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医肿瘤病学思想初步形成,病因学、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不少临床医学的相继问世,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病因证候学的探索、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理论。其中东汉《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证治奠基性著作,隋代《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千金方》收集了许多验方,对后世影响较大。这个时代,病源证候,证方归类以及五脏分证等方面渐趋系统化、条理化、专科化,促进了中医治疗肿瘤系统理论的发展。
一、《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证治奠基之作
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在充分吸收《内经》《难经》等论著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撰《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成为中医学临床证治的奠基之作。
(一)证治原则
该书将经络学说、脏腑理论等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首创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辨治体系。该书创造性地联系具体脉证,将其贯穿到临床辨证论治的全过程中,对各种病证从病因病机、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进行了论述,建立了一整套临床证治原则,使后学有理法可循,有方药可依。
(二)相关的症状及方剂
《伤寒论》中主要论述外感病的辨证治疗及传变规律,但其中所记载许多变症、坏症的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中所记各种杂病,与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更为相似。仲景所创制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至今在肿瘤临床中广为应用。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皂荚丸、麦门冬汤用于肺癌。《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论述四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与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腹水、肢体水肿类似,苓桂术甘汤、十枣汤、大小青龙汤、小半夏汤、五苓散更是肿瘤临床常用有效方剂。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认为:“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同时,第一次明确提供了几首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如在“疟病篇”里,指出疟久不解“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在“妇人妊娠病”篇中指出“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有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三)提出扶正祛邪的思想
1.注重“胃气”
仲景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阐述胃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性。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肿瘤是消耗性疾病,常可致恶病质,从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加速疾病的进展和死亡,这也正好反映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思想。
2.整体观念
《金匮要略》中“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的观点也提示我们,临床上不能只盯着肿瘤大小而忽略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应该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完成对肿瘤的治疗。
3.固护正气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的第十条“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类似现代胆囊癌、胰腺癌等的临床表现。“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其描述和肿瘤的恶病质极为类似,提出了治疗大法应该缓中补虚。
二、《诸病源候论》:病因病机证候专书
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载古医书近三百种,论疾病,以脏腑为核心,为我国现存第一部论述病因、证候学的专书,作者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对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及证候均做了具体阐述。
(一)各病种证候
该书对肿瘤的病因及证候的论述也极为详细,并把肿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对类似肿瘤的病证有很多论述。如把噎食分为气、忧、食、劳、思五种;对乳岩的描述则是“乳中结聚成核,微强不甚大,硬若石状”;对肝积的描述则更为相似,“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剧,色青也”“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肝气壅盛,胁下结块,腹内引痛,大小便赤涩,饮食减少”,这与肝癌的一些症候基本一致。
(二)对积聚的认识
1.总的病机
《诸病源候论》记载:“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诸脏受邪……留滞不去,乃成积聚。”在积聚候中,多强调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或饮食不节、寒温不调。“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腑者阳也,脏者阴也。阳浮而动,阴沉而伏。积者阴气,五脏所生,始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穷。聚者阳气,六腑所成,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有常处。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2.分述五脏积
对五脏积分别详细描述其症状表现及发展、预后,“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瘤疟,连岁月不已……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洒淅寒热喘嗽发肺痈……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贲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令人喘逆,骨萎少气”,可以看出,积聚久不愈,出现四肢不收、黄疸、喘逆、骨萎少气等症状。
3.其他
巢氏对病机的认识也有所侧重,论述大肠癌的早期表现,“凡痢口里生疮,则肠间亦有疮也。所以知者,犹如伤寒热病,胃烂身则发疮也。此由挟热痢,藏虚热气内结,则疮生肠间,热气上冲则疮生口里,然肠间口里生疮,皆胃之虚热也”“谷道肛门大肠之候也。大肠虚热,其气热结肛门,故令生疮”,提示大肠癌的病机为脏虚热气内结。
(三)对癥瘕的认识
1.强调脏腑虚弱发病
有关癥瘕的论述则强调“由寒温失节,致腑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遂致死”,说明其发病主要因脏腑之气虚弱,同时与外界寒温失节有关,发展到晚期,则体重下降,柴瘦腹大致死。
2.提出病机为血气虚弱
“七疝者,厥疝、瘕疝、寒疝、气疝、绐疝、盘疝、狼疝,此名七疝也……凡七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此论疝气,包括睾丸肿瘤及附睾肿瘤的临床表现,其病机内因主要是血气虚弱。“血气衰少,腑脏虚弱,故令风冷之气独盛于内,其冷气久积不散,所以谓之久寒积冷也。其病令人羸瘦,不能饮食,久久不瘥,更触犯寒气,乃变成积聚吐利而呕逆也。”也说明了肿瘤“血气衰少,腑脏虚弱”可引起肿瘤,同时,肿瘤可令人体消瘦,不能饮食,甚则出现吐利呃逆。“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藏冷,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往寒热,甚者食已即吐。”颇似胃癌的临床表现,呕吐是晚期症状。“夫体虚受风热湿毒之气,则生疮。痒痛焮肿,多汁壮热,谓之恶疮,而湿毒气盛,体外虚内热,其疮渐增,经久不瘥,为久恶疮”,论久恶疮的成因为体虚受风热湿毒邪气而成。
(四)对妇科肿瘤的认识
“产妇血气伤损,腑脏虚弱,为风所乘,搏于脏腑,与气血相结,故成积聚也……产后而有瘕者,由脏虚,余血不尽,为风冷所乘,血则凝结而成癥也。癖病之状,胁下弦急刺痛是也……产后脏虚,为风冷搏于停饮,结聚故成癖也。”此论产后积聚、瘕、癖的病因皆为产后失养,血气损,脏腑虚,同时为风冷所乘而致。积聚、瘕、癖皆是体内肿块,与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类似。
(五)论虚劳诸证
同时,《诸病源候论》专列“虚劳诸病候”,以五劳(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疲劳)、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七伤(脾伤、肝伤、肾伤、肺伤、心伤、形伤、志伤)来概括虚证的病因,归类虚证证候,以五脏为主,分述各种虚证之候,分门别类,使之更具条理化、系统化,为后世对恶性肿瘤晚期姑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用药指导。
三、《千金要方》:证治方药全书
(一)治疗使用虫类药物
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在治癥瘕积聚中汇集了许多方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较多虫类药,如蜈蚣、蜥蜴、虫、斑蝥、蜣螂等,为后世用虫类药治疗癥瘕积聚及癌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分类提出“五瘿七瘤”
此外,《千金要方》还有五瘿七瘤之说。所谓五瘿,即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和忧瘿。所谓七瘤,即肉瘤、骨瘤、脂瘤、石瘤、脓瘤、血瘤、息肉等,但缺乏具体的论述。《外台秘要》也收集了不少防治方药。当时所论瘿瘤,包括了现在的甲状腺癌、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另外,孙思邈也告诫“凡肉瘤勿治,治则杀人,慎之”。说明对肿瘤的恶性程度也有所认识。
(三)方药按照五脏归类
虚损证治方药按五脏归类,系统地作了论述。如论肝劳曰:“肝劳虚寒,关格劳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天。”用猪膏酒方。论脾劳曰:“脾虚寒劳损,气胀噫满,食不下。”用通噫消食膏酒方。论肺劳曰:“肺劳虚寒,心腹冷,气逆游上,胸胁气满,从胸达背痛,忧气往来,呕逆,饮食即吐,虚乏不足。”用半夏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