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人皇,功德拉满打造不败殷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完美的答案

所以他没有选择,这不是得失的问题,也不是利弊的问题,得不尝失,得无所偿,亦或者所得非所偿,都不应该是他所该考虑的问题。

现在就只能靠自己了,如果能靠自己,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如果不能靠自己,那么一切问题都会出现,一切该发生的都会发生。

所以该被支离还是要被支离,就比如这次平叛,他不得不去。

以前他对这些问题就极为担心,在发生叛乱,即将出征时更是达到顶点。

那些大臣的表演,更是让他知道了所忧非虚。

而这样的表演还不是一次。

那些大臣时常搞些动作,有些小动作是偷摸的,有些是明目张胆的。

今天尤甚,而且大了很多,不知道以后他们还会弄出哪些事情来。

不过他现在不忧了。

因为他看到了大王的表现。

一直以来的难题,他给了他一个完美的答案。

一直以来深惑不解的疑问,随之解开,大王到底能不能挡住他们?

能!绝对能!

大王能不能挡住其他,能不能挡住更多,能不能挡住外界的一切?

虽然他还没有见到,但他相信,大王能!一定能!

他对子受的信心已经任意膨胀,达到了一定地步,说是爆棚也不为过。

因为子受已经先给他递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相信子受以后会有更多的答卷,递给他更好的卷子,写出更好的答案,取得更好的成绩。

所以他决定以后先任看发展,绝不插手事态,他只配合子受,除了在他身边、身前、身后,给他支持外,就是看他会有多少才能,会有怎样的步调,而他又将怎样协助他,听从他的指令了。

他不知道子受是怎么达到这一步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从哪里来?

这些他无从得知,不知道子受经历了什么。

按说他与子受时常见面,有什么经历也应该清楚才对。

当然,也有见不到的时候,或许就是那时候。

但有什么特殊经历是普普通通的,不被人知晓的?太师想不出来。

因为大多时候都是普普通通的,也没见什么异常,他只能归结于子受有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对于这个问题,太师有更深入的思考,子受改变后,那些手段、方法是跟谁学的?

别看他是老师,对这些他也不清楚,反正不是他教的。

他不记得给子受讲过这些,教导过他。

哪怕子受提到过,并且曾和他强调过“孤师从太师,这些都是太师教导过孤的”。

虽然子受这样说,但他完全不记得,没有一点记忆,也没有一点印象,如果他教过这些,不可能不知道。

除非他是老年痴呆。

当然,他不可能是老年痴呆,所以他对子受这样的话,不再相信了。

他猜测,子受会找这样的借口和理由,八成是为了把功劳推到他这个老师身上,给他这个老师多增添些光彩。

难得子受这么谦虚。

不骄傲,不炫耀,而且对他这个老师,这么用心。

他心里暗赞了子受一把。

同时心道,难道是子受自己悟到的?

他又把这些归结到了子受自己身上,大大心赞了一番不说,还大大脑补了一番。

不然没法解释,也只有子受这样心性的人,才能做到如此了。

至于子受为什么会具备如此心性,这样的心性又是从何而来的?

他只能归结于是自己教导的好了。

对于这样的解释,太师分外满意。

太师的身躯高大,虽然在大王身旁,却并不遮蔽大王的身形,反而是在有意衬托一般,不光太师衬托,因为太师的缘故,周围的武将也在衬托一般。

而且衬托的恰到好处。

尤其太师目扫群臣,加上大王的神态,给人一种由内而外的压力。

那些武将不足为惧,但太师实在让人害怕,凛冽的目光谁触到谁犯怵。

这还倒罢了,太师的脸色还不好。

被太师盯着是一种煎熬,被太师直直盯着更是难受,虽然太师并非有意的看某个人,而是把他们全体都笼罩在了里面。

一双眼睛瞅着他们,好像看着他们就不爽似的,而太师其实有三只眼,第三只天眼还是未开。

显然并不是有意的威慑他们,而太师的脸色转换明显。

开始的时候,渐渐由白转黑,像是很不高兴,又像是存有怒气似的。

不高兴不奇怪,但发怒至于吗?

大王不是把场子找回来了吗?老太师至于这么耿耿于怀吗?

一时间,没人敢和太师对视,好在,很快太师的面色又由黑转白,好了不少。

老太师看大王的眼神,显然和看他们的眼神是不一样的。

谁都知道,只要有太师,就有大商的安宁、安定。

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太师一身甲胄,也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按老太师的性格,既然双蛟锏已经拿出,那肯定是要打人的。

那披挂也不是白披在身上的,太师可随时以军中主帅的身份,命令武将,那些武将也不是白跟在他身边的。

可一直没有动手,不知道为什么,双蛟锏却也未收起来。

看来还在戒备他们。

太师这样的状态没有出现在军前、阵中,却出现在这里,好像他们才是动乱的根源似的。

文臣们彼此看看,任谁被人如临大敌的对待,都会有特别的感受。

而此时,他们的感觉却是五味杂陈。

他们是叛军吗?他们是太师出征前的第一仗吗?

怎么,他们比那些叛军敌人还要让太师紧张吗?

难道太师把他们当敌人?当成了难缠、可怕,需极为警惕的敌人吗?

还未出征,可看起来却像是已经出征似的,多少有些无奈,心里竟然还感觉有些悲哀。

悲哀不知从何处而来,但感受却很清晰,拜托,他们是朝廷大臣,不是反贼。

心底有些哭笑不得,可看太师的样子是认真的。

这就让他们尴尬了,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他们不是一直这么干的吗?

其实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说出来而已,也不会摆在明面上,所以谄谀才会立于子受左右,奸佞才会横行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