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就说说序言吧
关于序言的写作,在辅导作者的过程中我出过太多主意了,到自己的书,既然书是关于写作的,要不索性就写一写序言的写作吧!
序言、叙言、绪言、绪论、前言、引言、导言,不说还没注意,当把这些“术语”同时列在这里时,我想,大多数读者都有点困惑,这些到底都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不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首先,就性质和功能来说,这些是正文前的短文,都是辅文。其中,叙言同序言,一般用序言(《现代汉语词典》中序言是首选词)。绪言、绪论、前言、引言、导言,一般都是用于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绪言、绪论更多用在学术著作中。而且为了表示尊重,他序一般会放在自序前面。
其次,序言可以由作者自己撰写,也可以邀人撰写,有自序和他序之分。其他各种一般都由作者自己撰写。因序言涉及他人,比起其他各种,意味更丰富一些。
博尔赫斯说:“至今尚未有人就序言提出一种理论。没有理论,倒也不用伤心,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在微弱多数的情况下,序言近似于酒后的致辞或者葬礼的悼词。”这个比喻非常生动,也道出大多数序言的套路和真相。大多数情况下,序言的作用在于锦上添花,在于引导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每当作者跟我征求意见,要不要邀人作序时,我都不会直接建议邀还是不邀,而是告诉作者作序的本质是请人捧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等到作者认真考虑后,决定了要邀人作序,再问我邀谁合适时,我就会建议,要邀请那种能把您的书夸得自然、夸得真诚、夸得恰如其分的人。
一般认为,邀人作序当是名人。名人,或德高望重,或位高权重。自带权威的名人,对图书内容的认可和推荐,更有分量,更有说服力。然而,现实情况中,一是并非每个作者都认识名人,或者即使认识,也没到适合邀请捧场的地步。二是名人都特别忙,能够应允作序,读了稿件,并亲笔来写,简直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名人写的序,常常是作者自己草拟,名人过目认可后冠名,体现的多是对作者的支持和信任。三是作者和名人往往不具有平等对话权,名人没空亲笔写序,作者自拟,能得到名人的名,得不到名人的文,而当名人真的提笔亲自作序时,也可能出现尴尬场面。
曾读过某本书,知名大咖作序,序言隐隐地说,这书水平不太行。前文引用博尔赫斯的话,接下来说的是序言“不负责任地极尽夸张之能事,读之令人怀疑,但又认为此乃该类文字之惯常做法”。虽然一般如此,但有些名人耿直,既然你邀我作序,我不太看得上你的文章,就直言不讳了。实际上,文章尽管没那么好,对于某些读者还是有价值的,但是开篇那么一写,就有点令作者怀疑人生了。
我还见过作者请一位领导写序,序请来了,说领导非常重视,亲笔写的,却是一篇该领导所在平台的“硬广”,关于作者和作者的书一笔带过,通篇是自己的功绩和自己平台的重要性。领导可能觉得亲笔作序已经给作者巨大面子,而作者则内心委屈领导有点喧宾夺主,表面上还得虔诚致谢。
所以,如果与所邀作序人没有平等对话权,就序言写作内容不能沟通,那这事儿还可能会变成一场冒险。
此外,不管多有名,不加上介绍,仍常有很多读者不认识。从这个角度,作者如果不能邀到名人,也不必太遗憾,可以邀请确实能把序言写得漂亮的人,比如了解作者的、有才有趣的、擅长写作的人,追求序言本身的可读性,也是给图书锦上添花。作为读者,我最喜欢这种序言。退一步,“求人不如求己”,作者完全可以自己写序,或者选用某篇文章作为序,所谓“代序”。
序言如何写?一般情况下,推荐序着墨于作者介绍、作品分析与价值评判,以及就某些问题的深入探讨等。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内容一般是创作意图和过程、基本内容、读者对象、资料来源、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与创作中所获得的帮助等。
序言的风格,以“有可读性”为上。毕竟序言是绝大多数读者最先读到的内容,所以序言中如果能分享一些小故事就更好了,可以令读者印象深刻,并感受到作品背后活生生的作者,内容也变得更有温度。就篇幅来说,序言一般不宜过长,1000—2000字比较合适,最好不超过3000字。
当然,序言的写作有套路,也可以反套路,总的来说,要为读者提供价值,且与本书有一定关联。
相对于一本书的篇幅,序言只是一篇短文,读者很容易快速翻过,其实,若是眼尖一些,心细一些,通过一篇序言能获得更多的阅读趣味和收获。比如,看序言夸的是作者还是内容;比如,分析一下作者的社交关系,了解不同的圈子;比如,观察一下作序人的评价角度,再结合自己的评价角度来看,有什么启发。
写到这里,我猜很多读者要翻回去重读李则立老师的序了,在此特别感谢李则立老师!
我和李则立老师还未曾谋面,因文章上的往来,我对他很尊敬和信任,怀着忐忑之情提出了推荐请求,李老师爽快地一口答应,不但推荐序比我自序写得快,而且李老师特别谦虚地表示,需要修改跟他说。当然,李老师的文章如“东家之子”,增之则长,减之则短,没必要做任何改动!
能够出版这本书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最初,我以笔名写作,没有任何头衔,没有任何身份,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是谁而关注和认可我的内容,感谢法律读库、庭前独角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浙江天平、法学学术前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四川省律协、上海律协、法律那些事儿、杜威法律公社、iCourt法秀、新则、熊猫法律星球、智拾网、点睛网、无讼等新媒体平台及老师们,他们的慷慨传播让我对自己的内容增强了信心和写作的动力。
感谢编辑职业的馈赠,感谢刘时山书记、刘波总经理、李洪武副总经理、闫光永副总编、舒丹老师等社领导的栽培和鼓励,感谢带我走进编辑职业,并提议我写这本书的冯雨春女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冯运女士。感谢工作中交流和相助的每一位同事。
感谢每一位合作过的优秀作者,他们拓宽了我的视野,给了我思想的滋养。每一位作者都不是专职的写作者,他们业余笔耕不辍,精品频出,激励我向前不懈怠。
感谢我的师友们,尤其感谢导师王振东老师,一直给我肯定和支持;感谢优秀的作者张巍老师,不仅给我的编辑生涯贡献了畅销书,还给我的写作提供特别多启发;感谢张小凤老师,她一句“你和我很像”,让我敢于斗胆求推荐;感谢高山老师,特别优秀的同行,是我做书的榜样;感谢唐青林律师,不但有智慧,而且笔耕不辍,激励我保持写作;感谢常金光律师,自从听他说我的书很多人有需要后,我就更有动力了;感谢雷磊老师捧场好评,在雷老师面前,我实属班门弄斧,所以更期待他在法律人思维方面的大作。
感谢我的家人,每当有人好奇“你工作那么忙,还有两个娃,怎么还有时间写东西”,不管表面如何回答,我心里都默默地将家人们感谢一遍,感谢为我的小家付出太多的母亲魏树先女士,感谢无条件支持我的丈夫马彬彬先生,感谢活泼可爱、语出惊人,还偶尔会给我灵感的马书百、马书禾小朋友。
最后,有点意外地,感谢赵宏老师,这个不是我自己,当我知道法律圈还有两位赵宏,且都是大咖时,我竟忽然有“偶像包袱”了,希望我这个赵宏出版的书,不辱法律圈另外两位赵宏老师声誉。我也见贤思齐,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