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图解:以“汤液经法图”解读方剂配伍之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药病相投、方证相应,是中医选药组方治疗的核心要义,是确保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从《汉书·艺文志》的“经方十一家”,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宋代官办的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到明清时期专门收录和研究方剂的《医方集解》《成方切用》等,均体现出历代医家对方剂的重视,也展示了以方剂为核心的中医药学发展脉络。

方剂的核心在于选药配伍,以七情配伍和君臣佐使为主要理论。但是,此二者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七情配伍以中药两两配伍的关系为主,较少涉及三味药以上的配伍关系。而君臣佐使仅仅是一个理论框架,何为君药何为臣也具有较大主观性。最关键的是,无论是七情配伍理论还是君臣佐使理论,其本身均未提供方药与病证的对应关系,均未说明哪种配伍结构适用于此病而不适用于彼病。所以,对于中医精准组方用药来说,七情配伍和君臣佐使都是不完整的,是滞后于临床实践的。而这些不足,均在“汤液经法图”中得到了解决。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因梁·陶弘景在其道家著作《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转引而保留下来。学界普遍认为,“汤液经法图”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解开仲景经方配伍奥秘的钥匙,是还原中医组方配伍之理的关键。从内容上看,“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套完整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它通过五脏虚实理论认识疾病,采用五味补泻理论治疗疾病,将特定脏腑疾病与特定五味关联起来。例如,肝虚病证须以辛味方为主,心实病证须以苦味方为主,而肺虚实夹杂病证则须配咸辛调用。同时,“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组全新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等,为阐明复杂药味配伍后的性效表述奠定基础。

采用“汤液经法图”识方解方,有助于透视选药组方的底层逻辑,明晰主治病证的本质特点,掌握不同方剂的根本差异。例如,桂枝汤以桂枝(辛)、生姜(辛)、芍药(酸)、甘草(甘)与大枣(甘)成方,配伍结构为二辛一酸二甘。而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肝木主风、主筋、主阳气升发,其病证分为肝虚证(汗出、气上冲心、眩晕为主)、肝实证(目赤、易怒、胁痛腹痛为主)和肝虚实夹杂证(两类症状兼有)3类,其治疗原则为“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所以,桂枝汤是一首以补肝为主、补泻兼施的肝木治疗方,用于太阳中风、营卫不和所见的汗出发热、头痛等症。而同类的肝木治疗方剂,芍药甘草汤以“一酸一甘”成方,柔肝缓急止痛,属于单纯的泻肝方。四逆汤以“二辛一甘”成方,补肝升阳,回阳救逆,属于单纯的补肝方。桂枝加葛根汤以“二辛一酸三甘”成方,增加甘味药葛根,加强缓肝舒筋止痉的作用。而麻黄汤以“二辛一苦一甘”成方,增加苦味药杏仁,苦甘化咸泻肺,在补肝解表散寒的治疗之外,又增加入肺止咳平喘之功。

本书旨在以“汤液经法图”识方解方。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明理篇,主要讲解“汤液经法图”的来源和其组方的基本原理,详细论述其中蕴含的以“脏腑虚实辨证+五味补泻治疗”为框架的辨证论治体系。同时,阐明运用“汤液经法图”识方解方的思路和方剂分类法。下篇为解方篇,选择160首代表性方剂进行组方分析,每首方剂分别设有出处、组成、配伍结构、功能主治、方解、阐发和图示六部分。其中各部分内容如下:

出处:描述方剂的来源和临床主要功效。

组成:描述方剂的组成,药物用量使用《方剂学》教材标示的原方剂量。在每一味中药后面标注其主导药味。

配伍结构:总结全方的主导药味构成。存在五味配伍化合关系的方剂,同时分析可能的五味化合方向和药味表达。

功能主治:概括全方的五脏补泻特点和传统中医功效,简述方剂的现代应用。

方解:基于“汤液经法图”所示五脏虚实辨证的诊断体系和五味补泻治疗的遣方用药体系,阐述方药与病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关系。

阐发:从“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角度,论述方剂中重点药物的主导药味,或全方选药配伍的特点,或相近相似方剂的比较,或现代认识存在的误解,或组方加减配伍的原理等内容。

图示:依据各组方药物的主导药味和主导功效,将全方映射在“汤液经法图”中,并以箭头表示主要的补泻作用。由于一个中药可有多个功效,也可兼多个药味,故同一个组方功效不唯一,图示也不唯一。本书选择最贴近《方剂学》所述适应证的情形进行图示。

最后,“汤液经法图”言简义奥,其中尚有许多未解之处,而笔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故本书中定有不当和错漏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当然,我们更希望广大的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们,都能够加入到“汤液经法图”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还原这一经典的中医理论。

由于《辅行诀》原卷已毁,目前所见均为抄本。本书参考的为钱超尘教授《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所收载的21个抄本中,抄录时间明确的最早抄本,即范志良抄本(1965年)。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2081)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3805)的支持。

著 者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