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在做科普中成长
我是一名从医几十年的医生,也是一名从教几十年的老师。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对科普不是很重视,大医生对此有点不屑一顾,小医生不知从何而做。后来大家逐渐开始重视了,做科普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效果如何呢?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但也看到了充斥着混乱、肤浅,甚至是误导的所谓的科普。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对科普本质的认识不深,比如认为科普不过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语释或白话表达。其实,科普是再创造,是在专业与大众之间挖渠建桥,中间用到的材料和构建方式都充满着创造和创新的特点。所以科普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它需要清晰的逻辑、巧妙的表达、内容转换技术和不断练习。从这点出发,本书启发了我们的思路,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医生与医学媒体人的差别在哪里?可能媒体人对医学科普的理解更深刻。媒体人站在传播的立场上在弥合医生与大众对健康、对疾病理解上的差异,同时也教会了医生如何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来做科普。比如安宁在这本书里为我们展现的:做科普要完成医生思维向患者思维的转化;做科普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干货为何要“稀释”,如何稀释;做科普要学会“新瓶装旧酒”;科普中的共情能力,等等。还有一点或许对我本人来说是更为受益的,因为我常被“选题内容会不会枯竭”所困扰,当我看到“流行歌有多少‘恋爱中的失恋而不得’这个主题,基本涵盖了流行歌曲的半壁江山吧。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再看书中接下来的一段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做科普也一样,能引起普遍共鸣的知识是有限的。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听一遍记不住,听十遍能有印象,听几十遍可能才慢慢有些理解”,这时如果你再思考一下选题和内容的问题,还担心一个选题做不出几十期甚至上百期吗?
这本书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介绍如何生产出好的科普内容,另一部分是介绍一些平台医学账号的发布和运营规则,医学账号如何建立矩阵,如何塑造个人IP[1]等内容。看得出安宁希望在一个更加立体的角度去帮助那些有意在公众领域发展自己的医生们。在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今天,这部分内容或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科目,虽然我对这部分内容不熟悉,但能感觉到书中一些内容和技巧的价值,在此不多议论,还是留给读者品读。
这本书涉及医学科普、健康传播、医学媒体运营、个人IP打造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从中看得出作者在这些科目中的融合和擅长。其实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就了解作者安宁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医学传播的经历和能力。他做过医学节目主持人、导演、策划,操刀过多档医学栏目,是一个有为的医学媒体人,特别是在中医药的传播方面表现出的极大热情,让我在他的主持和采访中涌现出了更多的灵感,这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媒体作用,即让人有感而发。
有鉴于此,故为之序。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宏才
2022年10月
[1]IP:Intellectual Property,网络流行语,直译为“知识产权”。该词在互联网界已经有所引申,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如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更多的只是代表智力创造的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这些著作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