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命:写给年轻人的生命教育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命的意义:外在赋予或内在建构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当代青年人肯定不会满足于像大多数祖父辈那样,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活着,而是更渴望选择超越本能地生存,从“忍受”和“接受”向“享受”发展,同时还想为他人、集体和社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做到双赢、多赢,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彰显。企业家徐井宏曾提出人生意义的“四分法”,即探索未知(学习未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等)、享受生活(享用美食、欣赏美景,或享受闲暇和舒适等)、拥抱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和创造价值(为他人、集体或社会贡献力量)四个方面。该“四分法”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体作为自然生物和社会成员的各种可选择的人生意义。

回顾心理学中对人类需求的研究,有观点认为,满足生理性的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却坚持认为,“意义”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存在的意义才是人活着的最强动力。他在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后创立了意义疗法,认为生命可以拥有外在赋予和内在建构两类不同来源的意义[1]

外在赋予的意义主要来源于前人生活经验的共性总结,如“只要做了这件事情你就可以……”“如果不做那件事情你就可以……”“完成了这个就意味着你能够/你是……”,这些基本都是线性因果,是只要“耕耘”必有收获的外界教诲,常常与功利有关。外在意义能帮助人们规避风险、实现目标,但也正因为来源是外界,所以随着个体的内在力量逐渐强大,他们有时会对这些外在意义生出质疑、拒绝,甚至全盘否定,如“你的意义对我没意义”。因此,外在意义只有得到个体认同后才能转化为其内在意义,让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和谐一致。

内在建构的意义更多带有个体生命的自主和自觉,是每个人自己从内向外生发出来的意义,而不能完全由外向内植入进来:我天生喜爱或我认定要做的事情让我喜悦、让我沸腾、让我沉浸其中。即使外界有反对的声音,我还是会设法去做,因为“我喜欢”“我愿意”“我觉得只有这样才没有白活一场”。内在意义来源于个体本身的建构和认同,因而力量强大且持久,与热情、活力和心甘情愿有关,即使遭遇挫折或低谷,意义的召唤也会鼓励个体继续前行,但寻找和建立内在意义的过程通常耗时长久。

回到本文开篇对话中的学生,以前“虽然不爱学习和工作,但还能把重要的事情努力做好”,似乎努力做事的动力主要基于“重要性”的考虑,那么谁来评判这种“重要性”呢?如果是外界约定俗成的或权威他人的经验标准,那就属于来自外在他人赋予的意义。如果他能再加上自己“感兴趣”“有意思”或“我乐意”等明显来自内在认同的措辞,也许就可以找到自我建构的意义线索。内在意义通常更能经得住挫折和怀疑的冲击。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努力推巨石上山,常被人看作“无意义”的典型代表。他好不容易把石头推上山,最后还是免不了它再次掉落山底的命运。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费力地推呢?有谁欣赏他、感激他呢?根本就是做无用功!但如果西西弗斯自己认定自己此生的重要意义就是不被众神的惩罚击垮,就是一直努力不“认怂”,我们就应该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推石头上山这个过程本身撑起了他自认为重要的意义[2]

当然,如果我们当下正身处痛苦的挫折或低谷中,已经疲于应对,还被教导要给痛苦赋予意义,那么我们可能会一口拒绝:别灌“鸡汤”了,我什么意义都不稀罕,我只要普通地活着就好。此时,外在赋予的意义很难让我们认同,内在建构的意义也无法让自己满意,我们只求找到让自己相信“活着就有价值”的理由。

如果各种意义都无法让你有所触动,那么一方面要恭喜你,你不是轻易会被他人意见影响的人,另一方面我要和你聊聊生命的固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