果亲征,京城由谁来把守?”
汉景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他是堂堂一国之主,怎么能够亲自出征冒险呢?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汉岂不是要亡国了?可惜当时的晁错太过自信,他连想都没想,便接道:“陛下亲自去出征,微臣愿守京城。”
汉景帝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他多么希望晁错说的是“微臣愿带兵出征,陛下在京城静候佳音便是”。汉景帝平时最信任晁错,况且这次七国叛乱又是因他而起,关键时刻他应该主动站出来挑大梁帮汉景帝分忧才对。现在竟然让汉景帝冒死亲征,他留下来吃香的喝辣的,简直太不像话了。于是,汉景帝破天荒地没有采纳晁错的建议,并且对晁错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就在汉景帝焦头烂额时,他突然想起了父皇的遗言:“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将。”于是,周亚夫被景帝直接提升为太尉,成了“平乱大元帅”。
接下来,周亚夫率军攻打吴、楚这一路叛军主力部队;郦寄攻打赵国;栾布率兵攻打齐国;窦婴驻扎荥阳,一来为监军,二来可随机应变,出兵支援。
就在汉景帝派出四路大军,准备静候他们的捷报时,朝中走出来一个人,对汉景帝说了这样一句话:“臣有一计,不用一兵一卒一刀一枪,便可平定七国之乱。”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何尝不是景帝最想要的结果?汉景帝仔细打量来人,原来是袁盎。那么,此人又是什么来头呢?
袁盎和项羽一样,也是楚人。他的父亲名声极坏,是鸡鸣狗盗之辈,因此袁盎小时候有个不雅的绰号,叫“贼二代”。但是,“贼二代”袁盎并没有重蹈父亲的覆辙——继续当贼,而是改邪归正了。他先是在红极一时的“吕氏家族”的重量级人物吕禄手下打工,尽管只是毫不起眼的舍人,袁盎却毫无怨言,干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随着吕氏家族一夜之间倒台,他也失业了。袁盎选择的第二任老板是刘恒。当时的刘恒还没有当皇帝,是雄踞一方的代王。袁盎不远千里投奔,不但给刘恒增强了信心,而且还及时给他带来了朝廷的最新动态。刘恒被推上皇帝宝座后,没有忘了袁盎,给了他一个郎中(侍从官)的职务。
对此,袁盎并不满足。他通过几次精心策划的谏言,让刘恒对自己另眼相看,器重有加。随后,袁盎的仕途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到景帝时,他已官至御史大夫,跨入了朝中的“三公”之列,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时,汉景帝已被造反的寒风吹得头疼心疼哪里都疼,见了袁盎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直问他有什么好办法能解七国之乱。
袁盎的回答只有六个字:“斩晁错,可平乱。”他的意思很明确,七国之乱是因为晁错的削藩惹起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斩了晁错叛乱自然便会平息。
袁盎之所以在关键时刻对晁错落井下石,这和晁错自身有关。晁错受法家思想影响,产生了独特的性格:大胆、正直、准确、深刻、严厉、正直、卑鄙、残忍。
然而,晁错的举动也注定是孤僻而不合群的。他的许多思想和主张在以无为而治为国策的朝堂上显得格格不入,他积极而有前途的思想使他在政治上树敌不少,袁盎和申屠嘉等汉朝初年的名臣普遍不喜欢晁错的为人。
汉景帝即位后,把最为宠幸的晁错封为御史大夫,地位超过了九卿,名列三公。大权在握的晁错也因此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他修订并颁布了许多法律。
出头的椽子先烂,晁错的独宠也引起了朝堂上其他大臣的担忧和打压。如旧臣代表、两朝丞相申屠嘉就对晁错恨之入骨。晁错一次曾为了出行方便,私自砸开了太庙的一面墙。申屠嘉知道这件事后,于是向汉景帝打了一个小报告,要求以大不逆之罪处死晁错。结果听到风声的晁错当晚就去找汉景帝求助。
汉景帝笑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一句话让晁错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就这样申屠嘉的“屠晁计划”失败了,他为此气病倒了,不久竟然撒手人寰。
此后,晁错在宫中的地位节节攀升,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牛人。
申屠嘉死了,后果却很严重。因为,袁盎曾是申屠嘉的门客,和申屠嘉关系很好。申屠嘉的死,让袁盎对晁错痛恨至极,两人彻底决裂。
晁错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他也极力打压袁盎,并派人去调查袁盎收受吴王贿赂的事件。后来证据确凿,袁盎应被下狱治罪,好在汉景帝格外开恩,宽恕了袁盎,只是将他降为平民。
袁盎为了自保,去寻求窦婴帮忙。窦婴是窦太后的亲戚,也是晁错的政敌。窦婴于是全力保护袁盎,并极力向汉景帝进行引荐。
晁错削藩引起了七国叛乱后,袁盎在窦婴的引荐之下,终于见到汉景帝,他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吴国之所以要起兵造反,就是因为晁错大举推行削藩政策,使得天下诸侯人人自危。吴王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和性命,不得不起兵反抗。现在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杀陛下身边的小人,这指的就是晁错啊。只要陛下您下达命令诛杀晁错,吴王等诸侯听到消息,就一定会安然撤军的。”
袁盎把罪责都归咎于晁错,目的很明显,借此清算自己的政治对手。
形势逼人,形势迫人,形势压人。汉景帝默然良久,决绝地说道:“我不会因为溺爱一个人,就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就对不起天下。”
不久,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陈嘉联名上了一封弹劾晁错的奏章,指责晁错提出由汉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及作战初期可以放弃一些地方的主张,是“无臣子之礼,大逆无道”,应该把晁错腰斩,并杀他全家。
汉景帝为了求得一时苟安,不顾多年对晁错的宠信,昧着良心,批准了这道奏章。这时,晁错本人还完全蒙在鼓里呢!
汉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传达皇命,骗晁错说让他上朝议事。晁错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忽然拿出诏书,向晁错宣读。忠心耿耿为汉家天下操劳的晁错,就这样被当街腰斩了。
晁错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优点很明显,同时,缺点也很明显。但是,不管怎样,在那个时代,他的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此,明代李贽曾说“晁错不善谋身,但不可以说他不善谋国”,以此赞扬了晁错为了国家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
汉景帝挥泪斩晁错后,马上封袁盎为“和平大使”,去吴国进行“议和”谈判。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刘濞的野心不仅仅是斩了晁错那么简单,他要的是整个天下。因此,面对袁盎带来的喜报,刘濞表面上喜不自胜,内心却是拒绝的。
于是,他把报喜的袁盎软禁了起来。刘濞知道他是个人才,想任他为大将,但遭到了袁盎的拒绝。后来,刘濞决定斩了这个不识时务的袁盎,幸亏袁盎得贵人相助,连夜逃了出来,捡回了一条小命。
3.定就一个人:谁是平反功臣
用牺牲晁错和恢复被削封地的妥协办法没能使吴楚等七国退兵,为此汉景帝头疼不已。关键时刻,他想起了一个人——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的传奇人物。他乃名门之后,是太尉周勃之子。周勃是最早跟随刘邦起义的元老之一,在推翻暴秦和楚汉之争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诛灭吕氏一族中,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陈平被汉文帝视为左膀右臂。
周勃死后,他的大儿子周胜继承了爵位。然而,周胜不争气,在权力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就犯了事被免了职。念及周勃的功绩,汉文帝封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为条侯。
周亚夫遗传了父亲几乎所有的优点,他能征善战,用兵如神。
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不安分的匈奴再一次入汉朝境内“打谷草”,一时间边塞风云四起。汉文帝也不是等闲之辈,他马上从朝中精选出三位将军,在京畿附近的灞上、棘门、细柳一带结营驻守,构建起了“品”字形防御体系。
为了笼络人心,鼓舞士气,汉文帝风尘仆仆,深入到这三处军营进行调研。到了灞上、棘门,两营的主帅都举行了“十里夹道相迎”的隆重仪式,看到汉军兵强马壮,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文帝很是高兴,脸上盛开了一朵朵花儿。然而,好景不长,他脸上的花儿很快便凋谢了,因为他来到细柳慰问时,却吃了闭门羹。
而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的人就是细柳营的“营长”周亚夫。但见细柳营剑拔弩张,严阵以待,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汉文帝想进去都被士兵拦住了,他自报身份,营卫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等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汉文帝最后没辙了,只好取出代表身份的符节交给营卫,让其代为通报。
周亚夫这才传令开门。到了内营,只见周亚夫身穿铠甲,手持佩剑出来相迎。见了汉文帝也是稍微欠了欠腰,说道:“臣以军礼接驾,望陛下勿怪。”
汉文帝见状大为感动,在表达慰问之情后,立即打道回府。他刚退出营帐,细柳营立马关闭营门,又进入“一级严守”状态。汉文帝忍不住感叹道:“这才是真将军啊!”
后来,匈奴被逼撤军,各路人马依次撤回后,汉文帝对周亚夫赏识有加,视他为国家栋梁。再后来,汉文帝突然染疾,病入膏肓之际,给汉景帝留下了“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将”之言。
汉景帝三年(前154)二月中,汉景帝下了一道诏书,任命周亚夫为“平乱大元帅”,并号召将士奋力杀敌,同时下令严惩参加叛乱的官吏,从而鼓舞了汉军士气。
早已严阵以待的周亚夫接到汉景帝的命令后,经蓝田出武关,迅速向军事重地荥阳进军。
而此时,吴、楚两国联军已把梁国围得水泄不通。梁国的军事要地棘壁(今河南省永城市)也被吴、楚叛军攻克。梁王刘武只好死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得知周亚夫的军队到了荥阳后,刘武自然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于是派人去向周亚夫求救。
但是,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周亚夫居然对刘武的求救不予理睬,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眼看自己的一封封“求救信”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刘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没办法了,他只好改变方式,直接派人送信到长安给汉景帝。
汉景帝接到刘武的求救信后,马上给周亚夫下达了“速去救援梁王,不得有误”的命令。
事实证明,周亚夫就是周亚夫,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和常人不一样。接到汉景帝的圣旨后,他非但没有进军,反而来了个退军,公然置杀头之罪于不顾,向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后撤。到了昌邑后,他便筑垒自守,像一只缩头乌龟一样,躲在那里再也不出来了。汉景帝的“进军令”和梁王的告急书如雪花般飞过来,周亚夫全都视而不见。
周亚夫之所以这样做,是战略部署的需要。他已打定主意,认为“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因此,他的目光不是停留在被刘濞等七国联军包围的睢阳,而是紧紧盯着荥阳。荥阳一地太重要了,项羽和刘邦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说白了就是围绕荥阳争来争去,最后得荥阳者也得了天下。
周亚夫接到正式开战的命令后,二话不说,目标直指荥阳。他并没有按正常的行军路线走,用直达的方式去荥阳,而是以迂回的方式绕道右行,走蓝田,出武关,至洛阳,入武库,最后成功抵达荥阳,从而把这个军事要地牢牢地控制在了汉军手里。
既然荥阳这么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何先发制人的刘濞不先下手为强呢?
事实上,刘濞举兵时,他手下一员年轻且富有朝气的将领桓将军便这样劝过他。桓将军说吴国步兵多,擅长在崎岖的险恶之地作战;汉朝军骑兵多,擅长在宽广的平原之地作战。他劝刘濞应扬长避短,在行军过程中,绕开经过的城市不去进攻,而一直向西前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夺取武器库,霸占敖仓的粮道,占领荥阳。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以此号令天下诸侯,大事可成也。
应该说桓将军的建议和周亚夫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然而,刘濞在征求一些老将的意见时,众人都以“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兵法”为由投了反对票。最终,刘濞也认为攻城拔寨方显英雄本色,于是率兵在梁国一座城一座城地攻打。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至少效果显著。梁国除了睢阳这个刘武的老窝还在顽强死守外,其他重城,包括军事要地棘壁都已丢失。
此时,后知后觉的刘濞终于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犯了严重的军事路线错误。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这时候,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挽回颓势了。
周亚夫占领荥阳后,为了避免与刘濞叛军发生正面冲突,故意退守昌邑,迷惑刘濞。同时,周亚夫悄悄派了一支精锐部队迂回敌后,深入吴楚联军的空虚后方,展开了“破粮行动”。
而这时,已是垂死挣扎的刘濞索性抛开一切,对所围的睢阳城展开了更猛烈的进攻。
正在睢阳岌岌可危、即将告破之际,周亚夫的声东击西战术收到了奇效。他派出的奇兵弓高侯韩颓当不负众望,成功绕到敌人后方取得了“破粮行动”的圆满成功。
没有了粮草,睢阳是没法打了。刘濞在梦碎的同时,决定孤注一掷,去昌邑找周亚夫进行生死大决战。
此时的周亚夫已经是稳操胜券,于是选择了避战。对刘濞的猛攻,他严防死守。就这样,刘濞强攻数日非但没有丝毫进展,反而损兵折将。眼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力求速战速决的刘濞来了个半夜劫营。
是夜,他率领大军出发,目标直指周亚夫的大本营。一切都出奇的顺利,敌人营帐前静悄悄的,连个哨兵都没有。
“真是天助我也!”刘濞心中一喜,“这回非要把周亚夫这个老匹夫碎尸万段才解恨。”刘濞手一挥,吴楚联军如秋风扫落叶般冲进了周亚夫的大营。然而,他们的欢喜很快就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为进来之后,他们才发现偌大的一座敌营里竟然空空如也,没有一个人影。刘濞再傻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赶紧下令撤军。这时候,周亚夫一声令下,汉军从四面八方拥出来,慌乱中的吴楚联军只有挨宰的份儿了。
前进无路,后退无门,此时军中已断粮,吴楚联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周亚夫眼看时机已到,率军和吴楚联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结果毫无悬念,吴楚联军兵败如山倒。
事实证明,刘濞行军打仗的本事没有,逃跑的本领却得到了叔叔刘邦的真传。眼看战局无法挽回,刘濞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只带了儿子刘驹和几千亲卫军连夜逃走,剩下十多万吴楚联军只能作鸟兽散。
刘濞父子成了丧家之犬,四处逃窜时,却发现天下之大,此时竟已无容身之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他惊慌失措时,东越王向他示好。刘濞几乎连想都没想就朝东越去了。
东越即东瓯,惠帝三年(前192),曾封东越君长摇为东海王,王位世袭。吴、越两国是近邻,关系向来很好。吴王发兵反叛时,东越王还发了一万人马相助,用东越王的话说,人虽然少了点,但礼轻情意重,仅表寸心。
而此时,作为一个败军之将,东越王竟然不嫌弃自己,这令刘濞很感动。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东越国,一见东越王的面,却发现他的脸冷得像寒冬的雪,一双眼睛像刀子般盯着自己。
一股凉意涌上刘濞的心头。原来人世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意,在利益面前,情意不值一提,什么友情,什么海誓山盟都抵不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对一个败军之将来说,不成功便成仁,这才是硬道理。
刘濞心甘情愿也罢,不心甘情愿也罢,总之,他的人生就这样走到了尽头。他挥一挥衣袖,留下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一号主谋刘濞死了,二号主谋楚王刘戊也只有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周亚夫不是等闲之辈,他将“诡道十二法”进行到底,使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这一招,对刘戊采取只追不打、只围不歼的高级战略。最终,刘戊战又不能战,退又不能退,只能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接下来,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全都自尽而亡。只有赵王刘遂的政治觉悟迟钝些,还做无用功,拼死抵抗了一段日子,最后在孤立无援中兵败自杀。齐王刘将闾最后也喝下毒酒,走上了黄泉路。
造反只三月,万事皆成空。只经历了短短三个月,七国叛乱便匆匆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汉景帝在平息吴楚七国叛乱之后,趁机在政治上做了一番改革,一是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而由皇帝派去的官吏治理;二是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如此一来,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仅得租税而已,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