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子源流
疹子 肺经病也。脾为肺之母,风邪热毒,感受最易,感之久,则毒邪凝聚于脾也,且移其祸于肺。又以脾主肌肉,肺主皮毛,疹子之发,由肌肉以越皮毛,肺之受制独甚,故曰肺病也。观其未出之先,咳嗽鼻涕嚏喷可验矣。其有眼胞浮肿,目泪汪汪者,肺乘所克,毒侵于肝也。其有恶心干呕烦闷者,肺与心连,毒邪熏灼于心也。故前人云,疹子一症,四脏俱受其伤,惟肾无忌,而肺则病之所由以发者也。惟病发于肺,故极疹之变,亦以毒邪陷入于肺而致毙。惟病发于肺,故治疹大法,亦必以清肺消毒为主,此疹之原也。或云疹子之发,为时行疠气传染,故沿门遍及,而要必因冬温太过,其反常之气,郁于脏腑,留于经络,故当春夏发泄之期,感此一时风热之疠气,发为疹也。夫冬温之气,人人中之,一时风热,又人人受之,故疹毒之发泄,亦人人患之。其曰传染者,以疹发毒泄,一种热蒸秽气,随汗而出,即随风而流,在他人曾中冬温之气,又适感一时之风热者,今触此随风而流之秽气,随亦发疹,固不啻由此传彼,由寡传众也。其元气壮,未曾受感者,则不发。且以疹之盛于今也,向来惟婴儿患之,今则毋论男妇壮老,皆患疹矣。向来之疹,不至死生交关,今则治稍不善,往往而死矣,岂尽天道使然欤,良由人禀受日薄,元气虚衰,邪气之相袭益深也。故向来疹科独少全书,间有言及者,多附子痘书中,略而未备,兹试详而论之,凡旧说之得当者,即参录焉。
疹即痧也,北方谓之疹,南方谓之痧。未出两三日前,即憎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呕吐泄泻,咳嗽气急,腮红眼赤,干呕恶心,目泪嚏喷,便是疹候(宜苏葛汤、加味升麻汤)。及其既出,则有颗粒绽起于皮肤之外,必自头至足,无一处不有,而尤以头面多出为吉。自出至没,约以三日为准,或出一日即没者,乃为风寒所冲,必至毒邪内陷(宜羚羊散、大青汤、元参解毒汤),倘不早治,胃烂而死(宜犀角解毒汤)。已过三日不没者,乃内有湿热之故(宜四物汤加犀角汁)。然所谓三日渐没,第以手摸之无痕耳,肌肤之内隐隐红点,虽至五六日亦有。至疹子之色,则以鲜明红润为佳,赤紫干燥晦暗,皆火盛毒炽,急治始无变症(宜六一散,或四物去地黄加炒黄芩、番红花等类)。若浑身如锦纹,则为夹斑疹(宜化斑汤)。若色白,则为血不足(宜养血益荣汤)。若黑色,则九死一生矣(急与大青汤)。既没之后,必慎风寒,戒劳碌,静养三七日。至色欲一事,非七七日后断不可犯,盖疹虽已痊,余邪万不能一时即尽,使伤精丧血,欲火煽动,恐邪复乘虚肆横,至生别症。设有此患,急宜大补气血,仍兼消毒清火(宜十全大补汤加减)。饮食禁忌,尤宜小心,五辛早,令生惊搐;盐醋早,令咳不止;鸡鱼早,令天行时即重出。此皆终身为患,故须切戒。总之,疹子出必贵速,没必贵渐。速出则毒得尽泄,不至停留于中,渐没则自无冲遏,而余毒亦解。故出不速者,必用药以开其腠理,而催发之(宜麻黄散、消毒饮。凡用方剂,必要参合岁气时令)。没不渐者,必用药以清其实热,而和解之(宜犀角消毒散)。至于发热时有汗自出者,有鼻衄血者,皆不得遽止之,以毒能随汗衄泄也。然衄血者少,而自汗者多,以衄必其人阳素盛,复因热毒熏灼而伤血分,故上溢而从鼻出,鼻为肺窍,疹又为肺病故也。然其症必重,衄太过,亦须止之(宜茅花汤)。汗者,乃心之液,疹家之汗,则不尽出于心,而出于肺,盖肺之气化,本下输于脏腑,滋灌于经络,兹为疹毒所蒸,遂越皮毛而出,毒亦因之以泄。是汗固疹家必不可无,故发热时或不得汗,必表散以出之也(宜苏葛汤、升麻葛根汤、葱白汤)。虽然,汗固宜矣,毕竟当以亡阳为戒。在无汗而以药发之者,既得之后,切不可再汗。在自有汗者,即不得轻用表药,迨疹出既齐,汗独外溢,须审其情势而止之(宜黄连汤)。此又于常法之外,曲防其变者也。大抵强壮人汗或多出,犹不妨,虚弱人则急宜斟酌耳。
夫疹之根由既悉,则疹之变故宜参。疹之情状既明,其疹之治法宜备。大约发热之时,审知必是出疹,急与疏散透肌,固已,但必明乎岁气所属,辨乎时令所宜,而后用之以配君臣佐使。盖所谓岁气所属者,人中黄属土(甲己年为君),黄芩属金(乙庚年为君),黄柏属水(丙辛年为君),黄连属火(戊癸年为君),栀子黄属木丁壬年为君,既以其年所属为君,即以余年所属为臣,而荆防苏翘苦参牛蒡山豆根,皆其佐也使也。所谓时令攸宜者,如温暖时必用辛凉(宜防风解毒汤),暄热时必用辛寒(宜黄连解毒汤),大寒时必用辛温(宜桂枝解毒汤),时寒时暖必用辛平(宜升麻解毒汤),不得妄施汗下,此即师韩飞霞修造五瘟丹之意。出齐之后,风邪之宣散,已十去八九,热毒之未泄者正多,急与清金降火(清金,知母、石膏、麦冬、牛蒡、花粉之属;降火,苓、连、山栀、连翘、元参、大青之属),而毒自解矣,此即遵胥门施氏疗治之法。收没之后,则以滋阴养血为主,而兼带清凉。昔人云:脉疹出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当发热,必火在荣分煎熬,以至血多虚耗,又必内多实热,故须用养阴退阳之剂(宜四物汤加黄连、防风、连翘)。凡一切燥热升阳动气者,皆在禁例(如参、术、半夏等)。此即采支氏录本之遗,斯为三大纲领,治疹之总要也,诚能按法治之,宁虑其有变端乎,而亦有不能免者。在透发前,或皮肤干,毛孔闭,淹延难出,是毒邪怫郁于内也(宜麻黄散)。或依岁气时令,用表散解毒药,仍不能出,应再服前药,更用外治法(宜胡荽酒之类)。如此三四次,仍不出,反见腹胀疼痛,上气喘急,昏眩闷乱,烦躁不安,此必死,可勿药。或发热时多渴(宜人参白虎汤、绿豆灯心炒糯米汤等),过于饮水,定生水蓄之症。水入肺,必喘必咳(宜葶苈丸);水入脾,必肿必胀,必自利;入胃,必利,必呕哕 (俱宜二苓泽泻汤);水入心,必惊必悸(宜赤苓木通汤);水入肝,必胁痛(宜芫花等);水入肾与膀胱,必小便不利(宜车前子、通草等)。务各以对经之药,宣泄五脏之水。或咽喉肿痛,不能饮食,毒邪怫郁,激而上熏也(宜甘桔汤加元参、连翘、牛蒡)。或咳嗽口干,心烦,毒邪在心肺,透发未尽也(宜泻白散加翘、葛、元参、花粉以泻肺,导赤散加翘、葛、黄连、竹叶以泻心)。或发热时吐利滞下,毒邪内迫,上则吐,下则利,甚则里急后重而滞下也(吐宜竹茹石膏汤,自利宜猪苓汤,滞下宜黄芩汤)。或初出时频泻稀水,最为恶候。但疹出稠密,或色紫赤太甚者,反不妨,由毒邪郁遏大肠,惟泻斯解(宜平胃散加翘、葛等)。迨疹发透收没,自然泻止,若既收仍泻,毒必未尽,急须分利解毒(宜平胃散加翘、葛、黄连、木通、牛蒡、泽泻),万万不可止涩,以致痞胀喘急,便为不治之症。凡此皆收没以前之患,所当于三大纲领外,随症调治者也。
至于证后四大证,其害尤为不小,医者更宜着急。一曰疹后痨,疹既收没,毒邪犹郁于肌肉间,昼夜发热,渐至发焦肤槁,羸瘦如柴,变成骨蒸痨瘵,急须调治(宜金花丸、清火消毒汤加当归、连翘、川芎、芦荟、使君子、龙胆草等,胃弱兼用胃苓汤),迟则口鼻气冷,睡卧露睛,手足厥冷搐制,必至不救。即未羸瘦,而遍身壮热,瘈疭烦躁,实由阴亏血耗,至余毒入肝而传于心,故如此(宜当归养血汤、金花丸、清火消毒汤、黄连安神丸加朱砂、枣仁以清其毒)。一曰疹后疳,余毒未尽,陷入胃家,忽发走马疳,牙根臭烂,血出颊肿,环口青黑,久则腮穿齿落,唇缺鼻坏,急救勿缓,内治以速清胃火为主 (宜金花丸、清胃汤),外治以散毒去腐为主(宜文蛤散、雄黄散)。如疮色白者,其胃已烂,必死。一曰疹后痢,疹前曾作泻痢,调解未清,至是变成休息痢,日夜无度,里急后重,余毒流入大肠也,不论赤白,总应养血行气(宜黄芩汤),盖血和而痢自止,气行而后重除也。然须分虚实,实者不妨微利(宜三黄汤),虚者只可调和(宜香连丸)。一曰疹后嗽,气喘息高,连声不止,甚至咳血,或呛出饮食,此毒归于肺,肺焦叶举也,名曰顿嗽(宜麦冬清肺饮加连翘)。而或体实(宜宁肺汤),或神虚(宜清肺饮),亦当分别。如胸高肩耸,手摆头摇,口鼻出血,面色青赤,或枯白,或晦黯,皆不可治。而亦有肺气极虚,毒遏发喘,不至呛食咳血者,不得泥乎肺热,专为解毒清肺也(宜麦冬清肺饮倍加人参)。此四者,皆为疹后坏病,关乎生死,切勿妄治。而此四证之外,容有烧热不退者,血虚血热也,只须滋阴补血,其热自除(宜四物汤为主,渴加麦冬、犀角,嗽加瓜蒌霜,痰加贝母、陈皮,切忌参、术、半夏)。有身热不退呕吐而烦者,毒犹未尽,留连于肺胃间也(宜化斑汤)。有大便秘者,余火内结也(宜于清火药中少加大黄)。有泄泻者,积热移于大肠也(宜四苓汤加芩、连、木通)。久则必伤脾(或酌用木香、砂仁、诃子、肉豆蔻)。有疹退热除不能食者,胃气弱也(宜四物汤加砂仁、神曲,或酌加地黄)。有疹后出入动作如常,忽然心腹绞痛死者,气虚中恶也,盖因元气虚弱,或曾受疫疠之气,外虽无病,内实亏损,故一发而死。有疹没后三四日又出,至五六次不止,由发热时风寒侵袭,邪郁肌肉,前虽藉药发出,终属勉强,故留连不散而屡发也(宜照前治疹之法治之)。以上七症,亦属余邪为患,所当急治者。
然而疹类不一,其源流形似处,更不可不辨。今人多曰麻癍瘾疹,大约相似,不知麻为太阳经病,其经感受深山邃谷毒风积热,因发为麻,形如心经痘子一般,头不尖锐,较疹稍稀疏,西北人常患之,南方不多见。斑则有阴阳之别,阳斑乃少阳相火与风热相搏之病,如温毒发斑、冬温夏热发斑之类皆是,其形焮肿,如蚊蚤所啮,或成片如锦纹云霞(宜大青汤、化斑汤、羚角散)。若伤寒发斑,全由胃热,当从伤寒门治。吐泻发斑,全由胃虚,治法可补不可泻,可温不可凉。二者皆不在此例,故本论不列方。阴斑则如阴证发斑,伏寒在下,迫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热上蒸肺所致(宜麻、桂、芎、芷、羌、芍、苍、夏、藿、桔、陈皮、枳壳、砂仁、甘草、生姜)。又如内伤寒物发斑,先由伤暑,次食生冷冰水,并睡卧凉处,内外皆寒,逼暑火于外,故色微红,或带白,与阳斑不同(宜藿香正气散),多于暑月见之,或婴儿肌肤脆薄,亦常有之。若疹则脾家湿火郁结,复感外邪,互煽烙肺,肺热挟痰,遂生是证,其形色已详前文。或有皮肤尽赤者,为夹斑疹(方已见前)。有根窝微种者,为兼瘾疹(宜照岁气时令加减用药)。瘾者由脾家蓄热,更兼风湿,故隐隐然不发胖,无颗粒,似肿非肿,多发痒,或不仁(宜消风散),以其隐见肌肉,故曰瘾,亦以憎寒壮热而发,与疹相同,故人皆混称曰瘾疹,其实是二证也。此外又有风疹,由脾虚血热,感受风邪而作(宜调中汤,切不可专用治风药),其形浮肿,成片成块,愈搔愈盛。又有痱疹,即夏月痱子之极盛者,其粒大如粟米,皮肤尽赤,多生项下、夹窝、内胯。凡皮肉相贴处,外科书谓之暑毒 (宜苦参汤洗),若抓破皮,易变成脓疮(宜鹅黄散扑之)。又有冻疹,寒冬天地之气闭塞,交春东风发动,其气流散而东风袭入毛孔,此恶气即乘以入,遂有形如鱼子而色白者,头面胸腹手足不拘,发见一处,不至遍及一身,极飒淅难忍,周时收没即无点痕(宜消风散加减)。三者亦疹之流派也。至如孕妇有出疹者,由于内虚,故腹中有胎,易为热毒所伤,治宜安胎清热,使胎不动,则疹亦易痊(宜四物汤多加白术、砂仁、黄芩)。如胎气上冲,则已为毒所伤矣(宜急用苎根、艾叶浓煎汤,磨槟榔浓汁急服之,并多服四物汤为妙)。产妇亦有出疹者,当血液大亏之后,复得耗血损液之证,又恐热毒煎熬,恶露干结不行,惟以败毒清火与去瘀生新之剂,相兼用之,庶乎可疗(宜当归、川芎、丹参、玄参、丹皮、赤芍、荆芥、桔梗、益母草)。婴儿之证,有夹痘出者,因毒气壮盛,击动脏腑,毒趋百窍,血有余而气不足,不能密护脉络,血遂夹毒外浮,乘势而与痘齐出也(宜升麻葛根汤、荆芥解毒汤加丹参、赤芍、当归、牛蒡),使疹散去,痘亦自出。又有结痂后出疹者,痘之余毒未尽,又加血热故也(宜犀角消毒汤)。嗟乎,疹之关人若性命此,果能医治无失,又自善保养,自然安稳无事,精神充足。万一事故难辞,不免劳顿,气虚血弱,致多不足之象,急应补救(宜十全大补汤加减)。然则操人生死之柄,可勿兢兢详慎,以求无误哉。
【脉法】 《金镜录》曰:足冷不温其脉洪,要知总是斑疹候。
《医旨》曰:疹发之脉,浮大而数,右寸关更甚也。
【疹子之原】 《入门》曰:太古无痘,周末秦初乃有之。海藏曰:斑疹之为病,皆由子在母腹中浸渍,食母血蕴而成毒,皆太阴湿土壅滞,君相二火之所作也。
【疹子形症】 《正传》曰:有色点而无颗粒者曰斑,浮小而有颗粒者曰疹也。又曰:疹如粟米微红,隐隐皮肤不出作痒,全无肿满。又曰:麻子最小,隐隐如麻子,顶乎软不碍指,即有清水痘,多挟疹同出,麻亦多挟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
陆南旸曰:痘之发触于天行时气,疹之发中于时气风寒,痘当从外解,疹当从内解。又曰:麻疹多属于肺,故嗽而始出,起而成粒,匀圆而小,阳气从上,故头面愈多者为佳。
《金镜录》曰:心热盛移于小肠,故小便多黄而赤。然小便之行,由于肺气之降下而输化也,若肺受火克则失降下之令,故小便短而涩。当痘疹之时,不必利水,治当清金降气,用凉药以泄其热,而小便自利矣。
【疹子看法】 《金镜录》曰:凡看麻疹之法,多于耳后、项上、腰眼里先见也。
《辨疑赋》曰:根窝若肿兮,疹而兼瘾;皮肤加赤兮,疹尤夹斑。似锦而明兮,不药而愈;如煤而黑兮,百无一痊。
【疹子治法】 《入门》曰:麻疹杂症与痘疮略同,但始终药宜用清凉。
《医鉴》曰:麻疹当以葱白汤饮之(葱白连须,不拘多少,煎取汁服),其麻自出。如渴只用葱白汤,以滋其渴,使毛窍中常微汗润泽可也。过三日不没,内有实热,犀角地黄汤解之。
【疹子轻重难治不治症】 《金镜录》曰:或热或退,五六日而后出者轻,淡红滋润,头面匀净而多者轻,发透三日而渐没者轻,头面不出者重,红紫暗燥者重,咽喉肿痛不食者重,冒风早没者重,移热大肠而变者重。黑暗干枯,一出即没者不治;鼻煽口张,目无神者不治;鼻清粪黑者不治;气喘心前吸者难治;疹后牙疳臭烂者不治。
《入门》曰:麻疹不出而喘者死;变成黑斑者死;没后余毒内攻,循衣摸床,谵语神昏者死。
治疹子方(五十二)
苏葛汤 〔初起〕
紫苏 葛根 甘草 赤芍 陈皮 砂仁 前胡 枳壳 生姜 葱白
加味升麻汤 〔又〕
升麻 甘草 元参 柴胡 赤芍 条芩 葛根 独活
此麻疹表药,邻家已有出者,预服一二帖亦可。非如上苏葛汤,专为初热见点发表之方也。
四物汤 〔内热〕
川芎 当归 生地 芍药
羚角散 〔毒邪内陷〕
羚羊角 甘草 防风 麦冬 元参 知母 黄芩 牛蒡子
大青汤 〔又〕
大青 木通 元参 桔梗 知母 山栀 升麻 石膏
水煎。调路东黄末二三钱服之。如大便结闭,口干腹胀,身热烦躁者,此热秘也,加酒炒大黄。无大青,以青黛代之。
元参解毒汤 〔又〕
元参 葛根 山栀 黄芩 桔梗 甘草 生地 荆芥 入茅根、京墨汁服。
犀角解毒汤 〔胃烂〕
犀角 连翘 桔梗 生地 当归 薄荷 防风 黄芩 甘草 赤芍 牛蒡 荆芥穗
六一散 〔色紫黑〕
滑石 甘草
冬日温水下,夏日新汲水下。
十全大补汤 〔补气血〕
人参 白芍 茯苓 熟地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肉桂 川芎 当归 糯米
麻黄散 〔出迟〕
蜜酒炒麻黄 焙蝉退 酒炒升麻 炒牛蒡子
消毒饮 〔又〕
防风 荆芥 甘草 炒牛蒡子 姜
茅花汤 〔止衄〕
茅花 归尾 生地 山栀 元参 黄芩
调百草霜服。
升麻葛根汤 〔表散〕
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 姜
葱白汤 〔又〕
连须葱白
黄连汤 〔止汗〕
黄连 黄柏 黄芩 黄芪 生地 归身 麦冬 浮麦
调蒲扇灰服。
防风解毒汤 〔辛凉〕
防风 甘草 荆芥 连翘 薄荷 枳壳 石膏 知母 桔梗 木通 淡竹叶 牛蒡子
黄连解毒汤 〔辛寒〕
黄连 防风 元参 甘草 桔梗 黄芩 木通 知母 荆芥 石膏 大青 山栀 酒黄柏
桂枝解毒汤 〔辛温〕
桂枝 甘草 人参 赤芍 防风 荆芥 川芎 羌活 桔梗 牛蒡 酒麻黄
升麻解毒汤 〔辛平〕
升麻 桔梗 荆芥 连翘 防风 羌活 赤芍 甘草 淡竹叶 牛蒡子
胡荽酒 〔外治〕
滚酒入胡荽略煎三四沸,合定勿泄气,候温,远远喷之,从项至足,勿喷头面。
人参白虎汤 〔热渴〕
人参 知母 石膏 花粉 葛根 麦冬 竹叶 粳米
绿豆灯心炒米汤 〔又〕
绿豆一酒杯 灯心三十根 炒糯米一撮
葶苈丸 〔喘咳〕
炒葶苈 煨杏仁 酒防己 炒莱菔子 炒白牵牛 茯苓
食后服。
甘桔汤 〔咽肿痛〕
甘草 桔梗
若加牛蒡、连翘、射干、升麻、山栀、黄连、黄芩,名牛蒡甘桔汤。
泻白汤 〔泻肺〕
蜜桑皮 地骨皮 炒黄芩 酒黄连 马兜铃 淡竹叶 桔梗 山栀 灯心 大青 元参 连翘
导赤散 〔泻心〕
生地 木通 甘草 淡竹叶
竹茹石膏汤 〔吐多〕
竹茹 石膏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猪苓汤 〔自利〕
猪苓 茯苓 滑石 泽泻 升麻
黄芩汤 〔滞下〕
平胃散 〔邪遏大肠〕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姜 枣
金花丸 〔疹痨〕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水泛丸。去大黄,加山栀,名栀子金花丸。
清火消毒汤 〔又〕
黄芩 黄连 山栀 郁金 龙胆草 雄黄 地骨皮 灯心
胃苓汤 〔胃弱〕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苍术 陈皮 甘草 姜厚朴 官桂少许
当归养荣汤 〔疹痨〕
当归 山栀 川芎 生地 麦冬 甘草 竹叶 灯心
便结,少加大黄。
黄连安神丸 〔又〕
黄连 当归 龙胆草 全蝎(去毒) 石菖蒲 茯神
蒸饼和猪心血丸,朱砂为衣。用灯心汤下。
清胃汤 〔疹疳〕
升麻 生地 黄连 当归 丹皮
文蛤散 〔又〕
雄黄 枯矾各五分 文蛤一钱 蚕退(纸灰)三分
米泔洗疮,敷,日三四次,以平为度。
雄黄散 〔又〕
雄黄一钱 黄柏二钱 麝香五分
艾叶汤洗敷,以平为度。
三黄汤 〔疹痢〕
炒黄连 炒黄芩 蒸大黄
以微利为度。
香连丸 〔又〕
黄连一两(用吴萸五钱同炒,去萸) 木香三钱(忌火)
醋糊丸,空心米汤下。
麦冬清肺饮 〔疹嗽〕
麦冬 人参 甘草 赤芍 桔梗 陈皮 槟榔 赤苓
宁肺汤 〔又〕
黄芩 桑皮 贝母 知母 枇杷叶 杏仁 花粉 天冬 沙参
化斑汤 〔毒留肺胃〕
人参 甘草 知母 石膏 桔梗 连翘 升麻 竹叶 炒牛蒡 地骨皮
四苓散 〔热移大肠〕
茯苓 猪苓 泽泻 炙甘草 苍术
治新泻热泻
消风散 〔脾热风湿〕
茯苓 蝉退 川芎 姜蚕 人参 藿香 防风 荆芥 甘草
茶酒煎。
调中汤 〔风疹〕
藿香 枳实 砂仁 甘草 苍术 茯苓 陈皮 青皮 半夏 厚朴
苦参汤 〔痱疹〕
苦参四两 菖蒲二两
水五碗,煎数沸,添水二碗,盖片时。临洗入猪胆汁四五个,三五次无不愈。
鹅黄散 〔又〕
绿豆粉一两 滑石五钱 黄柏三钱 轻粉二钱
搽之即愈。
荆芥解毒汤 〔疹夹痘〕
荆芥 赤芍 牛蒡 连翘 元参 桔梗 防风 前胡 木通 归尾 甘草梢 天花粉
养血益荣汤 〔色白〕
赤芍 人参 甘草 酒当归 酒炒红花
藿香正气散 〔伤寒发斑〕
藿香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 桔梗 白芷 甘草 姜厚朴 紫苏 大腹皮
犀角地黄汤 〔解热〕
犀角 生地 黄芩 黄连 大黄
附录石氏治疹经验良方(十五)
透肌散 治疹初出隐隐淹在肌肉内,以出即没者乃瘾疹也。
炒牛蒡二钱半 葛根二钱 荆芥钱二分 蝉退三十个
酒一小杯,水一大杯,半煎六分。温服。一次本方加羌活五分,二次本方加紫苏、枳壳六分,三次本方加牛膝五分。
清心汤 治疹出痕如朱点,或赤或紫,烦躁不宁者,乃斑疹也。
黄连 连翘 生地各钱半 山栀二钱 黄芩一钱 归尾三钱 黄柏 丹皮 甘草各五分 赤芍八分 甘菊七分 灯心三分 川芎六分
温服。如衄血即随血解。
和解散 治疹已出,遍身形如蚕种,色黑黯,皮肉僵硬,此十死一生证也,急用后二方。
麻黄(去节,取头末) 绿豆(取生粉隔纸焙熟)各七分
共为细末。又用新蒲公英二两(干者)七分,条芩、生地各一钱,煎好,调前二末,春冬温服,夏秋凉服,兼用下外治方。
外治方 仰天皮二斤(即凹地上卷皮也)嫩柳皮半斤 星星草四两 蝉退二百个
水十杯,煎三沸。去渣,乘热气熏洗遍体,黑疹变为鲜色,十有九生之,妙。
清肺解毒汤 治疹收之后胸胀、喘急、咳嗽、闷乱、狂言谵语、手足动摇,此余毒入肺也。
黄芩 陈皮各一钱 麦冬二钱 贝母一钱半 赤苓七分 蜜桑皮 甘草各五分 酒炒黄连七分 蒲公英三钱
煎好,再用大黄三钱切片,开水泡一时,澄汁一小杯冲服。
敛肺汤 治疹收之后,喘急闷乱,头折眼吊,胸堂高陷,角弓反张,目睛直视,唇白面黄,口鼻歪斜,名曰肺气耗散,正气不归原也。急以此方治之,缓则无救。如唇反而黑紫,鼻眼俱黑,必死。
北五味三钱 黄芩二钱 麦冬三钱 甘草节五分
小灵丹 治疹后余毒壅遏在咽喉,肿痛,咽物不下。或结一切余毒牙齿破烂。
白官硼二钱 朴硝三钱 辰砂钱半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三分
吹敷俱可。
天绿散 治疹后余毒壅遏在眼疱,烂如癣,或小儿木耳等疮,皆效。
铜绿一两(研极细末) 黑透熟天茄(打汁)
量末调稀糊于黑碗内,上用黑碗盖之,盐泥封固,文火煨二炷香取出,丸绿豆大,或用散。每五厘,入乳汁小半酒杯,再研如茶汤,以鸡翎蘸敷二三次即愈。
金黄散 治疹后重舌,并两颊骨疙瘩。
硼砂三钱 雄黄钱半 朱砂七分
鲜薄荷打汁调敷,数次愈。
铁箍散 治疹后余毒流注肌肉之间,结成痈疽肿痛。
白芨 白蔹各一两 黄柏二两 山豆根 连翘 黄芩 乳香 没药各五钱 川乌六钱 地骨皮七钱 射干三钱
共为末。茶酒调敷。
清咽汤 治疹后热毒在胃,攻冲喉哑疼痛,日夜饮水不止。
升麻 元参 射干 连翘 山栀 黄芩 石膏 归尾 麦冬 生地 薄荷 大黄 金银花 甘草节
一匙金 治疹后风并痘脱痂风,一服立效。
白花蛇(去骨刺)三分(炒褐色),人指甲一分半(炒黄色),共为末,再用透骨草、麻黄各三钱,入水酒各半杯,煎三沸,去渣,调上二味末服之,盖卧,微汗即愈。如儿小,分三服。
治水痘方 凡水痘初出,每痘根周围紫硬,顶陷色黑,令儿啼多,烦躁蒸热,名凹痘疔。
新人屎尖七个,瓦上焙如褐色,研细,可重一二分。酒调,遍身臭汗即效。
又方 治水痘收后,余热不退,咳嗽微喘,多睡,眼涩多眵。
蒲公英二两 水煎服,一帖即愈。
又方 治水痘收后,心胸胀,胁满,食即呕吐,久不治,结为痰痞者。
大黄一钱 牙皂 皮硝 火硝各五分 共为末,水丸黍米大。三岁服六十九,十岁一百丸,毒自与积俱化而愈。如儿小不能服丸,蜜调末服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