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天可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7章 皇九子李治

李纲沉默了,他的脸色显得很难看,这小子说话未免太直了点吧。

旁边李承乾的眼神也略带着一丝审视,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之前李纲第一个教的人是杨勇,非常出名的废太子让弟弟杨广按在地上摩擦,第二个就更加出名了正是他的大伯前太子李建成…嗯,这个人不必多说。

想到这李承乾忍不住后退了几步,两个前途无量的太子都让你给教废了,我难道还能幸免于难吗?

许久,李纲才开口道:“汉王此言差矣,孔子乃是圣人之师,其座下尚且会出现离经叛道的学生,更何况是老夫呢。”

“这杨勇为人奢靡放荡,老夫早已预料到这一切因此曾不只一次的劝谏他收敛,可此人屡屡不改,不学无术,只知贪图享乐。”

“如此之人焉能不亡?”

“再说息隐王,他为人优柔寡断,行事刻薄,老夫也曾劝过他要善待诸兄弟…可惜他并不听从,最终只能是闹出了这次悲剧。”

李纲一字一句的解释道,他并不觉得两个太子身死被废全都是自己的责任。

两人的问题他都曾一一发现并提出来,奈何这两人总是不听啊。

李建成现在也不是什么不能谈的事情,对于他的死当今圣上一直都很愧疚,不久前追封其为息王,并追谥“隐”,而且李纲还是比较谨慎的,只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一时放荡之言罢了,还希望李公不要放在心上。”

李恪连忙说道,他其实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就是情不自禁下意识的说了出来而已。

虽然说这个太子少保李纲是太子杀手,但既然李世民找他就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李纲是很有名望的,学识也很过硬,再加上训导以严苛著称李世民才请了他。

实际上李纲的教育方法确实有问题,说话太直太不中听了,这就很难让君主听从并采纳。

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大才在劝谏君王时谁不是长篇大论,引经据典?能明说的事非要写一个几千字的文章。

魏征就很聪明,他直言劝谏也是分人,对李世民时说话就很直,但面对李建成就从来没这样过,说话都是很委婉。

这一点上李纲就不如魏征了,他能成为千古第一谏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在意…不在意,老夫还不会和一个十岁幼童计较。”

李纲笑呵呵道,汉王李恪的年纪很小连十二岁都不到,童言无忌嘛看不清楚事情很正常。

他要是揪着不放那真的是太掉价了。

“那大哥,弟就先行告退。”

李恪没有磨叽知会了一声就向殿外走去。

走出武德殿后李恪居然是有些茫然,他现在好不容易放了个假都没有事情做了,

“对了,我记得明天好像就是李治的四月宴…”

就在贞观二年六月庚寅日的丽正殿中,皇九子也就是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出生了。

他也是以后李恪最要防备的对象,改变不太可能,有些东西是生下来就已经注定的。

李治身为嫡子自然很受宠,出生后李世民就将他给带在了身边,因此李恪没少见到这小子。

“明天可热闹了。”

更热闹的还在后面,东征突厥的机会马上就要到来。

一年前李世民出了一招妙棋,故意让擅长溜须拍马、投机取巧的赵德言入突厥,果然他奇思妙想的建议深得颉利重视。

现在突厥内部对颉利所推行不符合风俗的政令极其不满,特别是小可汗突利他现在已经暗中和大唐保持联系了。

突厥内部凝聚力不足致使颉利迫切渴望中央集权的出现,而赵德言的到来自然是正中其下怀。

可是他显然又没有考虑两国情况的不同,各部落之间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基本保持高度独立,这种时候除非动刀子否则不可能改变。

而且草原部落习惯了简单的政令,对于中原的各种规矩、礼法自然深恶痛绝。

“恪…”

就在李恪想入迷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他回头一看,顿时露出了笑容:“师傅。”

没错,正是河间郡王,当朝的礼部尚书、观州刺史李孝恭。

虽然说做到了六部尚书这种重臣,可实际上却是虚职,基本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李孝恭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江南依然充斥着他当年提拔的旧部,如果心生野心振臂一呼,长江以南可能会一呼百应,处理好了甚至可以和大唐划江而治。

虽然概率很小,江南的官员闲着没事造反干什么?可终究还是有风险,那就要防患于未然。

李渊是这么做的,李世民也不例外。

不过李孝恭也很知足,退休生活过的有声有色。

“明天就是稚奴的四月宴,你可别忘了,上次太上皇生日你就睡过了头,倒也多亏你比较受宠太上皇没有计较,否则你怕是又坏了陛下的大事!”

李孝恭抱着奏折例行向李恪叮嘱了起来,这小子干什么都不当回事,真就是仗着受宠就为所欲为了?

……事实也确实是,李世民除了暴揍一顿外就没别的反应了,李恪这样其实挺正常的。

庶子也好嫡子也罢,换成别人都会引来李世民的反感。

“知道了师傅…”李恪不耐烦的点了点头,他是这么健忘的人吗?

“记好了,你是稚奴的兄长,记得我告诉你的保命之道吗?”

李孝恭压低了声音。

如果李恪想要活命不仅要向太子李承乾靠拢,还一点同样重要…那就是和其他嫡子也打好关系!

“我当然记得。”

对此李恪也知道,但李治这个人就是心机婊!不管怎么样他以后都不会手软的!

李泰继位自己都有可能活,唯独李治根本不可能!

“那就好。”李孝恭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着笑道:“你应该十岁了吧,什么时候过的诞辰?”

李恪有些失落:“两个月前,父皇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长这么大李世民都很少帮他举办过生辰,嫡子和庶子的差距还是很明显。

这次封益州大都督其实就算是一礼物。

“陛下没准备…我准备了。”

李孝恭打开了旁边随从的包裹,从中取出来一个有几道轻微划痕的护心镜。

“这个东西算是老古董别嫌弃,它跟着我南征北战,萧铣、辅公祏…都经历过救了我好几次,希望它在关键时刻也能帮到你。”

“师傅…”

李恪十分感动,关心他十岁生辰的人除了母亲和李承乾外就是师傅李孝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