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汤液经法图”的基本原理
1.以五脏虚实辨证
“汤液经法图”重视五脏虚实辨证,将外感内伤诸病辨证分为五脏虚证、五脏实证及其复杂组合,并通过脏腑表里和经络将全身病证表现联系起来。包括单一脏腑的虚实病证,例如肝木虚证、肝木实证、心火虚证、心火实证、脾土虚证、脾土实证、肺金虚证、肺金实证、肾水虚证和肾水实证;单一脏腑的虚实夹杂病证,例如肝木虚实夹杂病证、心火虚实夹杂病证、脾土虚实夹杂病证、肺金虚实夹杂病证和肾水虚实夹杂病证。同时,也包括脏腑共病的复杂情况,例如肝木虚证合并心火虚证、肝木虚证合并脾土实证、肝木虚实夹杂病证合并肾水虚证、肝肾两虚合并脾虚证等各种可能的组合形式。
现有五脏虚实辨证的四诊信息,主要来源于《辅行诀》关于各脏腑病证的病因病机描述和大小补泻汤的适应证分析,以及藏象学说、病机十九条等《黄帝内经》脏腑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如下(《辅行诀》内容来自1965年范志良抄本):
(1)肝木病证
藏象学说: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
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辅行诀》病因病机描述:肝虚则恐,实则怒。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大小补泻肝汤适应证:心中恐疑,时多噩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小补肝汤);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大补肝汤);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小泻肝汤);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大泻肝汤)。
(2)心火病证
藏象学说: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在体为脉。
病机十九条: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辅行诀》病因病机描述: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眩仆。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大小补泻心汤适应证: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小补心汤);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大补心汤);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小泻心汤);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恼,胁背胸支满,腹中迫急不可奈(大泻心汤)。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躁,汗出,气噫,脉时结(小补心包汤);心中虚烦,懊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者(大补心包汤);胸腹支满,心中跳动不安(小泻心包汤);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大泻心包汤)。
(3)脾土病证
藏象学说:主运化,主升清,主四肢,开窍于口,在体为肉。
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辅行诀》病因病机描述: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
大小补泻脾汤适应证: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脉微,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小补脾汤);脾气大疲,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大补脾汤);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小泻脾汤);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大泻脾汤)。
(4)肺金病证
藏象学说: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体为皮毛。
病机十九条:诸气郁,皆属于肺。
《辅行诀》病因病机描述: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
大小补泻肺汤适应证:汗出口渴,少气不足息,胸中痛,脉虚(小补肺汤);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大补肺汤);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小泻肺汤);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大泻肺汤)。
(5)肾水病证
藏象学说: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开窍于耳及二阴,在体为骨。
病机十九条: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辅行诀》病因病机描述: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
大小补泻肾汤适应证:虚劳失精,腰痛,骨蒸羸瘦,脉快(小补肾汤);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大补肾汤);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小泻肾汤);小便赤少,是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大泻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