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 悟大道(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十大名医其人其事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李经纬先生考证:清·乾隆27年(1782)为隆重纪念孙思邈,陕西耀州地方遵清初“群祀先医,初沿照旧”的精神与清·雍正时(1732—1735年)“命太医院官咸致斋陪祀”的政令,在药王山塑“十大名医”像举行纪念活动。十大名医分别为岐伯、雷公、仓公、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弘景,与明清时期太医院祭祀之唐以前名医基本一致。孙思邈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此时建十大名医殿于其侧,颇有孙氏崇敬先贤之用意。更有意义的是,此刻正是孙思邈逝世1100周年,其尊师重道、崇敬先贤功德、激励后学之意图,不言自明。

这十位著名医家,从史籍所载的年代看,岐伯、雷公为上古医家;扁鹊,从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309年的史籍中均有出现,并有秦越人、卢医等多种称谓,一人寿逾300岁,很难置信,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古人借“鹊”带吉祥之意所称的数位医家,《中医大辞典》称之为“战国时期的杰出医家”;仓公,即淳于意(约前205—?),西汉时人,因曾任齐太仓令,亦称仓公;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到三国时的著名医家;张仲景(约150或154—约215或219年),东汉末著名医家;王叔和(201—280年),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籍编撰家;皇甫谧,东汉建安二十年到西晋太康三年(214—282年),魏晋间著名医家、文学家;葛洪(284—364年),自号抱朴子,东晋时道学家、医学家;陶弘景(456—536年),南北朝宋梁间著名医药学家,道家(主张佛道儒三教合流,炼丹化学,首次记载杂炼生img的灌钢炼钢法)。

从上古、中古、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实现了从“上古天真”到古代文明的历史变迁;中医学也实现了从“无得而名”“尝味草木”到“《内经》作”“针道生”,实现了医理、医道、医术、医药俱成系统的全面发展。期间,药王山所供奉的“十大名医”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帝王世纪》记:“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称岐伯为“天师”,并论述了理由:“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史籍记载岐伯最早的文献见《黄帝内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岐伯承《易》之哲学思想,吸收消化炎帝、神农以来的医学知识,加上自己的医学实践,又与同时代的医家雷公等探讨切磋,整合创新,形成了《黄帝内经》基本框架。《皇汉医学》《难经注疏》均言《黄帝内经》乃“岐伯以授黄帝”。在传承过程中,又经历代医家丰富完善,遂自春秋至两汉,以黄帝与岐伯等问答形式正式成书,奠定了中医学的坚实基础。所以,从古至今,中医又称为“岐黄”“岐黄之学”“岐黄之术”。此称谓将岐伯置于黄帝之前,表达了后人对岐伯首创之功的肯定和感念。

雷公,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医家。相传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精通针灸,著《九针》六十篇。《黄帝内经》中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卷及《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等8篇均为黄帝与雷公讨论“凡刺之理”及望面诊病的篇章。雷公与岐伯同代,也为中医的奠基,特别是为开创针刺学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扁鹊,战国渤海郡郑国人,被称为战国传统医学的鼻祖。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记载,他云游各地行医,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在赵国,医治了大量妇科病,被称为“带下医”;在周国,医治了很多老人的“耳聋昏花”,被称为“耳目痹医”;在秦国,医治了很多孩子的疾病,被称为“小儿医”。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尤其擅于望诊和切诊,并被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他还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许多医疗主张,最典型的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的“六不治”,即人的病在六种情况下不能治好或不能治:一是“骄恣不论于理”;二是“轻身重财”;三是“衣食不能适”;四是“阴阳并,脏气不定”;五是“形羸不能服药”;六是“信巫不信医”。扁鹊治病,恪守医德医道,终因医治秦武王病,遭秦国太医令李醯忌被杀害。

仓公(淳于意),西汉初齐临淄人。《史记·仓公传》记,淳于意自幼家境贫寒,喜读医书,先后从公孙光学医,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为专志医术,辞掉太仓令职,不营家产,长期在民间行医。他主张治病必“详察病情”“析理取法”,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药到病除”。他医术高明,尤其重视脉法。同时注意治病针药并用,故疗效很好。他首创“诊籍”,《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个病例,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涉及现代医学消化、泌尿、呼吸、心脑血管、内分泌、传染病、中毒及外科、妇科、小儿科等很多方面。当朝赵王、胶南王、济南王曾先后五次召他做宫医,他都一一谢绝。他的行为得罪了朱门之第,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长安欲施肉刑。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痛述父亲无罪,自己愿为父代刑。此举感动了文帝,宽免了淳于意,并废除了肉刑。“缇萦救父”的故事至今被人传诵。淳于意很重视医学教育,先后带教多人,是春秋时期学生最多的医家。

华佗,东汉末年沛国人。当时战乱不断,水旱成灾,疫病流行。华佗目睹这种情况,一心钻研医术,不谋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摘洗”。所留医案,在《三国志》《华佗别传》及其他文献中,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因华佗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曾用“麻沸散”使患者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五禽之戏”,教导人们强身健体。他的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

张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推动后世医学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元明以后被奉为“医圣”,并有庙堂供奉香火。

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撰家。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立志钻研医道,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32岁时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他利用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历代著名医典医书,经过几十年研究,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医家的脉诊理论,结合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写成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他在任太医令期间,多方搜集仲景旧论,终于得到全本的《伤寒杂病论》,通过整理和修复,保留了《伤寒论》,并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命名为《金匮要略》,可谓功莫大焉。

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我国历史上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均有建树,其著书之丰,是魏晋之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皇甫谧自幼贪玩,后经叔母教育,矢志苦学,决心编著一部针灸学专书。但在当时,虽晋代以前论述不少,但“其文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加之当时用竹木简刻书,普通人难以得到。皇甫谧克服重重困难,穷搜博采,获得大量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临证经验,终于著成针灸学巨著——《针灸甲乙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作“中医针灸学之祖”,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1600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依据。此书在国外,特别是日本和朝鲜,也极受重视。皇甫谧作为针灸鼻祖,为我国针灸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葛洪,东晋时期著名道学家、炼丹家、医药学家,晋丹阳郡句容人。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葛洪精通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均属首创,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对“尸注”的记载,也使他成为全世界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葛洪开拓了中医药事业的新领域,为我国临床急症医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陶弘景,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陶弘景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梁武帝深知其才能,几次请他出仕,均被他拒绝。遂时常将国家大事写成信件,派人送到陶弘景隐居的山中向他请教,时人故称他为“山中宰相”。在医学方面,他最大的贡献是编写了继《神农本草经》后的第一部药学专著《本草经集注》。他治学严谨,注重实际调查,经常深入药材产地,了解药物形态、采制方法等,因此,所著的《本草经集注》在描述的内容、所载药物的数量以及分类方法等方面,均较以前有显著提高,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唐代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成的。陶弘景整理医籍,十分尊重原作,即使有补充,也把自己的说法和原书的说法区分开来。他将新加到《神农本草经》的365种药,用黑字写,原来的内容用红字写。他开创的这种做法,为后来的注释家争相学习。陶弘景整理医籍,细心、严谨、周密、实用,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整理中医古籍的榜样。

以上可见,药王大殿所供奉的“十大名医”,是在孙思邈所生活、行医、撰著的隋唐时期之前,自上古到南北朝间各朝代医药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为中医药事业的开创、奠基、继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孙思邈写成我国古代中医药之大成的弘篇巨著——两部《千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