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三部六病学说的来源与形成
一、三部六病的主要内容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称帝,汉朝灭亡。张仲景从那时候开始写《伤寒杂病论》,他在自序中说:“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了800年以后,宋代的林亿、高宝衡、孙奇开始编写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伤寒论》。之后,成无己首先开始注解《伤寒论》,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注解家,经过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大概有420多家注解,但实际上我们见过的《伤寒论》注解是很少的。
我们的讲课内容包括:
第一要介绍“历史上对《伤寒论》有代表性的评述”。
第二要介绍“中医的整体观”。“整体观”是什么?“整体”的概念是什么?
第三要介绍“中医的辨证论治”。“证”到底是什么?
第四要介绍“三部的划分”。这个“三部”是怎样形成的?“三部”划分到底是张仲景创立的呢,还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上就有的呢?
第五就是介绍“六病的建立”。怎么样来建立“六病”?
第六就是介绍“三部六病的辨证论治”。里面大概就包括合病、并病、合证、兼证这些内容。合病的意思是指不是单纯的一个病,往往是同时两个病、三个病在一块儿发作;并病是指虽然病合在一起,但是病与病之间界限不清,我们就叫作并病;合证就是两个简单的证合到一块儿;兼证就是一个主病兼着另一个病的主证。
关于辨证论治的讲述,大概就介绍这些内容。
接下来还要介绍“三部六病的相互转化”。
疾病在人的身体上是一直在变化的,常常是阳变阳、阴变阴、阴阳互变,这些情况临床上一直存在。但是,关于疾病的转化,咱们以往中医学说上是没有的。自然界就没有固定不变的事情,张仲景就开创了疾病互相转化的先河。可是仲景以后的这些学术家都不注重这一点,就拿《温病条辨》来说吧,吴鞠通就是只肯定了温热病。疾病哪有只肯定温热病的呢?在多年前那个伤寒大流行的时候,我们那里有一个叫韩川村里,共三百户人家,伤寒流行时就有七十户全家病倒。在旧社会,如果在传染病流行时候,我们就没有看到疾病是一成不变的情况,没有一直是温病状态的病。从《伤寒论》60条来看,“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本是太阳病或阳明病,汗下以后,就变成少阴病了,说明病情一直在变,哪有不变呢?不变这个情况就没有事实依据,在临床上就看不见这个不变的事实。辩证法认为:事物一直在变化,一直在发展,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但是,变化要依据一定的条件才能变,不能无条件地变。你想,第60条是一个太阳病或阳明病,要变成一个阴证,都是通过一定的条件,大部分都是因为误用汗法、下法造成的。当然,也有病情自然变化形成的,所以哪有不变的呢?
我们读了医书以后,如果认为医书讲不变是对的,但是与临床对照之后又找不出这个不变的事实来,那么,这个中医我们就特别难学了。书上讲的是“不变”,我们临床遇到的是“变”,你看这该怎么办?所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写的完全是“变”,后人尽管说“不变”,那是后人的问题,人家张仲景从来没有说“不变”。
咱们讲辨证包括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两部分,关于整体辨证,讲到“三部六病相互转化”就结束了,再下面就是要讲局部辨证了。我们对于局部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只要是具有独立的结构和特定的功能,也就是说它的功能和其他部位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部分我们都叫“局部”。在三部中,表部、里部、半表半里,凡具有独立的结构,像表部的眼、耳、鼻、喉、手和脚等;半表半里部的心、肝、脾、肺、肾等;里部的大肠、小肠、胃等,都叫“局部”。其他关于局部病变,我们自己摸索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疗,如调心汤、调肝汤、调胃汤、调肠汤,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局部问题。也有一些局部问题还没有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那就要求大家再去创新,去完成。
关于局部辨证这一部分,几乎是我个人经验的交流了。我每天临床上就是用的这几个调理方,大概二十几个方子,我每天看的病都是用这些调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