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单元导入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风俗有关。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民俗的定义
民俗是指产生于民间的,大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典籍描述过民俗,比如《史记》中记载“楚民俗,好庳车”,楚国的民俗是爱坐矮车。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也处处可见。比如家里挂着的中国结,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外观对称精致,代表着团结、幸福和平安。再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贝贝,它的原型是鲤鱼。因为鲤鱼有“年年有余”的寓意,所以吉祥物福娃贝贝采用了鲤鱼的原型。
民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慢慢改变。那些不适宜时代的民俗会渐渐消失,与此同时,新的民俗也会涌现出来。成语“移风易俗”指的正是这种现象。比如,古代的婚礼是在傍晚举行的,流程非常烦琐,但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婚礼的时间大部分都放在了白天,流程也比古代简单了许多。
民俗的分类
民俗有许多不同的分类,主流观点把民俗分成了四类,分别是精神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精神民俗是指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文化,比如宗教、礼仪等。我们在电视剧里常常看到古人见到皇帝时要下跪,这种礼仪其实就是精神民俗的一种表现。中国古代的道教,也是一种精神民俗。物质民俗是指在物质方面的风俗习惯,比如汉服、筷子、云南的小竹楼、草原上的蒙古包等。社会民俗又被称为制度民俗,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行为习俗,比如除夕要守岁、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等。语言民俗是指口语约定俗成的一种民俗,比如各地的方言、各种谚语、民间故事等。可见,民俗离我们并不遥远,相反,它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民俗的意义
首先,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在中国古代,民俗是统治者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汉朝应劭的《风俗通义》指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就是说治国理政的关键是了解并匡正风俗。
其次,民俗对个人行为也有约束作用。民俗一旦慢慢形成,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去遵守它。不遵守民俗的人会被认为是不适应社会或者不合群的表现,如此一来,民俗就有了约束力。比如大部分人家里都有家规,规范着家庭成员的行为。再比如中国人吃饭要用筷子,但吃饭时用筷子敲击盘子和碗,会被认为是很不雅的行为。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意思是人做的各种事情,上天都在看着。这就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能做坏事。所以,民俗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互助的社会。
最后,民俗还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比如:过年的时候,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有在除夕夜吃饺子的习俗。饺子谐音“交子”,象征着岁月更替。而有些地方的人除夕夜吃的是放了各种辅料的臊子面,象征着五谷丰登。有些地方的人则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虽然吃的东西各有不同,但其中包含的都是对来年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
本单元的课文,《北京的春节》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北京过春节的温馨和美好。《腊八粥》通过小孩儿的视角,把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描写了我国传统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则与七夕节相关,诗歌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藏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让读者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重点作家作品分析
满怀赤子之心的沈从文
本单元课文《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988年),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省凤凰县人,是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去世后,张充和评价他:“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意思是:沈从文不轻易折服,也不屈从,他的作品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光辉璀璨,他的个性温和谦让,怀有赤子之心。
十足的淘气鬼
沈从文小时候非常淘气,他经常逃学去街上玩。有一次,他把书包藏在土地庙里,就逃课跑去看戏了。看完戏准备取书包回家时,沈从文才发现自己的书包已经丢了。找来找去都没找到,他只好空着手回了家。第二天,沈从文硬着头皮空着手去上学。刚到学校,就遇到了老师,老师愤怒地问他昨天跑去哪了,沈从文坦然地说自己去看戏了。这下,可把老师气坏了,逃学还这么理直气壮,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沈从文,说:“树都喜欢向上长,你却偏偏喜欢在树底下待着,不愿意做高个儿,只想做个矮子,真是太不争气了!”
听了老师的话,沈从文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便开始努力学习,不久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艰难求学路
十五岁时,初中还没毕业的沈从文就去参军了。后来,他又脱下军装,来到北京求学。可因为他只有小学学历,怎么考也考不中。没办法,他只好租了个房子,在北京大学旁听。那时,沈从文很穷,租的房子也破破烂烂的,于是他便给这间屋子起了个名字,叫“窄而霉小斋”。
在北京待了几年,写了好几篇文章都石沉大海,沈从文有些灰心丧气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给当时文坛有名的作家郁达夫写了一封信,寻求他的帮助。没想到,素未谋面的郁达夫居然真的来看望沈从文了,还带他去吃饭,鼓励他继续努力。
紧张的老师
后来,沈从文发表了一些作品,赢得了一些名气,还跟徐志摩成了好朋友。1928年,胡适担任校长的学校缺老师,徐志摩就推荐了沈从文。因为沈从文生活十分窘迫,所以他很重视这份工作,做了不少准备。结果登台以后,看着台下的一群学生,他紧张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学生们等啊等,等了十几分钟,他才开口讲课。好不容易能讲课了,他又因为太紧张,把本来要讲一个小时的内容用十分钟就讲完了。讲完以后,沈从文就和学生大眼瞪小眼。僵持了一会儿,沈从文实在忍不住了,转身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看到这句话,学生们都为他鼓起掌来。胡适听说了这事儿,不但没有生气,还夸赞沈从文,说新教师第一次上课没有被学生赶下台来,那就算是成功了。
后来,沈从文又开始研究文物,尤其是中国古代服饰,还写了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沈从文因心脏病去世。
本单元的课文《腊八粥》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文章语言通俗简练,童趣十足,人物对话妙趣横生。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美好的腊八风俗,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情。这也正是沈从文作品风格的体现。
基础知识积累
文字说解
“戚”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把双刃的、有很多利齿的斧钺(yuè)。它是一种古代兵器。金文字形是由“干、戈、八”组成。“干”表示防御的盾牌,“戈”表示战争武器,“八”是“兮”的省略,表示叹息。合起来表示因为深受战乱之苦而叹息。“戚”的本义是双刃带利齿的战斧,引申为忧愁、悲哀的意思。古文中常用“戚”表示因战争或天灾而忧叹。也表示亲属、亲近关系,比如亲戚、外戚。
成语解读
释义 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
课文示例 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老舍《北京的春节》
课外示例 今独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
常识积累
腊八粥
沈从文的《腊八粥》讲述了八儿喝腊八粥的经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也提到了腊八粥。那么,不同地方的腊八粥有什么区别呢?喝腊八粥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
“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最早关于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宋朝。南宋有位学者叫吴自牧,他写的《梦粱录》里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意思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教寺院里的僧人把这一天叫作腊八。各大寺庙都会在这一天熬五味粥,并且把这种粥叫腊八粥。
南宋文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差异,腊八粥的配料早已发生了变化。
北京熬腊八粥最为讲究,除去传统的糯米、薏米等米类及红豆、绿豆、芸豆等豆类,人们还爱加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松仁、桂圆、白果、花生等不下二十种食材。大家通常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熬腊八粥,要用微火一直熬煮至初八清晨。
在陕北高原,腊八粥里还加入了特别的干果、豆腐和肉。将吃剩的粥抹一点在门上、灶台上还可以驱邪避灾,寓意来年大丰收。
江苏人的腊八粥有甜、咸两种口味。甜粥中会加入茨菰、胡桃仁、松子仁、红枣、栗子等,咸粥则在里面加入青菜、芋头和油等。
在爱吃辣的四川人看来,腊八粥则是甜咸和麻辣两种口味的,腊八粥中还要加入黄豆、花生、肉丁、萝卜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