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论

一、习题

(一)A型题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时期 B.两晋、隋、唐时期 C.宋、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E.近代

2.下列各项中,属于“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张从正

D.朱震亨 E.李东垣

3.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A.张元素 B.刘河间 C.张子和

D.朱震亨 E.李东垣

4.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陈无择 C.张仲景

D.巢元方 E.孙思邈

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是

A.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

B.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

C.生理学与病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D.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E.望、闻、问、切为诊病方法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

A.经络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形体官窍 E.五脏

7.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整体观念表述的是

A.人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脏腑功能的整体性

B.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C.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D.人体病理的相互影响

E.内外环境的一体性,情志与脏腑的相关性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中“证”概念的是

A.疾病过程中的症状

B.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C.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

D.疾病过程中的体征

E.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9.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病”概念的是

A.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B.疾病过程的症状

C.疾病过程中症状和体征

D.疾病过程中的体征

E.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症状”概念的是

A.疾病的个别现象

B.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C.疾病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D.疾病的全过程

E.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11.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肝郁脾虚”的是

A.疾病 B.证型 C.症状

D.体征 E.病理现象

12.下列各项中,“恶心、呕吐”所属的是

A.证 B.征 C.症

D.病 E.状态

13.下列各项中,“感冒”所属的是

A.证 B.征 C.症

D.病 E.状态

14.多种疾病,当出现气虚时,都可以采取补气的治疗方法所属的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症论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论治

15.同样诊断为感冒,但是所采取的治疗方药不同,体现的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症论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论治

16.不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该治法的依据是

A.体征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病的变化 E.状态的变化

17.“贫贱之人多劳力”,“劳力者则中实而骨劲筋强”所反映的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8.“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反映的是

A.异病同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9.“视其外应,则知所病矣”的理论根据是

A.异病同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0.夏季易患暑病,冬季易患寒病,所反映的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1.人类昼寤夜寐的生活规律,所反映的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2.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是

A.证 B.征 C.症

D.病 E.状态

23.下列各项中,属于“天人相应”思想体现的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4.下列各项中,重视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

A.朱震亨 B.李杲 C.张介宾

D.张机 E.吴瑭

25.下列各项中,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A.吴瑭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吴有性 E.叶桂

26.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A.朱震亨 B.吴瑭 C.吴有性

D.刘完素 E.薛生白

27.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E.清代

28.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的作者是

A.张机 B.华佗 C.皇甫谧

D.王叔和 E.陶弘景

29.下列各项中,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并主张用药以攻邪为主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钱乙

30.下列各项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陈无择

(二)B型题

A.脑 B.肝 C.心

D.五脏 E.经络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察外知内 B.同病异治 C.头痛医头

D.异病同治 E.辨病而治

3.相同的病,出现了不同的证候,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其理论依据是

4.不同的病,出现了相同的证候,采取的治疗方法也相同,其理论依据是

A.疾病 B.证候 C.症状

D.体征 E.体态

5.概括病变全过程的是

6.疾病某一阶段病理概括的是

A.疾病 B.证候 C.症状

D.体征 E.体态

7.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个别现象是

8.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时更加注重的是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9.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表现为

10.昼夜晨昏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可表现为

A.《医林改错》 B.《医方集解》 C.《医宗金鉴》

D.《温疫论》 E.《普济方》

11.明代吴又可的著作是

12.清代吴谦主持编纂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 E.《备急千金要方》

13.载药物365味,并分上、中、下三品的论著是

14.上述各项中,被尊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

A.张机 B.秦越人 C.皇甫谧

D.孙思邈 E.钱乙

15.《备急千金要方》被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16.上述各项中,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旦慧、昼夜、夕加、夜甚”

E.“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17.不同地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表现为

18.昼夜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表现为

A.《普济方》 B.《雷公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本草图经》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我国现存载方量最大的一部方书是

2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

(三)X型题

1.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论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五十二病方》

D.《伤寒杂病论》 E.《神农本草经》

2.下列医家中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包括

A.刘完素 B.张元素 C.钱乙

D.李东垣 E.张从正

3.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A.张介宾 B.吴有性 C.叶桂

D.赵献可 E.吴瑭

4.力倡命门学说,为温补学派的创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是

A.张景岳 B.吴有性 C.叶桂

D.赵献可 E.王清任

5.对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影响最大的古代哲学思想有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辨证论治 E.气血理论

6.下列各项中,“证”揭示了病理变化本质的是

A.疾病的原因 B.病变的部位 C.疾病的性质

D.邪正关系 E.疾病的传变

(四)名词解释

1.证候

2.辨证

3.补土派

4.整体观念

5.同病异治

6.异病同治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2.简述金元四大家的主要学术思想。

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试述辨证论治的概念。

6.举例说明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六)论述题

疾病、证候、症状三者的关系如何?

二、答案

(一)A型题

1.A 2.B 3.D 4.B 5.D 6.E 7.C 8.E 9.E 10.A 11.B 12.C 13.D 14.D 15.B 16.B 17.E 18.C 19.C 20.D 21.D 22.A 23.D 24.C 25.E 26.B 27.B 28.C 29.B 30.C

(二)B型题

1.D 2.C 3.B 4.D 5.A 6.B 7.C 8.B 9.B 10.D 11.D 12.C 13.B 14.C 15.D 16.E 17.A 18.E 19.A 20.E

(三)X型题

1.ABDE 2.ADE 3.BCE 4.AD 5.BC 6.ABCD

(四)名词解释

1.证候:证是机体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

2.辨证: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3.补土派:李东垣著《脾胃论》,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情志内伤皆可损伤脾胃而致元气虚衰,百病丛生,故治疗当以补脾胃为先,养生亦应重视顾护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

4.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及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5.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表现的证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治法。

6.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表现的证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答:①古代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②古代科学的发展,如天文、历法、气象、农业等多学科知识对中医学的渗透和影响,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③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如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古代医家把零散的医疗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形成理性认识,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哲学基础。

2.简述金元四大家的主要学术思想。

答:①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阐发《内经》病机理论及运气学说,认为百病多因于“火”,因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善用寒凉药物,被后世尊为“寒凉派”,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张从正认为人之生病,皆因邪气所致,故治病应以祛邪为首务,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或“攻邪派”。③李东垣著《脾胃论》,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情志内伤皆可损伤脾胃而致元气虚衰,百病丛生,故治疗当以补脾胃为先,养生亦应重视顾护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④朱丹溪善治杂病,创见颇多,倡导“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之为“滋阴派”。

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②人体是由脏、腑、体、窍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其中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整个生命活动。③中医学分析疾病的病理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理变化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④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时也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⑤中医学治疗疾病亦从整体观念出发,既注重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重五脏系统之间的影响。

4.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养生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质量提高,寿命延长。②社会的安定或动乱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甚至引起瘟疫流行。③社会地位的改变而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变化,对人体身心健康均有重要影响。

5.试述辨证论治的概念。

答:①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②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③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治疗疾病的具体措施。

6.举例说明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答:①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表现的证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治法。如感冒常见表寒证和表热证两种证型,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表热证则用辛凉解表法。②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表现的证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如惊悸、怔忡、不寐和崩漏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心脾两虚证,就都可以用健脾养心的方法来治疗。

(六)论述题

疾病、证候、症状三者的关系如何?

答:病,即疾病,指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阴阳、气血、脏腑和经络等病理变化的总过程。其代表了疾病过程的根本矛盾,具有一定的发病、演变规律。证候是机体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证一般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状和体征,是人体发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异常感觉和医生所诊察到的异常表现。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是对于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证的重点在现阶段。二者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一起即构成证,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穿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同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组成,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也注重辨病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治疗疾病的具体措施。而辨病论治是指确立疾病的诊断后,直接根据疾病确立治则治法。二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进而对证进行治疗;辨病是对病的辨析,以确定病为目的,进而对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