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说中医:刮痧拔罐一学就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搞清操作流程

一、选择体位

患者的体位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刮痧的治疗效果。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便于施术和患者自感舒适且能相对持久地保持该体位。刮痧治疗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坐位

患者端坐于方凳或椅子上。

(1)坐位及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部,颈部,背部,上肢外侧部,下肢前、外侧部的刮痧。

(2)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部及颜面部,胸部,腹部,上肢内侧,下肢前侧、外侧部的刮痧。

坐位刮痧

2.站位

站立及前俯站立位:适用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和外侧部的刮痧。

站位刮痧

3.卧位

患者卧于床上、厚垫上。

(1)仰卧位:适用于头部、颜面部、胸腹部、上肢内侧、下肢前侧、下肢部分外侧部的刮痧。

(2)俯卧位:适用于头颈部、肩背部、腰骶部、下肢后侧、下肢部分外侧部的刮痧。

(3)侧卧位:适用于背部、胸胁部、腰髋部、下肢外侧部的刮痧。

俯卧位刮痧

侧卧位刮痧

二、刮痧施术要点

1.暴露皮肤

如将在颈部施术,先需暴露颈部的皮肤;如将在腰部施术,先需暴露腰部的皮肤。

2.清洁表面

对皮肤表面进行清洁,有汗液者需用纸巾拭干。

3.护肤增效

在待刮拭的皮肤(经络、腧穴部位)上,涂抹刮痧润肤油。

4.刮痧顺序

刮拭顺序为头部、颈部、背部(胸椎部、腰椎部、骶椎部)、胸部、腹部、上肢(内侧、外侧)、下肢(内侧、外侧、后侧)。

5.辨病刮痧

刮痧时须根据患者不同病证,在不同的部位(穴位)上进行治疗。

6.平衡对称

除人体前正中线的任脉、后正中线的督脉上的穴位(如膻中、气海、百会)外,其余穴位均为左右对称的,如腰部左右各有一个肾俞穴,左右上肢内侧各有一个内关穴。

刮痧治疗时除任督两经穴位外,其他部位经络穴位均平衡对称刮痧。刮拭完毕一个部位(经络、腧穴)再刮拭另一部位(经络、腧穴)。

三、医患交流

医者对患者进行保健与治疗刮痧时,尤其是用刮法手法需要出痧时,应在此过程中不断询问患者的感受,如问“是否能承受此力度,刮拭部位痛不痛等问题”。若患者回答刮拭部位疼痛,医者还应区分是患者本身经络不通所致的疼痛(即中医讲的阿是穴),还是手法太重所致的疼痛。若是前者应向患者解释,讲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让患者稍加忍耐,刮痧本身可以疏通经络,经络通畅自然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若是后者,医者应即时调整手法,减轻力度。

若患者在刮痧过程中或刮痧后,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现象,应参照刮痧不良情况(晕刮)处理中的办法进行处理。

四、刮痧时间

用刮法手法中的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时,每个部位一般刮拭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以内;用刮法手法中的补刮手法进行刮痧时,每个部位刮拭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用砭石刮痧板刮拭时,时间可稍长;用水牛角刮痧板刮拭时,时间应稍短。

通常对一个患者,选3~5个刮痧部位为宜。对一些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让其出痧。

另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刮痧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刮拭时间。

对于使用不要求出痧的保健手法如按法、揉法、推法等手法,操作时(使用砭石刮痧板)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患者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

五、刮痧次数与疗程

给患者做刮痧治疗即用刮法出痧后,再次刮痧的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即痧斑完全消失)为准。一般3~5次为一疗程;而用按法、揉法、推法等手法做保健或治疗时(一般不需要让皮肤出痧),可1~2天一次。

六、刮痧后的处理

刮痧(用刮法出痧)后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用干净手纸或毛巾将施术部位刮痧润肤油或乳拭干即可。

亦可在刮拭部位进行边揉法、角推法、角揉法等手法,促使刮痧润肤油或乳被皮肤充分吸收,有增加疗效的作用。

刮痧出痧后最好让患者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休息15~20分钟即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