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产业链的相关内容
1.产业链的内涵
“产业链”的基本现象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由于劳动分工的不同,从事不同社会生产内容的个体在价值因素的推动下进行协同合作,从而构成了链式结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劳动分工进行了阐述,他以“制针”为例对产业链的功能进行了描述,指出“工业生产是一系列基于分工的迂回的链条”。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将“分工”的概念上升到企业间,强调企业之间的分工,这被看作产业链真正的起源。
“产业群聚”与“群聚区”是哈佛商业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与《簇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模式是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存在的;许多产业集群或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往往是以地域集中的形式存在的。在产业群中,这样的集聚是以“产业链”为主干,串联在一起的。
我国关于产业链的研究起步较晚,初期阶段基本以介绍和研究西方产业链专著为主。20世纪90年代初,学者傅国华在海南对热带雨林农业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首次提出了“产业链”这一概念。目前,“产业链”这个词在实际应用中用得较多。
蒋国俊等人从“煤、电、冶产业”入手,探究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他们认为产业链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在大多数行业中,一般是由竞争力或者潜力较强的企业牵头,其他相关产业簇拥所形成的;吴金明,邵昶从微观的角度剖析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他们认为“产业链”中所谓的“链”不仅是表明形态的“链条”的意思,还有表明状态“链接”的含义,同时产业链的形成是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的高度融合;龚勤林认为产业集群不一定会促成产业链的形成,但产业链的出现一定伴随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只有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的产业集群及其经济技术联系才会形成产业链成长的土壤。
基于前人的研究,可以将产业链的含义定义为企业间以最终产品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为目标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构建链状组织结构。
2.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下面从产品供需维度、空间维度、企业价值增值维度三个方面了解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1)产品供需维度 产品供需是产业链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供需链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功能网络结构,它基于对信息、物和资金的运作管理,从原材料的获得,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再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面对最终用户的组织集合。供需链以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为纽带,使商品在产业链中的流通具有连续性。企业是供需链的载体,也是供需链的具体体现形式。它可按实际生产过程划分为相关部门层次和各部门的生产环节,称为“节点”划分。
(2)空间维度 所谓“空间链”就是同一工业链在各区域之间的分布情况。对于同样一条产业链,各地的布局不尽相同。各产业链之间有一种交叉关系,不同区域产业链的节点之间相互组合,形成新的产业链。产业聚集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形成产业链,但产业链却是推动产业聚集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链出现的前提一定是产业聚集。
(3)企业价值增值维度 价值增值是产业链形成的重要目的。价值增值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一个产业从最初的原材料经过预加工到最终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分配和联系。它反映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和深层价值内涵,决定了产业链的经营策略和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思维为连接和整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一种有用的价值组织形式。
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产业链组织。因为社会企业分工不同,所以产生了企业间交易。随着社会分工的程度逐渐增大,市场交易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来往变得日益密切,为了实现商品的最终消费,不同产业通过中间商品的流通形成链条,便形成了产业链。产业链的发展是随着市场交易程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将产业价值由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同时使产业价值最大化。
3.产业链的分类
(1)按形成机制分类 根据外部因素对产业链的影响程度,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组织式的产业链,另一类是他组织式的产业链。
自组织式的产业链是指产业链的形成完全是由企业的自发活动完成的,不存在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产业链中,各节点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而在整个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处于绝对的对等位置,不存在任何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上独占利益。它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产业链。
从外部环境产生作用的角度,他组织式的产业链可划分为“自发型”与“推动型”。一般情况下,“自发型”的模式都是先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然后由当地政府来规划和引导,让这条新的产业链继续成长。“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在各地政府的主动规划与支持下,才得以产生、发展与壮大。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产业链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了持续的延伸与扩大,使得产业链中的节点企业变得越来越丰富,而节点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按关联结构分类 产业链按形成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技术推动链、资源带动链、需求拉动链和综合联动型产业链四种。
1)技术推动链。技术推动是指企业依靠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获取利益,通过增加技术开发与研究投入,为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技术推动型产业链中,链条上游的企业投入大量资源研究技术与设备,这些技术与设备会用来生产初代商品或者出售从而实现价值增值,接着中游企业会利用初代商品或技术设备生产二代商品,以此类推,直至转移至消费者。这种产业链一般为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如电子产品或IT行业。
2)资源带动链。资源带动是指依靠生产生活资源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方式。在资源带动型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的数量很少且处于优势地位,但中游企业的数量很多且极度依赖上游企业的资源,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这种产业链一般由与电力或者石油相关的企业组成。
3)需求拉动链。它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强调对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与消费者的交流及消费者的满意度。它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产业链,由终端消费者开始,在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实现价值增值的产业链。全产业链整合程度高、信息交流速度快、发展方向清晰、效率高,但发展动力不足。
4)综合联动型产业链。综合联动型产业链是指产业链兼顾了多种产业链的特点,在这种产业链企业之间关联因素较多,因此企业间具有多重的制约因素,但同时如果企业间能够协同合作、进行信息共享,那么产业链就会变得发展后劲足、发展导向明确。
(3)按核心企业地位分类 按产业链中核心企业地位分类,产业链可分为锥状产业链、环状产业链和网状产业链。
1)锥状产业链。在这样的产业链中,核心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存在很多小企业,它们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根据产品生产上的增值环节,为核心企业提供配套,成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
2)环状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中没有核心企业,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聚集,并且这些中小企业的地位是对等的,并且彼此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经过长时间的分工合作,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3)网状产业链。这种产业链是由多个垂直关系网络、水平关系网络以及关联行业关系网络共同构成的复杂产业链系统。其中,企业之间不是因为单一的产业而形成聚集,而是因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巨大的网络结构。两个或更多的产业链相互依赖,构成了上下游的投入产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