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由不同部分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包括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机、诊断、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的有机整体,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和官窍虽各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
(1)生理上的完整性
人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完整统一性;二是形体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依附、不可分割性。
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体(筋、脉、肉、皮、骨)、各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组织器官脏腑在结构上相互沟通、联系,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表绪-1)。
表绪-1 人体五脏系统
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为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附属于整体。
结构的完整是功能协调、统一的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它们分布、贮藏、代谢、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维持着各自的功能,彼此之间又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维持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同时,脏腑的功能活动又促进和维持了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贮藏和代谢。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依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协调平衡。其中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具有主持和协调各脏腑之间关系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五脏之间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共同完成整体功能。如水液的代谢,主要为肾所主,但还需要肺、肝、脾、三焦、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的协助。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而促进水液的运行,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道路,膀胱储藏和气化津液,大、小肠吸收和排泄水液。如此紧密配合,共同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
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系统。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包括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生命活动的总表现;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维、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所谓“形为神之舍,神为形之主”,即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有神,形健则神旺。神由形产生,神一旦产生,又对形体起着调节作用。形神统一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2)病机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非常注重人体生理上的完整性,在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时,往往从整体角度阐述,认为疾病都是由于全身“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引起,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
中医学认为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如大便的异常,多认为是脾胃生理功能失调的反映,但与五脏都有关系,有时也从五脏精气功能失常进行分析。同时,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时,不仅肝脏本身出现病变,而且常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胃痛、腹胀、泄泻等,也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而出现咳喘,影响肾的主水功能而出现水肿、小便不利,影响心血的运行而见胸部疼痛等。因此,五脏之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在分析某一脏病的病机时,既要考虑到本脏病变,也要考虑脏腑之间的影响。
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统一,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形体的病变,包括精、气、血、津液的病变,可引起神的失常,比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精神情志异常,也能损伤形体而出现精、气、血、津液的病变,比如“怒则气上”“恐则气下”等。
(3)诊疗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多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做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正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医“望诊”“切诊”就是通过查看体表局部的表现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中医“辨证”也是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治疗疾病方面,中医学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使之恢复常态。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原则。
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对口舌生疮的治疗,由于心开窍于舌,口舌生疮多由心火上炎所致,故可用清心降火的方法治疗。心火得泻,则口舌生疮自愈。再如小便不利,若属肺失宣发,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病虽发于下,但可以“提壶揭盖”法宣肺行水以调之,肺气宣发肃降复常,水道通调,津液下输膀胱,小便自然得以通利,即所谓“下病上取”;头目眩晕欲仆,若为肾阴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阳上亢,其病虽发于上,但可以“滋肾养肝”法以调之,肾水得充,涵养肝阳,眩晕自除,即所谓“上病下取”。
由于人体形神的统一性,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强调形神共养,由于“神乃形之主”,躯体疾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损害,而这些精神损害又常阻碍躯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而应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若因躯体病变引致精神情志病变时,当以治疗躯体疾病(治形)为主,同时调理精神情志;若为精神情志的伤害引致躯体疾病,则当先调理精神情志的失调(治神),同时治疗躯体疾病。
2.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主张“天人相应”和“天人合一”的观点,并在医疗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如《素问·宝命全形论》在探讨人的来源的问题时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阐述自然对人体的影响时则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邪客》在说明人的生命规律时又说:“人与天地相应也。”因此人体的生命过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影响,而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如寒暑的更替、地域的差异也必然对人体的生理、病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故而治疗疾病时也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天体运行所产生的气候、昼夜等变化和地理环境等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古人以“天地”名之,并认为天地阴阳二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受天地之气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相应的变化,并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
昼夜晨昏的阴阳消长影响到人体,使得人体阳气有白天趋于体表、夜间潜于内里的运动趋向,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是由于中午之前,人身阳气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一年四季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自然界的生物就会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衣薄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是说在天气炎热时,人体就以开泄腠理、出汗散热来适应;而天气寒冷时,为了保温,皮肤就密闭而少汗,多余的水液从小便中排出。同样,在不同季节气候的影响下,气血的运行也有相应的适应性改变。随季节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脉象可有相应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表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产生适应性调节。
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也影响到了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的发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还可使某些疾病病情加重、恶化,或慢性病缓解、康复期间旧病复作。如慢性咳嗽、哮喘、痹证等疾病,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或增剧。也有一些疾病,在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或季节即将交替之时症状就会加重,如《素问·风论》指出头风病“先风一日则病甚”。
另外,风雨晦明和月亮的圆缺还会影响到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功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如我国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西北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俗称“水土不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多数会逐渐适应。这说明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确有一定影响,而人体的脏腑也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地域环境的不同,对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方傍海而居食鱼嗜咸之人易得痈疡,南方潮湿之地易生挛痹。
中医学非常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因此强调在养生和防治疾病时都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故在养生防病中,中医学主张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治疗疾病时,主张“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做到因时制宜。另外,根据人体气血随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盛衰而有相应的变化,并应时有规律地循行于经脉之中的推理,古人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防治疾病时,按日按时取穴针灸以调理气血、协调阴阳。
我国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气候西北偏于寒凉干燥而东南偏于温热湿润。由于地有高下之异,气有温凉之别,故中医学主张治疗时应因地制宜,“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3.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两千年前,中医学就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因此强调行医者要“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并且注意到了社会的治与乱直接影响着人的心身健康。如果社会安定,人们丰衣足食,生活有规律,自然抗病力强,患病较少,因此寿命也会较长。正如《论衡》所说:“太平之世多长寿人。”反之,如果社会动乱,战火纷飞,缺衣少食,民不聊生,则抗病能力下降,各种疾病皆易发生,常瘟疫流行。如金元时期李杲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论阴证阳证》记载:“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有不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不绝。”
同时也注意到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和变化对身心的影响。如《灵枢·师传》指出养尊处优的“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纵欲,轻人”。如果政治、经济地位突然由高降为低下则又易“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也可影响个体体质的形成,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指出:“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坚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中医学强调在诊治疾病时要考虑社会环境对疾病流行及病人机体的影响。如社会动荡导致民不聊生,饮食不充,以使脾胃受伤,正气虚弱,所以李杲多用健脾益气的方药治疗灾民。对于社会地位不同所导致的体质不同的病人,在诊断和治疗中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灵枢·根结》:“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利大人者微以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