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逝水年华谁安排
羁人苦旅恨难裁
岂有心头灵鸟至
更无梦中好花开
——题记
关于生殖微循环的思考在我心头萦绕多年了,也困惑和折磨了我多年。
最早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从男科疾病开始的。
1998年,万艾可问世,2000年进入中国大陆,到2003年春天我开始接触男科时,西地那非还没有在中国临床得到普遍认可。至2005年后,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PDE5i)接连更新换代,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相继问世,其蛮不讲理、不问青红皂白的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有几千年积累的中医补肾壮阳是一种摧枯拉朽般的冲击。其由心血管用药转为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研发过程的趣闻趣事,我也了解不少,感触良多。此时,我已经对男科临床,特别是ED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了一些思考。现代药理学已经证实,中药补肾壮阳剂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调节内分泌,当然也可以调节雄激素的分泌。淫羊藿等补肾药含有雄激素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淫羊藿可以作用于男性性腺轴,刺激雄激素的分泌;同样也可以作用于女性性腺轴,健黄体,促进孕酮的分泌。所以,说淫羊藿等补肾壮阳之品对男人有“雄激素样”作用则比较贴切,这也能够解释补肾壮阳药为何可以治疗部分ED,但其疗效跟PDE5i比较起来,相去甚远。PDE5i可谓标本兼治,治标可以很快使阴茎海绵体充分充血,治本指的是它可以修复阴茎血管内皮细胞,类似于中医的理气活血之品。也就是说,起码在ED的治疗上,改善微循环明显比补肾壮阳占了上风,而且是碾压式的。
1992年,二代试管即单精子卵泡浆注射(ICSI)技术诞生,试管婴儿的适应证大大扩展,部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通过睾丸穿刺(TESA)得到精子,并通过ICSI拥有自己的后代。TESA发现了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少量的生精功能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局灶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血管分布丰富的区域穿刺,得精率及合格精子率更高,这就是所谓的“精岛效应”。近几年开始广泛使用的显微外科取精术(MESE)也证实了这一客观存在,说明睾丸生精功能与微循环也是息息相关的。
基于这一认识,我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时,在传统补肾药物的基础上,增加了活血通络之品,其疗效远胜于单纯的补肾药。根据临床积累及反复筛选,我的经验方养精胶囊获得专利,并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现东部战区总医院)获得院内制剂资质。养精胶囊即是在补肾药物的基础上结合改善微循环的理念,加入养血活血、理气通络之品。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争取到了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徐福松教授、黄宇烽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证实了补肾活血之养精胶囊除了传统的补肾之品具有的促进精原干细胞增殖、抑制生精细胞凋亡、调节生殖内分泌功效得到加强之外,还可以提高微血管密度,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更好地提高精子参数。
与此同时,我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在清热利湿剂中加入水蛭、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等破血活血之品,疗效得以明显提高。说明无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无菌性炎症,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液流变,增加血液代谢,可以减少炎性因子及其代谢毒素的沉积,更有利于炎症的康复。
此时,男科疾病与微循环的关系,逐渐在我心中清晰起来。
2004年,我开始接触现代生殖医学,在刘嘉茵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辅助生殖技术的中医药干预临床和科研,尤其是对多次试管婴儿反复种植不成功的女性患者,开始考量“子宫内膜容受性”这一概念和内涵,围绕这个概念结合临床所见做了进一步的思考。胚胎植入的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应该在8~12mm,低于8mm很难成功。有人就是因为子宫内膜过薄,放着优质胚胎冷冻而无法移植。大剂量使用雌激素,子宫内膜终于超过了8mm,结果移植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子宫内膜而言,仅仅有厚度还不够,还要有营养,要有血供。农民种地播种前要耕地、耙地,让土地松软。但是仅仅松软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水分,要有营养。戈壁滩上的土壤够松软,但是不长植被,因为缺乏水分,即使偶尔有植物冒芽,一阵风来,即可随风而去。而黑龙江的黑土地上,当地人夸张地说“插根筷子都能发芽”。为什么?土地肥沃,营养充分。因此,子宫内膜过薄既是不着床的原因,也是生化妊娠或胚停的重要因素。
雌激素刺激后的子宫内膜即使厚度够了,但是血管网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微循环障碍,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这是沙漠,不是黑土地,所以,仍然没有理想的收成。
中医学对微循环关注已久,创立了与之相应的气血学说。认为气血与女性孕育存在必然的关系,并以月经的期、量、色、质为考量,作为不孕症判断、治疗和疗效评定的重要指标。
中医学认为,妇人一生经、孕、产、乳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又需耗血,故妇人之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为之特点。医家李时珍云:“妇人,阴类也,以血主,其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此说揭示了妇人以血为本之论,妇人血虚常致冲任不足,而经、孕、产、乳诸疾生也。《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所重者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以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以阴分调之。”强调妇科病,需时时顾护阴血。治疗之时,常以血药为主,直接养血补血。此论道出了妇科病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都需重视妇人以血为本的原则。然妇人之血,宜盛不宜衰,宜活不宜瘀,宜通不宜塞,宜平和不宜寒热,宜调养不宜克伐。这一切均为诊治妇科疾病的法则。
然而遗憾的是,西医学至今仍没有重视月经与孕育的关系,对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仍局限于生殖内分泌、卵泡监测、子宫输卵管造影。其实,对于不孕症和多次试管失败的患者来说,排除胚胎原因,很多患者有个共性表现——经量少,经色暗。那么月经量为何少?月经颜色为何暗?这显然跟子宫的血供有关。月经量少,说明子宫内膜的血管网分布不足,或血管充盈度不够;月经颜色暗,说明动静脉血的比例失调,动脉血供减少,而静脉血代谢不足。这种微循环状况不仅使得子宫内膜营养不够,同时导致毒素沉积。如果不改变,那么在此基础上该月经周期重新建立的子宫内膜依然得不到改善,优质胚胎也不会着床,或即使着床,也不会有完美的结局。一个简单的道理,再好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是不会有好收成的。所以在移植周期,我特别注重增加月经量,调理月经颜色,并把这两个因子作为考量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征,以及该周期能否移植的绝对依据,大大提高了试管婴儿种植成功率、妊娠率及活产率。
其后,进一步将微循环的理念运用到卵巢早衰、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期流产等疾病的判断与处理上,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于是乎,生殖微循环这一概念在我脑海中逐渐形成。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古老的哲学。与西医学截然不同之处是,西医学讲究的是病因治疗,她起源于实验室,必须有充足的实验数据,才能投之临床。这从科学的态度而言,是严谨的,甚至是苛刻的。因此,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很高。所以有时候面对疾病,显得很无奈,要么姑息,比如止痛药、退热药的使用,要么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中医学的黑箱理论,貌似某些不确定性,但却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古代哲学的思维模式推演判断,只要能想到,就能够做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只要有症状,就可以审证求因,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条理分明。并且可以通过临床的检验,是对是错,很快就可见分晓。疗效就是硬道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一直认为,中医不是落后,而是超前——思维超前,疗法超前,疗效评价超前。
就微循环的概念而言,西医学直到1954年才出现。至于微循环的确切定义和认识已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了。尽管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前苏联专家把人类疾病分为精神、肿瘤和微循环障碍三大类,但响应者寥寥,关注者寥寥。进入21世纪后,微循环才逐渐受到重视,心脑血管病不必多说,在肾病、肝病、肺结节病、皮肤病、代谢性疾病、炎性疾病及器官移植、重症医学等系统或病种研究领域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成绩斐然,但在生殖医学领域却迟迟少人问津。虽然近几年有许多学者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涉猎,并开始思考,如输卵管切除后的同侧卵巢早衰、子宫血供彩色多普勒的检测、早期流产对“易栓症”或“血栓前状态”的重视和研究、肝素的过分依赖甚至过度使用,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生殖微循环的雏形。
相对于西医学而言,中医对微循环的认识,亦即气血学说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至《黄帝内经》对循环和微循环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夫脉者,血之府也”,此微循环之解剖学也;“诸血者皆属于心……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是对微循环生理功能的描述;而“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就是微循环之病理总结了。
近年来,随着西医学研究的深入,逐渐加深了微循环与脏器功能、结构和代谢密切关系的认识,发现微循环在各种疾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也认识到了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百病之源”和多种疾病的共性表现,有些专科已经著书立说。但微循环在生殖系统中仅存在一些散在的研究和认识,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基于此,本人蠢蠢欲动,欲合零为整,集腋成裘。但此念虽久,却蹉跎复蹉跎,耽搁多年。然行则步履维艰,停则念念不忘,真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于是乎,本着“西医不足中医凑,理论不足案例凑”的原则,促成此书,仅作一家之言吧。如能引起生殖医学同道对生殖微循环的临床重视和系统研究,吾愿足矣。
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这是苏步青先生的诗句,以此自勉吧。
文章结尾,想到唐代朱庆馀的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娘一脸娇羞:老公,我的妆化得潮吗?你喜欢吗?
不行,我改。
堂主老脸皮厚,假装娇羞:各位,《生殖微循环学》初来乍到,能入您法眼吗?
不足,我改。
壬寅金保方于金陵七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