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安排
于老二的担心在潘盈盈这里压根算不得什么问题。
“放心吧,二哥,我娘家那边自有安排。”她刚刚都打算好了,娘家那边三位嫂嫂就负责收鸡蛋鸭蛋,三个哥哥都是打猎的好手,打到的野物她也一并收了,因为系统也收野物。
她说什么于朝生都没意见,穿越前他的工作基本都是潘盈盈帮他搞定,他只需要在合同上签字,和人谈合作的时候镇镇场子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潘盈盈收拾出两个大包袱,和于朝生一起去了潘家坳。
这还是她穿过来以后第一次“回娘家”。
潘盈盈娘家位于潘家坳最边缘的位置,同于朝生家差不多,都离人群较远,因此她们来的时候没碰上什么人,倒是一路上通过系统挣了不少小钱。
潘盈盈拿出50个铜板,用红纸包成5个红包,准备到时候给5个外甥,至于潘老头和赵氏,她则是一人准备了2两的孝敬银子。
今天两人都穿着一新,到潘家门外的时候正碰上三个年龄稍大的侄子在门口打扫,三个半大少年见着人,差点没敢认。
潘盈盈穿着套水红色衣裙,挽着简单的发髻,头上戴了一朵小小的珠花并一根白玉簪,耳朵上也戴着珍珠耳坠,像是哪里来的富家千金。
于朝生穿着竹青色长衫,头上插着一根和潘盈盈一样的白玉簪,因最近养了些肉,越发看着风流倜傥,如果忽略他手上拎着的两个大包袱,简直就是大户人家里出来的小少爷。
潘大金的大儿子潘礼大叫一声,风一样就冲了过去,“小姑!是你吗小姑!你终于回来啦!”
剩下的潘义和潘廉也跟着跑过去,嘴里跟着不停喊“小姑”。
三个小子,最大的潘礼今年15岁,黑黑瘦瘦,潘义比他小一岁,刚满14,潘廉则更小一些,只有12岁。
潘礼和潘义是潘大金的儿子,潘廉是二房潘大银的独子,潘大铁的双胞胎潘忠和潘孝今年10岁,听到动静也从院子里奔了出来。
潘盈盈脸上带着笑,从荷包里拿出红包,一人塞了一个。
潘礼不肯收,“给小姑买花戴。”
潘义看了看红包,又看了看另外四个兄弟,见他们都不肯收,只得跟着做出不肯收红包的模样。
潘盈盈不得不板起脸,“赶紧收好,不然我可揍人了啊!”
几个小子这才收下红包,簇拥着潘盈盈进院子,把姑父于朝生给抛到脑后。
于朝生有点不高兴,平时他过来的时候,几个小子脸拉的像驴一样,这会儿个个都笑成菊花,区别对待真有一套。
一家子屋里哗啦啦涌出来,赵氏从房间里奔出来,一看到潘盈盈眼眶就红了,她的宝贝女儿啊,终于舍得回来瞧瞧她这个老娘了。
“娘…”潘盈盈一张口,泪珠子不由自主滚了出来。
赵氏没什么反应,只跑过去把人抱住,倒是把旁边的于朝生给吓了一大跳。
乖乖!母老虎流泪,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
潘老头从后头菜地里跑回来,手里还拽着一把草,潘盈盈看过去,脆生生喊了句“爹”。
“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潘老头抬手抹了抹眼睛,转头就对上一脸懵逼的于朝生。
有心想找这女婿的茬,又瞥见女儿身上的穿戴,尤其是手腕上还有根金灿灿的镯子,显然是过得很好,只能咂巴了一下嘴,招呼于朝生进屋歇息。
于朝生心想,终于有人看到他了,忙不迭跟着老丈人进屋,把两个大包袱放到桌上。
潘盈盈和哥哥嫂嫂们一一打过招呼,挽着赵氏的胳膊进了堂屋。
打开包袱,潘盈盈开始分发礼物,三个嫂子一人一块能做一身衣服的碎花细棉布,三个哥哥则是千层底的布鞋,五个侄子一人一大包点心糖块,剩下的就是给全家的东西,卤鸭卤肉香肠挂面之类的吃食。
早饭不算丰盛,潘家早上吃的是野菜粥和杂面馒头,赵氏做主把潘盈盈带来的卤味一样切了一些出来。
于朝生和潘盈盈都不是挑食的人,野菜粥和杂粮馒头依然吃得很香。
吃过早饭,说了收鸡蛋和野物的事,潘盈盈二人略坐了一下就要准备离开。
今天不去摆摊,她们下午还得上山。
临走前,赵氏拉着潘盈盈进屋,从装衣服的箱子里翻出自己的体己,总共二两银子,还是之前于朝生给她的孝敬。
“拿着,在家别亏着自己的嘴。”
潘盈盈心头一热,走过去搂住老太太的腰,“娘,你对我真好。”
赵氏很喜欢小女儿这样同她亲近,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娘就你这么一个闺女,不对你好对谁好?”
潘盈盈搂着她撒了一会儿娇,没收她的银子,倒是拿出了两枚十两的银锭子。
在赵氏拿出自己的体己要给她的时候,她临时把准备的二两孝敬换成了十两。
“娘,我现在不缺银子花,你闺女现在能挣钱了,你在家要好好的,我得空就回来看你。”潘盈盈强行把银锭子塞进赵氏手里,压低声音跟她交代,“外头不太平,娘拿着银子尽可能多囤些米粮。”
赵氏面色一凛,“怎么说?”
潘盈盈也不好说她和于朝生的猜测,只含糊过去,“我和朝生在镇上做买卖,听人说北方乱起来了,有流民生事,而且现在粮食涨价这么厉害,多囤些总没有错,最好再去买辆牛车,有备无患。”
她没有乱说,卖卤味的时候听一些客商提过,有流民冲进白云县烧杀抢掠,占地为王。
而白云县和她们所在的安平县只隔了两座县城。
她和于朝生都打算好了,必要的时候带上家人离开,所以她才昨晚才提了那么个主意,让村里人都多少有点收入。
赵氏心下大惊,但还算稳得住,粮食涨价的事情她是知道的,之前还跟三个媳妇抱怨过,当下也不在跟潘盈盈客气,只低声叮嘱,“你那边也多囤些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