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清虏回援(一)
自西向东,一道道狼烟升起,海面上,明军水师船只,也从广宁中前所开始,放起了狼烟。
狼烟一路传递,很快传到了已经咸宁小城的朱慈烺军中。
城头,朱慈烺看着西面一道道升起的狼烟,对着身旁的张国维说道:
“分散在辽东各地清扫满清庄屯的各骑兵营,可有做到每一个营都提前下达了通知?”
张国维点了点头:
“回禀殿下,都通知到了。”
朱慈烺又问:
“朝鲜兵到盛京了没有?”
“昨夜刚到,朝鲜王李倧及新增援的十万朝鲜兵,也陆续到了辽阳。”
张国维一脸认真的肯定道:
“朝鲜人已经彻底入局了,只是这样一来,我们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恐怕会产生间隙。
朝鲜几百年来都是我们大明最忠臣的藩属国,一向对我们中原皇朝多有好感。
识同文,车同轨,衡度量也是与我们大明相同,高层也都会汉语。
他们与我大明生了间隙,会不会让我大明少了一助力?”
朱慈烺看了看张国维,又看了看不远处的赵良栋:
“赵将军你是宁夏人,宁夏周边皆是异族地盘,你对异族也最是了解,你来回答张先生之言。”
“诺!”
赵良栋先恭敬的向朱慈烺行了一礼,又向张国维行了一礼,再开口道:
“宁夏东北是西套蒙古诸部落,西北是准噶尔、西面是叶尔羌、南面是和硕特,还有诸多依附这些势力的中小部落。
这些势力,信黄教的、信天方教的、信长生天的、信萨满的等等,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末将,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天天接触的都是各色的异族,对各异族的了解,可以说是超过了很多异族对他们自己的了解。
异族人的最大特点就是,畏威不畏德,还有一点就是那句话老话,非我同族……”
赵良栋解释了很多,也很清楚,听的张国维也不再言语,朱慈烺又适当的补充了一句:
“张先生,你可知道,八旗军中,谁杀起我们大明百姓来,下手最很狠?”
张国维猛的想起了八旗军中的朝鲜牛录,顿时,对朝鲜人的所有愧疚都一扫而空。
朱慈烺看着相当于自己军师的张国维,总算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满意的笑了笑。
朱慈烺知道,不只是八旗军中的朝鲜牛录,历史上,棒子国,也是出了名的拿了好处之后就翻脸不认人,跟越南猴子一个德行。
南棒子更是一边处处跟华夏作对,一边又通过商贸,大肆收割华夏的财富。
所以,跟这些人讲感情,讲几百年的故交,显然是在浪费感情。
在咸宁城休整一夜之后,第二天,明军一把火,烧了整座城,大军也一分为二。
主力杀回东南朝鲜方向,偏师杀向了更东北。
燃烧的咸宁小城,好似多乐米骨牌,从咸宁开始,除了已经交到了朝鲜军手里的东部城池及辽阳。
还没来得及交接的鞍山、海州、耀州、长安(辽东长安堡)、长胜、长宁、东胜等等大小城池。
都燃起了熊熊烈火,留守的明军,连城墙都没有放过,能想尽一切办法,进行了破坏。
瞬间,整个辽东的西部,都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各地驻守的明军,也都在往港口转移,而俘虏和战利品,早已经在第一时间转运到了远离陆地的岛上。
运的早的,甚至都已经转移到了长山群岛。
辽西走廊,宁远城,满清大军正在城外,急速行军。
城头,身为明将的吴三桂却只是看着,一旁好战派的代表,吴国贵已经急得不可开交:
“少主,您就让末将去袭扰一下吧!
早期时候,抚军太子大军渡海登辽,因为对外隐瞒,我们并不知情。
可如今,太子殿下在辽东在满洲大杀四方,早已天下皆知。
如今清虏大军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回援,我们关宁军若不出手,让殿下知道了,我们该如何交代?”
“哼!我们是陛下之臣,需要跟太子交代什么?”
说话的辽东巡抚黎玉田。
黎玉田也是个神人,自己没种还算了,还喜欢转移矛盾,都这个关键时刻了,还有空扯嘴皮搞内斗。
吴国贵看着黎玉田,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又只能忍着。
这胆小怕事、志大才疏的老小子,也不想想,太子殿下没有取得连连胜利之前,没有拨开阴霾之前。
在这块明之辽东的仅剩的土地上,他黎玉田有啥话语权?
在吴家面前,他有说话的资格吗?
现在朝廷中兴有望,各文官也开始又变得硬气了起来,吴三桂也开始卖黎玉田这个巡抚面子,他却不知道感恩太子,还在这里给太子拆台。
吴国贵也懒得理这种小人,继续跟吴三桂谏言:
“少主!”
吴三桂却一脸犹豫,看着城外多尔衮、多铎等人的旗帜,本能有些畏惧的他,一直不肯点头。
眼睁睁看着满清主力过去了,城外又出现了打着豪格、阿济格旗帜的兵马再次路过。
作为偏师在河北劫掠的豪格、阿济格,兵力明显没有多尔衮的主力部队多。
吴国贵再次找到了吴三桂,可吴三桂看着豪格、阿济格的旗号,也是心生畏惧。
又眼睁睁看着豪格、阿济格的兵马离去,再之后,是满清分散在河北各地零散部队,几个甲喇几个甲喇的合兵一处,就从宁远城外大摇大摆的路过。
看着只有几个甲喇的后续部队,与吴国贵对吴三桂急切的喊道:
“少主!”
“主力都放过去了,攻打这些小鱼小虾又有何意义?”
吴三桂摇了摇头,其实他内心,对满清回援之后,还在辽东的、刚刚崛起的太子殿下,会有啥下场,也没抱什么乐观的态度。
因此,吴三桂举棋不定的原因是,如果将满清得罪狠了,刚刚崛起的明太子又在辽东被打败。
辽东远离大明,太子无处可逃,再出了意外,他吴三桂就该被秋后算账了。
也许是看穿了吴三桂的心思,最后,吴国贵也只是叹息,不再行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