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允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皇储之位

紫禁之巅,奉天门后的庭园之中,春意盎然。

二十四节气之首的初春,繁花似锦,在阳光下竞相绽放。

朱元璋独自一人端坐于花厅之内,面容沉静如水,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不动声色。

皇宫的侍卫与宫人皆在皇帝十步之外,静默无声,唯恐惊扰了沉思中的君王。

朱元璋的石桌旁,一只简洁的瓷碗中盛满了金黄的小米粥,其中点缀着一颗剥壳后显得分外晶莹剔透的鸡蛋,旁边还摆放着两碟小菜和一个烧饼。

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其简朴的生活方式令人难以置信。

他身着的是普通的布衣,而餐食也不过是寻常百姓家的家常便饭。

即使他贵为皇帝,但他心中的坚持与自律仍然清晰可见。

始终铭记自己的出身,我乃一介贫寒农家子弟,自幼便与父兄共耕于田畴之间,品尝着粗粝的食物,饱经风霜的磨砺,使我深刻认识到,每一碗饭食都来之不易。

四十载春秋后,我荣登大宝,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然而,我深知在这片百废待兴的国度里,依然有许多子民在忍受着饥饿与困苦。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碗粥的温度逐渐降低,香气也随风飘散。

此时,朱元璋的近侍黄狗儿鼓足勇气,趋步上前,轻声细语地提醒道:“陛下,是时候用膳了。”

黄狗儿年逾五旬,原本是大都城蒙元皇宫中的一名宦官,然而随着大都城的陷落,他被俘虏并转送至应天府的皇宫,继续为大明皇帝效劳。

在蒙元时期,天子对奸臣和宦官极为宠信,然而如今的大明朝,皇帝却对这些无子的男子持有深深的厌恶之情。

他们的职责仅限于侍奉,在朱元璋的眼中,宦官们几乎不被视为完整的人,只能负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其他事务则一律不得插嘴。

若非黄阿狗多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地侍奉皇帝,恐怕连一句“用膳”都不敢轻易提及。

今日,是朱标安葬的日子,朱元璋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食欲全无,他黯然神伤地说:“撤下去吧,晚上再端上来。”

随后,他挥了挥手,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皇上!”

黄狗儿突然跪倒在地,磕头恳求道,

“奴才斗胆,恳请皇上您稍微进食一些。您已经连续数日未曾好好用膳,长此以往,身体如何能承受得住!奴才虽无能,但实在心疼陛下您的身体!”

朱元璋本想发怒,听得最后一句话。使得他心中的紧绷感稍稍得到了缓解。

他虽然对宦官心存反感,但绝非冷酷无情之辈,尤其考虑到这位宦官已经在他身边默默奉献了十几年。

他淡淡地回应:“知道了,撤去吧,我现在并无食欲。”

随后,朱元璋缓缓站起,在花园中悠然漫步。

望着那些繁花似锦的草木,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孤独与寂寥。

他回忆起皇后在世时曾对他说过的话,觉得宫中的这片土地若只种植花草,实在有些可惜,或许应该种些蔬菜,养些家禽,更为实用。

那时我们还取笑她,明明有着黄金般的财富却如同乞讨者般渴求。谈及此,朱元璋的眼神中透露出些许哀伤,“当时,若我们听从她的建议,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记得在应天那段日子,军粮匮乏,她甚至在王府内也种植了大片农作物。”

“我外出征战时,她独自带着几个儿子在田间劳作。老大总是那么顺从,她的话就是圣旨;老四则顽皮好动,总是心不在焉,刚干一会农活,就又开始惦记着他那舞刀弄枪的乐趣。”

“有一次我回家,恰巧撞见他们母子几人在田间收割庄稼。”

朱元璋的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温馨的幸福,但随后又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覆盖。

在狂怒的驱使下,他突然开始狠狠地践踏那些绽放的鲜花。

他愤怒地咆哮道:“开得如此艳丽,又有何用?能食还是能喝?你如此娇艳,究竟要展现给谁看?我的妻子和儿子都已离我而去,你竟还如此绽放,有何意义?”

他虽已年迈,但身为武者的他力量依然惊人,几番践踏之后,原本精心照料的花草已经面目全非。

“陛下!”

在他愤怒之际,身后传来了侍从的呼声。

“何事?”

朱元璋怒气冲冲地回应。

宦官通报曰:“中书舍人刘三吾大人莅临!”

朱元璋暂且平息了胸中的怒火,整顿了衣袍,

“速请他进见!”

不久,一位温文尔雅、举止沉着的文人被引了进来,正是大明中书舍人刘三吾。

自宰相之制废除之后,中书舍人的地位便如同半壁江山之宰相,非皇帝亲近信赖且才华横溢者难以胜任。

后世常有人言朱元璋对文人学士不屑一顾,实则此种论断颇有偏颇,实乃误解了他。

朱元璋所青睐的,是那些脚踏实地、拥有深厚学识且品德高尚的文人。

他同样乐于聆听,并擅长选拔那些品德高洁、才学兼备且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文人。

“臣,刘三吾,特来觐见陛下!”

刘三吾,年逾五旬,面容显得温文尔雅。

“免礼!”

朱元璋轻轻挥手,随即下令,

“快给刘大人准备个座椅!”

一旁的黄狗儿,急忙以他太监首领的身份,为刘三吾搬来了一把椅子。

刘三吾未及表达谢意,便毫不犹豫地坐下。

黄狗儿也未曾期望他的感激,而是恭敬地退到一旁。

“有要事需与你商议!”

朱元璋同样取了个凳子,与刘三吾相对而坐。

“圣上,有何吩咐?”

刘三吾恭敬地询问。

“圣上,有何要事?“

朱元璋再度示意,庭园内的宫人尽皆退去,侍卫们则立于二十步之遥,手握刀柄,目光警惕地环顾四周。

面对刘三吾,朱元璋语气凝重地道,

“关于储君的人选!“

刘三吾心中猛然一紧,自丞相之职废除后,他这位中书舍人便成为了大明文臣的领军人物。

皇帝就储君之事询问于他,虽不意外,但内心仍旧不免有些紧张与忐忑。

皇嗣便是即将登位的帝王,此刻帝王年迈体衰,太子又新丧,大明王朝内部暗流汹涌。

我心怀忐忑,也带着几分畏惧,更有难以名状的忧虑。

帝王膝下儿郎众多,各个都英勇非凡,手握重兵。

然而,我身为读书人的一身正气,以及作为首席辅臣的职责,逐渐将这些情绪平息。

刘三吾起身,恭敬地答道,“陛下是否在询问臣下,关于选定继位者之事?”

朱元璋继续深沉地陈述:“确实如此!”

他补充道,

“太子的突然离世,让朕心中充满了失落感。皇储之选,事关大明的未来和安定。你学识渊博,朕欲先与你详谈此事。”

朱元璋的话语落下,刘三吾即刻整理了他的朝服,神色肃然地跪下。

“陛下,臣斗胆直言!”

朱元璋微微皱眉,温和地回应:

“你何须如此,朕召你来便是要听你之见的,何必行此大礼?”

刘三吾坚持跪着,抬头望向朱元璋,语气坚定地说:“臣,恳请陛下立皇孙为储君。”

皇太孙?

朱元璋的手在即将触及刘三吾臂膀之际蓦然停滞。

他面色阴沉,询问出声:“何以如此?”

“依照父传子、子传孙的常理,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伦理道德之基。再者,皇孙已经成年,身为太子嫡系,他应当被立为储君,未来执掌大统,成为大明之君!”

言毕,刘三吾再次叩首以示恭敬。

面前的朱元璋长久地保持缄默,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朱元璋并非在迟疑不决,实际上,他内心也有意将皇位传给他的孙子。

然而,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王,又身为众多英勇儿子的父亲,他深知这样的决定不能轻率地从自己口中说出。

因此,他只能依赖身边的臣子们,期望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这样的建议。如今,臣子们已经表达了这个意愿,但不知为何,朱元璋的心中却泛起了一丝莫名的苦涩。

立皇孙吗?

这决定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力的传承,更有诸多复杂的情感在其中交织。

朱元璋片刻迟疑,低声沉吟:“这是为何呢?尽管太子已离去,但朕尚有其余皇子。”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朕在边疆的这些儿子,虽不如太子那般优秀,却也颇具才能。”

提及此处,朱元璋站起身来,背负双手,缓缓踱步,

“譬如燕王,朕的四子在北平统帅边陲之师,战功赫赫,性格刚毅果决,亦是朕心中的佳选。”

“陛下若立燕王为储君,那秦晋二王又将如何自处?”

刘三吾高声质疑。

秦王与晋王,这两位实际上是朱元璋的次子与三子。

根据儒家传统的礼法,继承皇位应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那么为何会越过这两位兄长,而选择了四皇子燕王呢?

此外,刘三吾的言辞中还透露出大明皇族内的一桩鲜为人知的秘闻。

实际上,燕王朱棣并非已故的马皇后所亲生,因此他并非朱元璋的嫡出之子。

然而,知道这个真相的人并不多,而那些了解此事的,也选择了缄默不语。

两位年长的嫡子在此,立朱棣为储君似乎并非明智之选。

当朱元璋保持沉默时,刘三吾继续进言:“燕王在北平手握边防军权,秦王与晋王亦各自掌控重兵。倘若陛下执意立燕王为继承人,那么陛下驾崩之后,秦晋二王是否会心生不服?”

刘三吾凝视着朱元璋的背影,语气深沉,

“陛下应当明了,历史上的汉七国之乱与晋八王之乱,皆是前车之鉴。”

朱元璋闻言,猛然回头,怒目而视,声音洪亮:“你好大的胆子!”

“你是说,咱死之后,咱的儿子们,朱家的子孙会刀兵相见吗?”

刘三吾神态坚定,毫无畏惧,他低头叩首,言辞铿锵地说:

“臣,不过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历史为鉴,直言不讳罢了!”

朱元璋听后,愤怒至极却又笑出声来。

其实,刘三吾能想到的,朱元璋也早已心知肚明。

在众皇子之间选定继承人,一旦稍有差池,未来恐怕会引发大明朝的内乱。

他的这些儿子们,没有一个是安分守己之辈,作为朱元璋的子女,若连皇位都不敢觊觎,那才真是奇怪了。

朱元璋继续沉思,随后缓缓开口。

朱元璋沉吟道:“按你所述,若决定立皇孙,那些亲王们会心悦诚服吗?”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我已年迈,黄土几乎要掩埋我的胸膛,若是我所选的孙子,将来无法驾驭他的叔叔们,岂不会引发内乱?”

“若亲王们心怀不轨,朝廷自会调兵遣将,以正国法。”

刘三吾进一步阐述,“皇太孙,身为陛下之孙,太子之子,身负大义名分,其军队将是名正言顺的正义之师。”

他继续道,“何况,朝廷的大义如日中天,即使亲王们心有不满,又有谁敢公然反叛?”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觉得这番话颇有道理,在这个时代,大义便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在深思熟虑后,倘若燕王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秦王与晋王定将依据辈分与嫡庶之别来争辩,届时国家安定将岌岌可危。

然而,除了燕王之外,秦王与晋王虽身为出色的藩王,但未必能胜任一国之君的重任。

秦王、晋王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但常因骄纵而违法乱纪。

他们性格偏激,耽于享乐,生活过于奢侈。

朱元璋在心头叹息,此路难行,实在艰难。

从目前的形势看来,儿子们中无人能够成为稳固的皇位继承人,因此,只能考虑将皇位传给皇孙。

在深思之后,朱元璋转身,缓缓坐在了那张凳子上。

他询问身旁的刘三吾:“对于太子的这些子嗣,你觉得哪一个能够担当起皇太孙的重任?”

然而,刘三吾却显得异常谨慎,他恭敬地回应:“陛下,臣下不敢轻率发表意见!”

刘三吾本可以说出自己的见解关于立皇孙的议题,但作为忠诚的臣子,他知道必须恪守本分,不能随意指出某个子嗣为皇太孙的合适人选。

朱元璋看着刘三吾那谨慎的模样,不禁轻笑道:

“你看你,平时无论该说还是不该说的,都不顾我是否生气,直言不讳。然而,现在让你发表看法时,你却变得如此沉默寡言,像是在装聋作哑一般。我最不喜欢你们读书人的一点,就是他们总是这样吞吞吐吐,不直接表达。”

他随后伸出手,将刘三吾扶起,继续道:“说吧,此刻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无需顾虑太多。”

当朱元璋阐述观点时,刘三吾的思绪却飘向了太子的几位公子。

其中,年岁最长的无疑便是那二子,淮王朱允炆。

紧随朱允炆其后,年岁稍小的是太子嫡出的吴王朱允熥。

朱允炆展现出了不凡的贤德与明智,他与太子同样深入研读了儒家典籍,性格中透露着宽容与仁爱的特质。

而谈及吴王朱允熥,尽管他身为嫡子,但…

刘三吾,这位当代的博学大儒,除了担任中书舍人的职务外,还负责宫中为皇孙的学堂,亦即大学堂。

提及那位吴王昔日的学习任务,刘三吾不禁感到有些难以直言。

朱元璋催促道:“有何见解,速速道来?”

刘三吾思索片刻,答道:“微臣以为,太子之长子,淮王朱允炆,其好学不倦之姿,颇有乃父之风范。”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元璋的神色,见对方并未有何明显反应,便鼓足勇气继续道:“此子才德兼备,足可立为皇太孙之选!”

朱元璋听后,再度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刘三吾心中忐忑,揣测着皇帝的意图,却也只能静候朱元璋的回应。

在深深叹息之后,他低语道:“淮王固然优秀,但他并非嫡子出身。”

这句话让刘三吾心中猛然一惊。淮王朱允炆虽然是庶出,但他却是长子,且在中国古代,子女地位往往取决于母亲的地位。

朱允炆的母亲已经是太子东宫的正妃,因此,尽管他并非嫡出,却也可视为嫡子。

刘三吾心中思索着,忽然他脑筋一转,想到:“莫非陛下更偏向于吴王?”

然而,他又想到了那位一上学就打瞌睡的朱允熥,顿时感到头疼。

若是选他,那恐怕还不如选择燕王呢?

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

“然而,你是否认为吴王行为不羁,难以驾驭?”

朱元璋朗声而笑,

“刘卿,你或许对他的评价有些偏颇了。”

刘三吾面带困惑。

随后,朱元璋继续阐述道,

“吴王,其性格看似外表柔弱,不羁。然而,他实则乃我朱家的瑰宝!待太子丧事告一段落,望你在大学堂中对他悉心栽培。”

说罢,他凝视着刘三吾,神情庄重,

“今日之事,望你守口如瓶,勿让第三人知晓!”

“臣,领旨!”

刘三吾恭敬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