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巩固启发

陈某,女,46岁,1982年9月10日初诊。

禀性孤僻内向,柔弱寡欢,近因家事不遂,渐发胸闷,呛咳频作,咳引胁下作痛,呼吸急迫,烦躁易怒,咽喉干燥,渴欲饮冷,舌质偏红,舌边尤甚,舌苔薄黄少津,脉弦细劲。X线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粗,余无特殊发现。患者服西药不效。

证属气郁化火,横逆犯肺,肺失清肃。治当清肝泻火,肃肺止咳。方用黛蛤散合丹栀四逆散加减:净青黛6g(包煎),海蛤壳20g,牡丹皮15g,生栀子10g,北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生甘草10g,南杏仁10g,枇杷叶10g。7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药3剂后咳嗽顿减,服完7剂后咳嗽消失,诸症悉除。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并嘱其注意调整心态,避免再次发作。

本医案来源:国医大师洪广祥门诊医案。

【思考讨论】

1.本病属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临床上如何区别,其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2.如何理解“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3.简述咳嗽的辨证要点。

【解析】

1.本病属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病性多实,症状为新咳,多兼有寒热身痛等肺卫表证,治宜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性多虚实夹杂,症状为久咳,反复咳嗽,多兼有脏腑内伤证,治宜标本兼顾,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

2.本句有两重含义: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

咳不离乎肺:咳是肺病的主要见症,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无论是外邪或是他脏腑病变,都必须累及肺脏,使其肃降功能失调,气机上逆时才会发生咳嗽。

咳不止于肺:《素问·咳论》根据脏腑与咳嗽的病理关系论述了五脏咳和六腑咳的特点。从疾病传变角度来讲,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影响肺脏时,也可发生咳嗽,如肝火犯肺、痰湿犯肺等。

临床遇到咳证时,必须通过整体辨证,找出病因、病位及其传变关系,采取针对性治疗,不能见咳止咳,见咳治肺。

3.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他脏见证。

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而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

辨咳嗽的特征(咳嗽的声音、时间、节律、加重或减轻的因素):咳声响亮者多实,咳声低怯者多虚。咳嗽时作,白昼明显,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咳嗽连声重浊,晨起时阵发性加剧,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咳嗽或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较剧烈,持续不断,伴有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辨痰的特征(痰的色、质、量、味):寒痰色白,质清晰,痰量多,无气味;热痰色黄,质黏稠,痰量或多或少,味腥;湿痰色白,质稠厚,痰量多,味甜;燥痰色白或黄,质黏稠,痰量少,无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