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浅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偶

中国传统文学有一项独有的特征,就是“对偶”。这在口语中已经可以遇到,在文章中用了双句更增长不少力量,尤其在抒情写景的文章中,更不嫌双句之多,愈多愈显描写的深刻。因此专用双句组织成文的就变成骈文的一种特殊体裁。在六朝到唐代,正是骈文盛行的时代,与此同时,诗也发展到了高峰。所以诗的形式优美,对偶是其构成之主要部分。虽然对偶也不一定采用最严格的规定,但无论如何,对偶的精神总是存在于诗中的。

所谓严格的规定,首先是:这句的名词对那句的名词,动词对动词,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单字对单字,双字对双字(双字例如:处处、悠悠)。其次还要草木鸟兽对草木鸟兽,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颜色对颜色,数目对数目。如果用典故或成语,又要其中的字面形态相对称,出处的时代也相对称。总之,要求工巧,如同精细的刺绣和雕刻那样,使人叹为鬼斧神工。

但是实际上也只能达到相当程度为止,追求太过,又变成有伤大雅了,非但不必,而且是应当避免的。

不过为初学者说法,这种技巧也必须练习一下。先举几个例来说明。

对偶一称“对仗”,亦即“对句”。基本上是整齐匀称的意思。现在举一联典型的对句如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诗)

两句都是写景,而且都是写眼前的景。“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再工整没有了。初学者应当以此为范例,照样练习,要做到自己能成对句而不费力为止。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对两字,逐步加到三字、四字。俗称“对对子”,术语是“裁对”或“属对”。作诗总不能不经过这一关。

但是掌握了基本技巧以后,就要体会古人对句的灵活变化。一种是把两个普通常用的字变成新鲜的意思。例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诗)

白露、明月是眼前常见的,心中常有的,口中也常说的,现在说:白露从今夜白起,明月和故乡一样地明。这就不是平平常常的说法,却能够把对景生情的心思说出来,这就是诗中的好句子。

另一种是表面上虽是平行的对句,实际是从上句启发下句的。例如: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诗)

传书的鸿雁几时才得来到呢?正是江湖多秋水的时候呀!本来是一个意思,却把它组织成两句对偶,这样就使人不感觉对仗的呆板了。

另一种是在平常的句子中,用两个十分用力刻画的字眼振起精神,因而变得极不平凡。例如: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诗)

“泉声”对“日色”,“危石”对“青松”,都极平凡,但当中用了个“咽”字、“冷”字,就使人想到乱石参差之中,泉水的声音有时被遏止,而浓绿的松树也使日光变得阴森。这样写深山的幽景,似乎画也画不出来。这是对句的神妙作法。像这里的“咽”字、“冷”字在古人称为“诗眼”,如同画家的画龙点睛一般。

另一种是意思对而字面不对,例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诗)

“小”是形容词,“忆”是动词,“儿女”是通名,“长安”是专名,都不合一般裁对规则,但这两句等于是一句,所以没有妨碍,而且含有相对称的精神,所以读者也不觉得它不是对句。

另一种是把两样不同的意思,用对句来归在一起。例如: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诗)

题目是《蝉》。上句是说蝉声,下句却说到蝉所抱的树。虽然是有关系的,但一是声音,一是树,究竟不是一类的东西。这里用工巧的句法组织起来,就使诗的意思得以丰富而曲折,不专在蝉的本身上找话头了。

另一种是用适当的双字或联绵字使平常的字句变得有声有色。例如: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均杜甫诗)

野日白,春流清,种翠竹,栽红桃,都是庸熟无奇的字句,一经在适当的位置上加以适当的形容,就焕然改观了。

另一种是不同的事物靠工巧的对仗变成相同,使诗句内容更加广阔而丰富。例如: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杜甫诗)

“蚁浮”是酒的代名(3),而“鸥泛”是实在的水鸟游于水面。一是眼前所亲切享受的,一是耳中所遥为感觉的,两个意思做成对句,很难匀称。现在实的却虚写,虚的却实写,以动物对动物,不匀称的就变为匀称了。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腹中贮藏一些辞藻和典故,再体会古人怎样使用譬喻和成语,逐步自己培养运用自如的能力。

传统诗歌的特性,就是汉语的特性。由于汉字单音的关系,产生了一种语句构造的艺术。那就是用排偶的方法显示整齐和谐之美,这在别的语文中是难以办到的。我们的传统艺术,无论在建筑上、在装饰上,都很注重对称,例如两扇大门,分挂一副对联。假使对联的字句一边多一边少,一边大一边小,或是一边虚一边实,请问看起来会发生怎样的感想?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旧诗的对仗是怎样重要了。

其次,要明白对仗的作用是什么。好的对仗要使两句相同的句子显出不同的意思,而不相同的句子调节得互相关联,这样就使人感觉到作者怎样富有组织力,怎样把话说得有力量,怎样使人可以在口头念诵不忘。

我们的上古文字,无论散文、韵文,都常有用对偶的时候。以诗而论,《诗经》上有名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典型的偶句。分析一下,就可以学习一点造对句的方法。这本是用两句话来表示“感往”“伤今”的意思,一边感往,一边伤今,这是不同的,可都是从“我”出发,这是相同的。昔往、今来是相对的,可是上句的尾用“矣”字一提,下句的尾用“思”字一收,就显出有轻重抑扬(“矣”字是仄声,“思”字是平声,这里面还有音节的关系)。

这两句话从普通人口里说出来,不过是:去的时候是春天,回来不知不觉已经严冬了。可是诗人要找出杨柳和雨雪来象征春天和冬天,而且要把杨柳和雨雪的形象刻画出来使读者体会加深,感触加重(4)

能作到这样,就是好的对句。初学的人应该首先把自己的词汇丰富起来,然后有充足的字眼来应付不同的需要,不至于枯窘平凡,也不至于生硬。入门的方法是多读古人的诗,留心看他们常用的是些什么字眼,以及怎样配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