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入膏肓
晋景公被厉鬼惊吓醒了之后急忙问桑田巫自己做的噩梦预后怎么样,桑田巫告诉他吃不到新麦了。他的内心非常恐惧,疾病一天天地加重,于是就向秦国请求派医生。秦桓公派医缓为他诊治。医缓从位于西部的秦国前往晋国,还没有到晋国,晋景公又做了个梦。这次梦见自己的病变为两个调皮的小孩,他们之间还有对话。一个说:“医缓是良医啊,我担心他会伤害我们,怎么逃避他呢?”另一个说:“不用惊慌,我们已经躲到患者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又能对我们怎么样呢?”竖子,本来指调皮捣蛋的小孩,古文中有时候用作对人的蔑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不听蒯通谋反自立的计策而被杀,后来汉高祖抓住蒯通问他:“是你让淮阴侯谋反吗?”蒯通说:“对呀,但那个竖子不用我的计策,如果用了我的计策,陛下您怎么还能杀了他呢!”竖子,就是蒯通对韩信的蔑称,意思是这小子不能成大器。医缓到了晋国,经过一番诊断之后对晋景公说:“您的病没法治疗,因为已经发展到人体最里面的部位,处于心脏膈膜的膏与肓,用灸法不行,用针刺的方法也不能到达那个地方,汤药也不行,所以,您的病无法治疗。”晋景公说:“你是个良医啊,和我梦中梦到的一样。”于是给了他一份厚礼让他回秦国了。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病入膏肓”。故事透漏了以下几个信息:一是当时已经广泛运用灸法、针刺和汤药治疗疾病。二是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已经很深入。膏、肓是古代中医所讲的心脏附近的组织,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疾病发展到这里,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能为力,所以病入膏肓就是病邪侵入人体的深层,疾病缠身,不可救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早在春秋时期就对人体的结构有了明确认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不仅对人体五脏六腑的位置、形态有细致的描述,甚至对骨骼的长度、经脉的走向及长度都有描述。那么,为什么中医学没有发展为以解剖和结构分析为基础的医学呢?中医跟西医的不同发展路径,既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有关,也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有紧密联系。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体的解剖并不能促进中医学的显著进步。大家可以设想,在秦汉时期,无论人们对肾进行怎样的解剖,也不可能知道现代意义上肾的功能,因而古人抛弃对形体结构的解剖分析,转而通过对正常人显于外部的征象与病人显于外的异常征象进行对比,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显现于肌肤的各种异常症状,从征象判断病人的病因、病位,然后寻找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解除这些异常征象,这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逻辑。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国人思维的特点是宏观把握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下,人有病是因为外邪或者内邪破坏了人身体原有的阴阳平衡,通过显于外的征象找到患者的病因病位,然后用草木之类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这样便可让身体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达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