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性思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说:“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
逻辑性思维是使用最多,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础思维能力。我们从小接收的教育就是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导。例如老师会让你用思维导图归纳课文的知识点;上数学课你需要掌握不同的运算公式以进行推导和演算;当你踏入社会应聘工作时,面试官会让你介绍自己,这时面试官就在考察你说话的逻辑;你在给客户撰写建议书或展示方案时,清晰的逻辑脉络是获得青睐的基本要求……逻辑性思维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无处不在。可以说逻辑性思维是有效开展和完成所有工作的基础能力。本书所介绍的所有思维流程也是在逻辑性思维的基础上建立的。

图1-1 三大思维模式特征
逻辑性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或分析事物时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获得理解或答案的理性思考过程。逻辑性思维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逻辑性思维能力强的人,脑子里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这个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结构是什么?……”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应该能用一条线串起来。所以,有些人也把逻辑性思维称为线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的天敌是“跳跃性思维”。一位注重逻辑性思维的人遇见“天马行空”的人会非常抓狂。
尽管我们从上学到工作一直受逻辑性思维的训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有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升逻辑性思维能力——演绎法。
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method)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推理得出的结论。如果检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我们经常在问题情境中使用这种方法来寻找原因、假设原因和验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