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大楼——英帝国贸易中心,英国利物浦,1864年
▲太古创始人:利物浦的约翰·施怀雅,1793—1847年
▲利物浦滨水区海滨街,1857年
▲英国布拉德福德——将羊毛出口到全球的羊毛,1849年
▲伊万杰琳号。“我们的水域从未见过如此精良的船。”——《时代琐国报》
▲美国新奥尔良——海外首次合伙场址,1852年
《出发去掘金!掘金者》,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亚拉瑞特,1858年
澳大利亚墨尔本码头,约1860年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约1854年
阿尔弗雷德·霍尔特,1829—1911年
前往中国的蒸汽机船:霍尔特公司的“阿伽门农号”,1865年
上海外滩:由舢板、帆船和蒸汽机船组成的新世界
在香港的首个家园:奥古斯丁·赫德公司大楼,1860年
武汉汉口外滩沿江的外国人定居点,约1870年
中国长江下游的围观者,约1871年
香港,1880年
香港岛北海岸西点至鲗鱼涌,1845年皇家工程师科林森中尉测绘地图局部图,苏格兰国家图书馆
▲太古轮船公司早期的蒸汽轮船:在中国上海的“格伦吉尔号”和“宜昌号”,1874年
▲19世纪80年代,取得上海赛艇俱乐部划船比赛胜利的太古队四人组,J.C.博伊斯为后排左一
▲詹姆斯·多兹和他的家人在日本横滨的舒适生活,1878年
“加迪斯号”(中间)在中国镇江
香港鲗鱼涌在建的太古糖厂,1882年10月24日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1886年
詹姆斯·亨利·斯科特,1845—1912年
太古“祖师爷”在信件末尾的行文,1879年12月19日
▲郑观应(站姿,左三),H.B.斯科特(站姿,右一);坐姿:罗伯特·麦奎因及大卫·马丁,上海,1883年
▲罗伯特·麦奎因和H.B.恩迪科特在上海,约1883年
▲香港太古糖厂,1897年
阿尔弗雷德·霍尔特(左三),约翰·森姆尔·施怀雅(左五)以及约翰·斯科特(右一)在“墨涅拉俄斯号”上共进午餐,英国格里诺克斯科特船场,1895年6月5日
为了建太古船坞而深度挖掘,香港鲗鱼涌,1904年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照片由华伦·施怀雅拍摄,1896年
太古轮船公司蒸汽船、驳船、趸船及码头装卸工,中国九江码头,约1906—1907年
“大名号”甲板上的乘客,1911年
台风,威廉·尼科尔森拍摄的照片之一,拍摄自香港海旁的太古洋行办事处,1906年
“天潮丸”在太古船坞下水,1911年12月9日
太古洋行文员在香港办事处大楼午休放松,约1897年。从左至右:H.亚瑟、G.格林布尔、E.C.谢泼德、A.唐纳德,以及威廉·阿姆斯特朗(拍摄人)
▲巡逻中的施约克,香港深水湾,1914—1915年冬春之交
▲太古洋行办事处,上海,1911—1912年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的照片挂在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的墙上,以“监督”员工办公,1912年
戈登·坎贝尔的中国回忆
马车
牛车
冰橇
全副武装防寒保暖的戈登·坎贝尔,1929年
大班N.S.布朗和主管G.华伦·施怀雅,中国上海,1934年
中国上海买办陈雪阶及父亲陈可量,约1915年
太古洋行办公室员工,安东(今中国丹东),1934年
▲一名印度锡克看守在混乱的码头维持秩序,搬运工和黄包车车夫在等候乘客,香港,20世纪20年代
▲太古轮船公司游轮长江之旅的广告,约1935年
▲在湍急的长江中的轮船上谈判
遭海盗劫持的“东洲号”返回上海,1935年。
《笨拙》杂志上的太古糖广告,1932年
中国方糖,摘自太古糖挂历,1910年
在香港报纸上的太古糖广告,1960年
太古糖厂经销商在中国湖北宜昌街头的标识,1929年
“二战”期间,德国闪电战后,伦敦比利街太古办公室遗迹,1941年5月
太古船坞员工和其他人员庆祝英国国王生辰,厦门鼓浪屿,1942年
日本占领期间,香港太古船坞新船下水
“二战”时期,美国飞机轰炸日本船只和太古船坞,1945年
从香港康山俯瞰太古船坞,1945年9月
运送朝圣者的业务,“安顺号”在新加坡,1967年
国泰航空航线图,1950年
国泰航空的康维尔飞机飞越太古船坞,1968年
太古洋行办事处,香港,约1960年
电影《港澳渡轮》中的“佛山号”
面向美国市场的香港旅游协会广告
太古船坞华员职工会11周年纪念特刊,1959年
《太古船坞的血腥恐怖故事》插图,1967年
巴哈马航空公司为命运多舛的纽约航线所做的广告,1970年10月2日
巴哈马航空公司戴着软木盔的乘务员
巴哈马拿骚机场的巴哈马航空公司火烈鸟粉色喷气机
国泰航空飞行杂志广告,1969年
国泰航空公司香港至伦敦航线开通的广告,1980年8月
太古城、船坞和浮坞,约1972年
庆祝香港办事处成立100周年:大班约翰·布朗、约翰·A.施怀雅和施约克,香港市政厅,1967年1月
施雅迪与包玉刚在谈话,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