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健康概述

在讨论心理健康之前,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就祈求着健康,但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并深入的过程。20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身体没有病,不虚弱就是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对精神世界的认识水平逐渐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提出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项标准。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

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以上10项标准中,前4项是对心理健康方面提出的要求,后6项为生理健康方面的内容(生理及形态)。这10项标准从整体上诠释了现代健康的概念,即强调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品质这几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当一个人同时具备这些标准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者。

总之,健康新概念的提出,纠正了过去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使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健康不仅是指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完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