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能隐忍:韬光养晦谋划长远
《周易》中说:潜龙,勿用。就是当时机或力量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切忌锋芒毕露,那样容易招来猜疑和嫉妒,阻挡了自己成长的道路。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他在羽毛没有丰满的时候,善于隐藏自己的志向,能沉默,会隐忍。当不断壮大的朱元璋引起了首领的猜忌,逐渐被排挤时,他能在忍耐中等待机会。忍耐的过程也不是完全的沉默,而是在忍耐的同时积极学习上进,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 大丈夫能屈能伸
朱元璋治军有方,威信日益提高。
这时,有人在郭子兴面前讲他的坏话。郭子兴对这个女婿不放心了,尤其是他的两个儿子常常表现出对朱元璋的不满情绪,更导致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郭子兴借故将朱元璋禁闭起来,不给饮食,马夫人只好偷偷给他送食物充饥。
朱元璋深知郭子兴忌才护短的禀性,处处谨慎.不敢流露不满。后来,一个姓任的将领又诬告朱元璋作战不利。郭子兴让朱元璋同任某一同出战,任某出城便中箭折回,朱元璋却奋勇杀敌,凯旋而归。
经过这次考验,郭子兴感到有点儿愧疚,认为自己不应该提防这个善于作战的女婿。那时,将士出征归来,都要向郭子兴进献掠夺的金银珠宝。朱元璋不愿掠夺财宝,每次回来都没有财物可献,郭子兴对此很不满意。
马夫人知道这一情况后,就把自己的私房钱献给郭子兴的小张夫人。小张夫人常说朱元璋的好话,郭子兴的疑忌之心才渐渐淡化。
就在朱元璋扩充自己的实力之时,发生了六合之战。这次战役使元朝从此再也无法抗拒农民军的进攻,群雄逐鹿更加激烈了。
朱元璋很想抓住时机,向外扩张势力,但他还不能独行,只好借助老丈人的力量,可以说没有老丈人这块牌子,他就无法办大事。
有一天,他对郭子兴说:“我们得向外扩大势力,现在滁州城小,人口又多,不是久居之地。”
郭子兴问:“你有何良策?”
“我们不出兵,别人就会来算计我们。不取城池,就谈不上发展呀!”
“是的,我也在考虑此事,现在攻打哪个城好呢?”
“我认为目前应先攻和州,这虽是一个小城,但拿下它对我们很有利。”
“如何用兵?”
“我们可以先挑选三千勇士,穿上青衣,带着装载财物的骆驼向和州进发,另派万名士兵相隔十余里尾随而行,身穿红衣。到城下后,青衣应声称是庐州派兵护送使者入城犒军的,和州守军就会开门。一旦城门打开,则举火为号,红衣军急驰而进,必能破城。”
“此计高明呀!就按你说的出兵。”
在朱元璋的精心策划下,两路人马朝和州开进,此役并没有费什么功夫,就大获全胜。郭子兴率援兵赶来时,朱元璋站在了城头上。郭子兴很高兴,立即任命他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论才干,朱元璋在军中是一流的,但他毕竟还年轻,资历也较浅。郭子兴升任朱元璋为总兵官,朱元璋感到会有人不服气。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朱元璋让人撤掉议事厅的公座,摆上几条长凳。第二天开会时,他故意迟到,诸将果然都在上首就坐,只给他留下个末位。他不动声色,安然就座。
待到议事时,人们拿不出什么计策。朱元璋却侃侃而谈,筹划周详,诸将才稍稍服气。他和诸将商量修筑城墙的事,建议分为十段,每人各负责一段,时间为三天。
没有想到,到期验收,只有朱元璋负责的一段竣工。朱元璋很不高兴地说:“身为军人,有令不行,这怎么能打胜仗?长此下去,诸位将军岂不误了军机?”
没有人敢说话。朱元璋望着他们宣布:“从今天起,违令者,以军法处置!”
接着他又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古人的话。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不行。今后每攻取一个城池,不得掠夺妇女,不得抢夺财物。违纪者斩!”
因为他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他的威信也在军中日渐提高了。
至正十五年,因濠州缺粮,孙德崖率兵到和州就食。朱元璋深知他图谋不轨,却又担心两军发生火并,只得暂且容忍。有人向郭子兴进馋言,说朱元璋投靠了孙德崖。郭子兴匆忙赶到和州问罪,朱元璋费了好多唇舌,才打消了他的疑虑。
孙德崖从前曾多次加害郭子兴,知道郭子兴不能容他,见郭子兴来了,便与朱元璋商量,准备率军离开和州。朱元璋怕军队移动引起摩擦,表示让他殿后。孙德崖的军队陆续从城中撤出,朱元璋悬着的心逐渐放下。这时,有一个熟人邀他一道去送朋友,刚走了十多里,有人追上来说城里发生火并,孙德崖被郭子兴逮住了。
朱元璋急忙策马往回赶,半路上却落入孙德崖的弟弟之手。孙德崖的弟弟提出用朱元璋换孙德崖,郭子兴无奈,只得放了孙德崖。
郭子兴本想杀了孙德崖,因为朱元璋抓在他们手中,没有办法,只能看着仇敌离去了。他本来气量就小,根本不听朱元璋的解释,在生了几天气之后,老病复发,没有几天就去世了。
评析:
自古成大器者,以退为进,万事容忍为上策。大丈夫闯天下,能伸能屈,方能过险关。没有本钱,是难成大业的。成大业的资本,就是手中有权,有了军权,见机行事,就有出头之日。善于借势,毫无怨悔,蓄势持发,这是朱元璋成就霸业的一种长远策略。
二 沉默也是一种大智慧
朱元璋从一介草民到起义军中的一员战将,到后来受到元帅的器重,成为元帅的高参和女婿,他的身份渐渐有了变化。
朱元璋所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招兵买马和对郭子兴敬让,则让后人叹服。他本长得丑陋,却能深得郭子兴的如此宠幸,源自于他有过人的聪明。
郭子兴对他有猜疑时,他能做到拱手让出兵权;郭子兴有难时,他能够搭救,给郭子兴留下知恩图报的美好印象。朱元璋能忍的博大胸怀,是使他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由一名和尚变成守军总管的一个因素。他过人的勇敢精神和作战智谋使他获得了成功,他的正气和忠信的美德,是一般农民起义军领袖所不具备的。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被镇压下去,朱元璋却成功了。如果说招兵买马是一种外在实力增强的话,那么,自身素质的修养提高,却是一种内在的不可估量的实力积蓄。
在郭子兴去世后,军中的事务由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妻弟张天枯与朱元璋共同主持。1355年的2月,刘福通访得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把他接到濠州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风,并派人联络各路义军。
张天祜随来使前往濠州,不久带回小明王的命令,委任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祜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朱元璋影响力最大,地位却是第三,这是一种转折,朱元璋对自己屈居第三虽说不满,但考虑到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正好可以利用龙凤政权的名号以壮声威,也就接受了封号。和州正式建立起都元帅府,军中从此以龙凤纪年。这支部队大部分是朱元璋组建的,许多军官都是他的亲信。郭天叙、张天枯才疏智短,朱元璋虽然位居第三,实际上大权牢牢掌握在他手里。
经过严格的操练和休整之后,朱元璋准备率领这支有一定规模的队伍离开濠州这个小天地,向外面更广阔的天空发展了。
评析:
角逐天下,心中要有霸气,但力量处于弱势时,得见机行事,寻求发展。此时,不要声张自己的需求,要善于等待,善于忍耐,等力量强大了,方可展翅高飞,一跃冲天。
三 以退为进保护自己
在长期军事斗争的生涯中,朱元璋非常注意斗争策略,从不凭一夫之勇蛮冲蛮打,鲁莽行事。有时候,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朱元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冒险攻击敌人,甚至做出某些让步,从长计议,以免吃眼前之亏。他很清楚,在军事斗争中,只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恨,危害是非常大的,有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前功尽弃。只有具备了长远眼光和全局观念,有屈有伸,善于斗争,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夺取最后的胜利。
至正十三年十月,元朝丞相脱脱率师围高邮,分兵攻六合。六合的农民起义军派人到滁州来向郭子兴求援,郭子兴派朱元璋领兵出救。元兵排出倒海般地攻过来,六合城防御工事全被摧毁,朱元璋等将领指挥守兵顽强抵抗。后来,实在抵敌不住了,朱元璋只好组织全城军民撤退到滁州。元兵跟踪追击到滁州城外,朱元璋于中途设下埋伏,令部将耿再成佯装败阵逃走,引诱元军进入了伏击圈,把元军打得大败。这时,朱元璋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虽然眼下打了个胜仗,但元军势力很强大,而滁州却是孤城无援,若元军再增兵围攻滁州,一定会吃大亏。于是,朱元璋就令城中父老把战场上获得的元军马匹辎重,并带牛、酒奉还元军。还告诉元军将领说:滁州城中全是良民,现在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了防御寇盗。我们愿意供应给大军军需给养。你们怎么还要分兵来打滁州呢?应当去攻打高邮才对,饶了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吧。元军打了败仗,丢失了一大批马匹和其他军需物资,害怕受到上司怪罪。正万般无奈时,一见来人送回了马匹辎重,还说好话求情,就引兵离去,滁州才没有继续遭到攻击。尽管朱元璋把元军引向高邮是不太道德的,但是,这仍不失为一个保全自己的好计策。
至正二十一年,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进军山东,几乎占领山东全境。北边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不但小明王的都城安丰难以保住,就连朱元璋的根据地应天也随之暴露在敌人面前,情势岌岌可危。朱元璋十分清楚,他所占领的地区几年来之所以比较安定,军事力量之所以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凭小明王的红巾军主力在北边掩护。现在局势突变,万一安丰失守,就得直接面对元军的主力进攻。分析敌我实力,实在相差太远,硬打硬守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避免和元军主力决战,以图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心向察罕帖木儿求和。他两次派使臣去见察罕帖木儿,送上重礼和亲笔信,请求通好,实质上就是表示投降。察罕帖木儿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于是,朱元璋抓住这个时机,西攻陈友谅。
朱元璋在对敌人发动进攻的过程中,有时遇到敌人实力较强,自己消耗太大,得不偿失,他就会主动停止攻击,以等待时机。朱元璋渡江建立江南政权以后,为了安定自己的这个刚建立起来的本大营,就下决心先攻打张士诚。至正十七年七月,朱元璋在攻下常熟后,觉得张士诚部队的战斗力较强,有的据点动用兵力大,攻击时间长,很不容易对付,再打下去,不太合算。于是,他就主动中止了对张士诚的攻势,而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浙东方向的元朝统治区。
朱元璋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军事行动,以取得理想的战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前后,北方的几个元朝将领为争军权、抢地盘,一心一意打内战,拚得你死我活,杀得昏天黑地,谁也顾不上反元的势力。在军事将领之间打内战的同时,元朝统治阶级最上层宫廷的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了。宫廷的权利斗争与军队的相互撕杀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利用,元朝统治阶级就分裂成为两个相互倾轧、残杀的集团。双方都要争夺政权,都有贵族官僚支持,都有军事力量作后盾,势均力敌,斗得不可开交,逐步形成了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朱元璋就抓住元朝内部打得难解难分、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乘机东征南伐,扩大地盘,充实军事力量。当朱元璋北伐大军临近城下时,元朝的军事将领们才如梦初醒,急忙停止内战,但又不愿意和其他元将配合,不愿听其他元将指挥,还是各保一方,各自为战,这又为朱元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提供了良好时机。
评析:
两军兵戎相见之时,若我方力量薄弱,先退一步,这并不是懦弱之举。退是为了长远的考虑,是以退为进。争一时之气相持不下,吃亏的只是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未来又呈现出无数种获胜的可能了。
四 潜心自学先定根基
忙中偷闲,闲中自学,朱元璋就是这样的性格。
朱元璋的学堂时间很短,但凭着他的聪明,得到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他持之以恒,勤奋自学,不断从书籍中吸取营养,学到了“兴亡治乱”的经验教训。
朱元璋只进过几个月的学堂,所以要说他是文盲也不过分。即使以后在皇觉寺当小行僧,也只是冲着生计而去的,也没有机会学文化知识。
在朱元璋的那个年代,能保住性命已经很不易了,读书简直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但是,朱元璋却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领导人,其文笔不亚于当时那些长期在私塾里念“知、乎、者、也”的老书生,而文史哲这些知识,跟他们比较也丝毫不逊。
是什么原因呢?
自学!
朱元璋带兵打仗,在戎马倥偬中刻苦自学。他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后,规定以八股取士,但他自己写文章,却无八股气,并不受那些作文公式束缚。他认为写文章就要“尽人心中所言”。
朱元璋这个平民出身的皇帝,通过自学,从一个放牛娃,从一个小行僧,从一个叫化子变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可不是出生时那一道“红光”的照耀,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史书记载,朱元璋在自学过程中留下了很多佳话。
朱元璋一开始也不知道读书的重要,参加起义后,李善长、冯胜等地主儒士前来投奔,他们引古论今,帮助他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使他眼界大开。朱元璋这才懂得要想成就大事,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古人谋划平天下的计策及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都写在书本上,不读书,就无法吸收借鉴。于是他决心发奋学习。
朱元璋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儒士,留置幕府,朝夕相处,讲史论经。
后来登基做皇帝了,他也没停止自学,特地在南京奉天门东边盖了五间高大清爽的文渊阁,“分南京所藏之书实其中,自经之外,诸史百家,靡不毕备”,并设置了若干名大学士,由饱学的儒士充任。他处理完公务,就抽空到那里去。
经过多年的努力,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不仅能读懂古人深奥的著作,还能动笔为文做诗。
朱元璋特别爱读历史。参加起义后,李善长给他讲述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年平定天下,成就帝业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朱元璋,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开始注意搜集各种史书,认真阅读,“稍间辄与诸儒讲论经史”。
朱元璋对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等几个有作为的开国皇帝特别钦佩,有一次同侍臣观赏古帝王画像,议论他们的贤否得失,看到汉高祖、唐太宗和宋太祖的画像,展玩再三,谛视良久。看到隋炀帝、宋徽宗的画像,瞥一眼就过去,说“乱亡之主,不足观也”。见到后唐庄宗的画像,又笑着说:“所谓李天下者,其斯人欤?上下之分渎至于此,安得不亡”。他常读汉、唐、宋诸朝的历史,尤其注意研究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等人的统治经验。
元朝的兴亡特别是元末败亡的教训,对朱元璋更有直接影响,他非常注意研究总结。
朱元璋经常运用历史对比的方法比较古人的得失,在比较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朱元璋喜读历史书,但不是为历史而学历史,更不是借此发思古之幽情。
他是要以史为鉴,治理好国家,总结历代王朝兴亡治乱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行事的借鉴。
评析:
古为今用、择善而从,朱元璋广泛借鉴吸收古人治国平天的经验,从推翻元朝、平定天下到创建明朝,治国抚民,他所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都是在充分研究并借鉴了前人的历史经验后制定的。而这一切的得来,主要依靠他勤勉的自学。
一路拼杀,朱元璋已然不是当年的小行僧了,他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面对文学家、诗人、史学家,朱元璋也能和他们侃侃而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