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学的起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学、天文、历算、物候、植物学、矿物学及冶炼等各学科都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社会文化基础。
(2)医药知识的积累:从原始社会医药的起源,到战国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此总结、升华,建立起一些医学理论雏形,为战国以后医药学的发展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此提供了思维方法,因而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先秦时期出现的精气、阴阳、五行各学说,作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对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难经》是一部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述和发展,与《内经》同为指导后世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记载了药物的性能、主治,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临床用药和组方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