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个机会,一个考验
二小姐闻言同样疑惑,按道理,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平日最好提都不要提它,忽然把它拿出来,不是平添风险吗?而且爹为什么要向楚渊道出这等隐秘?
一直沉默的大小姐,这时候也开口了,她的嗓音如风铃一般,语气十分恬静:“因为近日内,我们天水门需要将鸳凤刀送往一个地方。”
“甚至不止我们,天地六宗都会行动,摘星楼似乎想要重聚天机宝轮。”
钟绫儿一惊,“要发生什么大事了吗?为什么摘星楼那帮白胡子老爷爷要这么做?”
钟竹清微微摇头,显然连她也不知背后深意。
“这就不是你们该知道的了,”就连钟文和也无意往下讲,“原本我预计是在今明两日,让梦生和清儿带上鸳凤刀,隐秘启程出发。”
“不料摘星楼那边忽然传来消息,说让我们先等等,一番磋商之后,才定下新的方案。”
“摘星楼和名剑山庄的护送队伍已经启程,不日内便会抵达天水门这边,到时候我们三宗合成一队再出发,这样应该可以更稳妥些。”
“等等等等,”二小姐越听越迷糊,“爹你原本是打算让大师兄和姐姐护送鸳凤刀?你自己不去吗?万一途中宝贝被人抢走了怎么办?”
楚渊也是皱起眉头,“既然是隐秘护送,按道理来说,分开走更好吧?”
“三队合在一处,力量确实比一队强,但是目标也更加显眼,万一被魔宗余孽探得风声,这一失可是连失三件。”
钟掌门轻捋长须,不紧不慢地一个个回答,“首先,六派此次行动,不会有任何修为高深的长辈级人物参与,因为盯着我们的人太多,由我们亲自护送,反而走漏风声的可能性更高。”
“由小辈以‘外出历练’为名护送,相对来说就没那么显眼了。”
“其次,合流是摘星楼那边的主意,他们评估了一下分开走、合流走两个方案,认为还是合流的成功概率更高一些。”
“当然,也有宗门根本不同意,于是最终只有我们三宗合流,本来按摘星楼的意思,应该是六宗两两组队,共分成三组的。”
“现下变成了四组,其中日、月、海三家各自护送。”
二小姐听得有些无语,“爹,我怎么感觉我们变成了冤大头。”
钟文和呵呵一笑,“你别只看坏处不看好处啊,爹也是深思熟虑过后才决定的。”
“可是......”钟绫儿有些担忧地牵起姐姐的手,“这么危险的事,还是别让姐姐去了吧。”
“那就交给我的好妹妹了。”钟竹清顺势笑眯眯说道。
这一下吓得二小姐连连摇头,“我才不去!”
“那不如交给楚师弟?”大小姐又转而看向了楚渊,而且她的眼神很认真,不像是调侃的样子。
楚渊愣了一下,看向掌门。
钟文和倒是不意外女儿猜出了他的心思,清儿一向聪慧,估计在自己说出“鸳凤刀”三个字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会有这样的发展。
“不错,这正是我的想法。”掌门同样用认真的语气和眼神,看向楚渊。
“在密室中救下绫儿,并且保住鸳凤刀不失这件事,楚渊你立了大功。”
“此刻正是该论功行赏之时,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
“第一:由外门弟子擢升为内门弟子,另外再赐你白银五百两,良田二十亩,并一座位于云河城的三进宅邸。”
不得不说,这奖赏相当之丰厚,对任何一个外门弟子来说都十分有诱惑力,不枉冒死救了一回二小姐。
但是楚渊闻言却不动心,而是问道:“第二呢?”
“第二就需要冒点险了,”钟文和笑眯眯地看向楚渊,“而且看上去并没有第一个选择那么好。”
“如果你能顺利将鸳凤刀护送到特定地点,那么算是再立一功。”
“如此两功合算,我可以亲自收你为徒,倾囊相授,只要你不嫌弃天水门小宗小户,嫌弃我这穷措大当不得你师父就行。”
至于所谓白银、良田、宅邸,没说自然是没有的。
但只要是明眼人,就知道后者好过前者无数倍,要知道,当代天水掌门择徒极严,这几十年来只收过一个入室弟子,就是天水门大师兄陈梦生。
在钟文和一手教导下,陈梦生现已是人榜第四十五位的高手,人称【剑水潇潇】,一手不争之剑使得出神入化。
门中不知道有多少弟子,做梦都想成为掌门的徒弟,但却始终没有机会;哪怕表现出挑,最多也只能得到一些指点罢了,可见其难。
而且楚渊如果能拜钟文和为师,将来可是有机会竞逐掌门大位的!
要知道钟文和膝下无子,只得两个女儿,原本陈梦生机会很大,但是如果楚渊能拜师成功,这掌门之位也不是不能争一争......
至于什么银两、良田之类的,这些俗物一看就是用来给外人的,如果楚渊收下,那么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所谓救命之恩,一次性还干净,以后可别想拿这事要挟天水门。
当然,第二个选择好是好,但是要冒的风险也很大。
楚渊想了想,没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问道:“掌门,您不介意我身上那些可疑之处吗?”
钟文和摇摇头,“只要你答应护送鸳凤刀,我就愿意信你,对了,到时候鸳凤刀由你保管。”
这意味深长的最后一句,让楚渊有些恍然,那么这次不仅仅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
道理很简单,如果楚渊混入天水门真的另有企图,那么好,现在钟文和直接把鸳凤刀送到他手上。
如果路上楚渊携宝逃离,那就不必说了,他就是个叛徒。
但是如果楚渊并无二心,真的将宝贝护送到目的地,那么就能证明,起码在天机宝轮这件事上,他是清白的。
虽然这样,依旧不能百分百洗清楚渊的嫌疑,说不定他所图甚大,但是钟文和愿意为此而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