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本 创新发展高校公共英语课程“课程思政”模式
杨华
西安工业大学新生院
【摘要】在高校中,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机能,重点还要确定“立德、树人”的目标,对学生的内在的德行和综合素质进行培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融入思政教育,将有利于对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的营造,以及使公共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得到不断增强,进一步使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改得到深入的优化。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一定要在教学中,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充分利用“课程思政”这一利器,将其融入课程教改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协同育人效应,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通过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所提升。
【关键词】高校公共英语;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校进行教改同时逐步完善的重要前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很多挖掘的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课程内的思政教育资源,深化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现,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修养的社会中坚。
一、课堂思政的内涵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之后,引发全国的广泛重视,高校、学者、专家都对相关内容不断研究分析和探索,“课程思政”的理念也是在此背景之上出现。以前高校内的思政课程都是单独的推行造成思想政治的效能不高,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之处,将专业课的育人的资源充分挖掘出来,育人的功能则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推进专业课和思政课共同育人。不同的教师、学者也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做了不同的阐释和分析。高德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方法,将其融合在高校其他专业课程之内,发挥出其他课程的育人能力。邱伟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则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能力,在传统课程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转化知识为内在德行和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身的素质或者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基础能力和方法。[3]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目的在于用好课堂教学的渠道,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推进课程的有机融合,协同育人。
尽管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课程思政的概念阶段,但从实质上能够感受到,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内涵是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各种德育相关的因素,渗透思政教育到教学的全阶段中,助力学生的综合、整体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既有才也有德的人才。
二、高校公共英语融入课程思想的重要意义
将课程思政教育与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相融合,不但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路径,一定会引领新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有利于增强公共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
思政教育体系是一个通过很多要素互相结合形成的教育系统,若要使其育人的目标能够更好的实现,一定要使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互相补充、配合与协调发展,如此才可以使思政教育系统获得最好的成效。作为高校一门语言教学,公共英语包含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底蕴。语言的学习最终应该实现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转达,并不是简单对应词汇和语句。文化包容和文化交流互相作用和推动,同时在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能力。
(二)防止高校人才不断西化
当前,许多高校都有重视英语知识、轻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问题出现。而且大学公共英语教材基本是将欧美人写的原文材料几乎不做修改的直接引用,这其中自然会涉及很多西方思想,需要在教师层面把好关。而在公共英语课程内融入课程思政,不但能够传授知识,还可以对其价值观进行引导,防止出现学生在对外来文化进行学习的时候由于缺乏判读和判别能力而使思想上出现西化倾向,使其能够成长为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的人才。
(三)有利于营造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
作为面向学校里所有专业的学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涉及的面非常广泛,这个特点也体现了公共英语教学也是思政教育的另外一个大舞台,也是大学营造和谐育人氛围的重要阵地。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发挥英语教学的意义,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价值取向内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传承道德文化,将政治和学习结合为一体,便于更好的营造育人氛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大学生。
三、公共英语教学中创新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应该单纯局限于培养语言和文化,应该透过语言的表象对其所传达的文化和人文精神进行传达。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按照英语的学习规律,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中,渗透到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整体过程中,在培养语言机能的同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
(一)以教改为基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直以来,高校的公共英语的教学重点都在于怎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技巧层面,认为学生主要学习好单词、词汇、语法即可,忽略了公共英语背后所存在的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会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所影响。而针对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应该以教改深化为基础,挖掘公共英语课程内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依靠外部力量将德育元素融入到专业课内。
教师应该在语言和文化的整体教学过程中,引导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给学生。西方的语言和文字都有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印记,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英语的时候,要有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介绍给学生,使其明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而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振兴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
在英语课程中,学生接触的都是西方语言和文化,如果没有对西方文化进行甄别,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介绍资本主义虚假繁荣的同时,尽可能将民族精神与中国梦想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加强引导正面的价值观,对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行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有效的防止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保障,教师的专业、职业、政治、人格四方面的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师中,还有育人意识不足、民族文化不够重视、思政能力不强等问题,所以要加强公共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解决目前公共英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教师要擅长以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出发点,提高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亲和力、影响力,自身要具有一致的言行,方能起到修身立德的示范作用。此外,英语教师除了完成基础的英语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利用课程思政的融入,对优秀的中国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显著的引导作用,教学阶段必然会需要将课文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但不能由此忽略传承和传播中国思政文化,如此就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两种文化相对的视角:对西方文化从中国文化角度上来审视,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西方文化有更为理性的认识,不会迷失在西方文化潮中;对于中国文化则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观照,帮助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先进性、独特性有更为全面、透彻的认识,使其能够对中国文化有更好的学习、传承,也有利于其将中国文化介绍和传播给世界。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
课程思政融入公共英语课程需要依托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高校的教师要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进行深入的研究,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说教式的课程方法是与当代教育特征不符合的,无法达到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要求,还易让学生更为反感。学生应该更多的直接接触体会到实际问题,并且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能够利用视频、音频、文档等方式将真实情境创设与课堂之上,将国内外真实发送的大事转化为学生身边的事,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欲望,积极主动的寻找可以解决这问题的办法。比如说,通过情境交互教学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出符合当下国际形势的真实情境,由学生来交流和互动,如此不但可以传授知识,还能够分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差异,重视发掘其中的思政内涵,可以通过提问、思想引导、价值塑造等丰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中、主动探索中去学习,推动公共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融合和互动。
(四)重构公共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融入公共英语教学,还需要面临的就是要重构评价体系。与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中,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对于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意识到要逐步改革、创新。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方法的时候要注意融入这个目标。思政教育是否具有成效、是否可以长期、稳定的推进的核心就在于要进行合理的评价。
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应该各司其职,完善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监督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在高校公共英语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监督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监督工作。
评价机制不再设定为终结性评价,而是转化为发展性评价,不可以成绩为唯一结果,要对学习阶段学生思想专办的历史效果、阶段性的学习效果有所反应,便于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且纠正,帮助学生重塑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推进全方位、多角度、发展性的多位评估体系,重构公共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能够肩负时代使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2.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育,2017(7):10-14.
[4]毛冬东.高校公共英语课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89-92.
[5]李晓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探究[J].现代英语,2021,2:16-18.
[6]洪娟娟.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9:88-90.
[7]王静.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8,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