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劝朱元璋假死观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朱允炆:怎么像做过山车一样?

“哦。”

感受着言语中的冷淡,朱允炆双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下意识撅了撅嘴巴,起身将食盒小心翼翼的放在案台另一边:“皇祖父,您一会一定记得吃啊!可别累坏了身子。”

说着,说着,朱允炆神色内敛,面容中浮现出一丝自责和担忧,一声长叹:“哎…都...都怪孙儿,是孙儿愚钝没用,只能够眼睁睁看着皇祖父这般辛苦操劳,却没办法、也没能力为皇祖父分忧......”

朱元璋抬了抬眼,瞥了一眼言辞恳切,神色中充满内疚和担忧,眼眶微微有些发红的朱允炆。

此情此景。

他心中对于眼前这个看着良善的儿孙,有着无比复杂的情绪。

虽打心眼里他认可朱柏的话,但终究还未被证实,或多或少还抱有一丝侥幸。

现如今,就对朱允炆这般态度,多少有些于心不忍,毕竟倾注心血教导,相处了近两年的时间。

沉吟了片刻,朱元璋右手轻轻的敲了敲案台,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平复下内心躁动情绪,指了指一旁位置:“坐吧!坐下说话。”

方才朱元璋的冷淡,令他或多或少感觉有些不适,心中难免有些吃味。

听了这话,朱允炆原本有些凝重的心头,不由闪过一抹欢喜。

还以为皇祖父这是对他不满,现在看来怕是他想多了,怕是朝堂上的事情,或者之前湘王朱柏拜访,两人相谈两个多时辰,有什么烦心事情吧。

也正是如此,让朱允炆对于之前两人所聊事情,于心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对于离开东宫时,吕氏告诫他却是牢记于心,知晓现在不宜出言,遂不得不强压下心中好奇,一边想着,一边坐了下来。

朱元璋转头看向神情拘束的朱允炆,沉吟了片刻,问道:“允炆啊,方才听你所言,刚从大本堂上完课回来,最近在学些什么?”

朱允炆闻言,脸上瞬间挂上自信笑容,连忙回道:“回皇祖父,最近时日,孙儿正在学礼记.经解。”

“喔?”

朱元璋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丝好奇,问道:“都已经在学礼记.经解篇,挺好的,经解中于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有哪些?能够给咱说道说道吗?”

这不是问到他的强项了吗?

自认为,在学问一途,朱允炆可是有着极大的自信,随即双眸中闪过一道兴奋精光,简单整理了一下思绪,道: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

“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此两点,最为让孙儿印象深刻。”

“........”

看着侃侃而谈的朱允炆,一扫方才怯弱模样,气息突变颇有一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样子,与之书本对照,叙述着属于自己的观点,朱元璋愣了一下颌了颌首,对其言语并未作评判,饶有兴趣的听着。

自顾自说着,待把自己心中所想,娓娓道来之后。

从自说自话中回过神来的朱允炆,一脸自信笑着看向朱元璋,如考了双百分等待大人夸赞的孩童一般:“皇祖父,不知孙儿理解可对,说的可妥当?”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沉吟了片刻,瞳孔底部一丝失望之意一闪而过,不过却被他隐藏的很好,微微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允炆啊!此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对也可以,说不对也行,很多事情并不是照本宣科,死板硬套书本上的内容,就能够解决,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才是上上之选。”

“此事,你还得好生的想一想。”

此言一出。

骤然间换来朱允炆懵逼了,面色中难以置信错愕之意尽显,有些没闹懂什么意思,亦不敢相信这个回答会引来朱元璋这等评价。

要知道,这般解答、答复,可是他忠实拥护者,兼狗头军师黄子澄和弃泰两人,给他专门准备、让他于朱元璋面前露脸,应对突然考核的标准答案。

虽未直接出言否定,但他也不是傻子,就这般言语,显然他的解答,并未真正说到朱元璋心坎里去,并非朱元璋满意的答案。

可为何呢?究竟是为何呢?

如此惊艳的答案,为何还是未能让其满意?

片刻后,从愣神中回过神来的朱允炆,压下心中忐忑,强打起精神鼓足勇气,虚心问道:“皇祖父恕罪。孙儿愚钝,恳请皇祖父给孙儿解惑。”

朱元璋半眯着双眸,笑呵呵的盯着其看了良久,微微摇了摇头摆手,道:“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够容你自己耗费时间,好生的想一想了,一通则百通。”

说着,说着,朱元璋见其也并未有过分和逾越之言,与之以往表现一般无二,遂只当方才是自己过于敏感想太多,也失去了与之纠缠的兴趣,伸手抓起桌上奏章,摊了摊凑近眼前,冲其随意摆了摆手,道:

“好了。”

“咱今日政事还多,亦有许多急件待批阅,你就不必陪着咱了,回去好生想想今日的问题,好生多读读书。”

朱允炆闻言神色一怔。

多读读书,算怎么回事?他近些年读的书,学的东西还少了吗?

今日究竟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倘若往日,皇祖父待考校了学问以后,必然会借故问他一些关于朝堂政事上的一些问题,教他如何批阅奏章,再不济都会对于他所言学问,点评之后如若与之意见相左,亦会极为耐心的跟他解释,教导于他。

但现在....不仅仅学问意见相左,让他自己回去细想,连朝堂政事也不教,批阅奏章这些每次的必修课,都直接略过下达逐客令。

好不容让他找回的熟悉和自信感,顷刻间化为乌有,一切略显变的有些陌生了起来。

想着来之前,母妃的交代叮嘱和对于某些事情的担忧。

朱允炆此时此刻,也不免跟着忧心猜忌起来,心不禁被直接提到了嗓子眼,微微变了变脸,暗自腹诽:“难道真如母妃所言那般,湘王入宫于皇祖父面前,说了他什么不是之处,让皇祖父对他心生厌恶?真是可恶!!”

“不行!这般绝对不行,不能够坐以待毙,势必要主动出击,探明缘由,方可以寻化解之法。”

“朱允炆,你一定行的!”

想着,朱允炆心中不停给自己打气,回道:“皇祖父教导的是,孙儿确实才疏学浅,所遇之事颇少,许多想法不够成熟稳重,让皇祖父为孙儿操心了,孙儿必定努力虚心学习,绝对让皇祖父失望。”

说着,说着,他顿了顿,微微躬了躬身子,面色中带着一丝谦卑和虚心,继续道:“皇祖父,方才孙儿在前来御书房时,曾听闻别人闲谈,十二叔来京都了。”

“之前孙儿,在大本堂学习时,时常有听大儒们夸赞十二叔文韬武略、仁善孝顺心性极佳,借此鞭策我等,何奈十二叔于洪武十八年就藩,后未再入京都。”

“在十二叔就藩前,虽与十二叔有过数面之缘,但我那时年幼心智未明,性格羞涩不善言谈,少有同十二叔交谈。”

“现如今正巧十二叔入京都,身为晚辈孙儿于情于礼都应该去拜访一番,亦可借此向连大儒们都极力推崇夸赞的十二叔请教一番诸多不懂处。”

“皇祖父,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