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学生定人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3章 劳动人民自己就能创造出需要的工具

传统榨油是一项极其耗费体力的工作,这种相对原始的物理制油方法,哪怕一再改进榨油机的结构,也依然算是重体力劳动。

既然要用大豆制油,那最好选个本来就大量种植大豆的庄子,当然,最好还能有足够的房间,可以直接改建榨油工坊。相应的,壮劳力也得充足,才能把这事儿干起来。

林庄庄对自家产业了解有限,打算回去再研究一下。

这会儿,看过了棉花,时间还早,林庄庄就问刘壳子:“庄子上最近还在忙什么?”

“夫人,最近蚕上山,不少妇人爷们都在忙这事儿。当然您放心,我一定安排好,不耽误棉花打顶,我知道,今年把棉花种好是大事。”

什么玩意上山?

林庄庄反应了一下才明白,哦,蚕上山?

好像是蚕吐丝结茧的意思?

她也不确定。

印象中,小时候隔壁村子种桑树,养蚕,好像听说过这个词语。

那时候,她对那种会蠕动的小虫子有畏惧之心,但桑椹是真好吃啊!

“带我去看看吧。”

林庄庄吩咐之后,就跟着刘壳子走。

她心里还在想事情。

怪不得增稼庄的人和牛特别多,原来他们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种地,还有相关生产!

种桑树不是为了吃桑椹,而是为了采桑叶养蚕。

再进一步的话,说不定还会直接缫丝织布?

那么,种麻也不是为了收获麻本身,而是为了加工成麻线、麻布甚至衣服?

早前,刘壳子带着林庄庄看过桑园、麻地,当时,林庄庄脑子里模模糊糊就有这个猜想,而今终于得到印证。

林庄庄小学那会儿去同学家的桑树地里吃桑椹,也曾看过同学家里的蚕茧。

那时候,硬纸板做成的蚕茧架里,白色的蚕茧均匀分布,看着特别舒服。那种蚕茧架好像是一次性用品,反正硬纸板也不值钱。

而今,大周朝并没有这种物美价廉非常实用的硬纸板蚕茧架。

林庄庄完全不必为他们担忧。

毕竟,中国先民两汉时期才用上纸,但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养蚕缫丝了。

这会儿,林庄庄跟在刘壳子身后,走了大概六七分钟,来到一排房子前面。这房子两面开门,而且门多且极大,与其说是房子,倒不如说是亭子或者棚子会更形象。

这会儿,有五六个妇人正在屋檐下面剥蚕茧、分蚕茧。

刘壳子正准备开口提醒,林庄庄摆摆手,自己走过去,也没凑太近,站在她们身后五六米的地方。

妇人们全都埋着头,专注于手里的活,只偶尔有一搭没一搭地讲句闲话。

没有一次性的蚕茧架,她们这里用的是竹片制成的蚕茧架。竹片上,每距离四五厘米都有一道凹槽,两个凹槽相互卡扣,就刚好结合。用这样的方法,把足够多的竹片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非常实用的蚕茧架。

而且,拆的时候也很方便。

等用完了,全部拆成片状易于保存,下次使用再组合上就行。

看,林庄庄完全不用为他们担心,劳动人民自己就能创造出需要的工具。

妇人们把参加从蚕茧架上取下来之后,并不是随意地丢到框里,而是根据蚕茧的品相,放到不同的框里。

林庄庄看一眼刘壳子,伸手朝屋子里指。

刘壳子会意,带着她从另一个门走进房子里。

这会儿,屋子里有五六个独立的灶正在烧火,灶上有大锅,正在煮东西。光着膀子只穿对襟马甲的壮汉们手里长棍,正在搅拌。

林庄庄稍微凑近些,想要看清楚,被一个壮汉推搡:“边去,边去,小心烫着。”

刘壳子刚想呵斥,林庄庄摆摆手,自己退后几步。

其实,这样也能看清楚,她刚刚就是下意识想要靠近些而已。

大锅里这会儿放了好几个布包,林庄庄能够很明显看清楚,布包里面全是蚕茧。

她好奇,这是在用热水烫死蚕吗?

据说,如果让蚕蛹自己破茧,那蚕茧的丝就断了,不值钱了。她之前搜过,在蚕吐丝成茧之后,好像确实会采用冷藏冻死、烈日晒死、开水煮死等方法,弄死蚕茧里的蚕蛹。

事实上,她说的对,但又不全对。眼下壮汉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要把蚕茧里的蚕蛹煮丝,更重要的是脱脂脱胶,提升蚕丝的质量。

无需刘壳子指引,林庄庄继续往前走。

很快,她看到好几个妇人正在剥蚕茧。

这也是一个费神的活,蚕茧泡在水里,她们要把蚕茧里的蚕蛹剥离出来。

再往后,还有人专门负责把小小的蚕茧撑开,这个过程用到了一个竹子做成的半圆形撑子。最后,还有人负责晾晒这种被撑开的蚕茧子。

当然,林庄庄也能想明白,这只是当下能做的最后一步。要将蚕丝变成衣服或者被子,在蚕茧晾晒完之后,肯定还有其他流程。

小小一个蚕,从蚕宝宝到蚕蛹,寿命极短。但它们吐出的丝,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努力下,通过这样一道道程序,变成漂亮的衣服,变成取暖的被子。

如果不是穿越,林庄庄或许一辈子都不会亲眼看见这种劳动过程。

唯一遗憾的是,当下参与制作蚕丝的这些人,毫无疑问,全都用不起蚕丝!

穿不起蚕丝衣服,盖不起蚕丝被子。对很多人来说,能拥有一块蚕丝帕子,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穿着麻布的衣服,用着蚕丝的帕子,或许,反而会惹人笑话,倒不如,去买些肥肉,给自己攒攒油水。

看完蚕丝制作,林庄庄想到一件事,既然这边种桑养蚕,还有后续流程。那,种芝麻、油菜的庄子上,会不会有榨油工坊?

如果有榨油工坊,那就意味着有熟练的榨油工人,有相对成熟的榨油工序和工具。

直接复制粘贴,啊呸,直接照着榨油工坊这边的情况,在其他庄子上改建榨油工坊就行!

毕竟,中国古代的大豆也是很晚才成为榨油的主力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豆含油率低,而古法榨油的出油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