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病临证求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脉胀”之病因病机

一、缘何“脉胀”

诱发“脉胀”的内在因素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自然衰老、脉管老化、新陈代谢衰减、血液循环问题、心脏泵功能减退等,加速血脉病的病因有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外感六淫[3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过大,劳逸失衡,过食肥甘厚味,抑郁焦虑等情志因素均为加速血脉病变的重要诱因,也是促使其发病年龄提前的主要原因[33]。由此可见,“脉胀”的病因病机可以运用血脉理论来解释,其病因病机为血脉的气血异常以及脉位、脉体、脉管的异常。血脉之变既是病,亦是证,属中医学“脉胀”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血脉病异曲同工,既凌驾于脏腑之外,又与脏腑息息相关,属于“脉病”。“泛血管病”AS、高血压等便是“脉胀”的具体体现[34]

二、“脉胀”之机

“脉胀”总的病机为气血运行失调,营卫气血阻滞不畅,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其病理过程是一个本虚标实的演变过程,本虚为气血之虚,标实为邪实壅阻,本虚在先,标实在后[35]。《灵枢·胀论》中论述“气之令人胀”,一在血脉,二在脏腑。“脉胀”,胀在血脉是基本病理;胀在脏腑,是其对脏腑的影响[36]

1.邪实

痰浊为病之始。如若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过度饮酒,内伤脾胃,或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蕴久化热,痰热内扰;或肝失疏泄,气郁湿滞,聚而生痰。元代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痰浊上扰清窍,则引发头痛、脘闷、眩晕欲仆等表现。《医学正传》曰:“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阐述了痰浊入脉可令血浊,黏附脉道之上,既阻气机令胸阳不振,又碍血行而形成瘀血。痰浊瘀血积于脉中,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故又可见胸闷、胸痛。

瘀血乃病之渐。一方面,脉中壅塞,使之失于濡养,致脉道受损,艰涩不利;另一方面,瘀血阻于脉道之中或是流连于组织之间压迫脉道,又令“瘀”更甚,形成恶性循环,则瘀血难去。明代虞抟提倡“血瘀致眩”,叶天士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经中主要行营气,络中主要行血液。“初病在气,久病在血”“气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久病致瘀,血行不畅,瘀血内停。

瘀毒为病之变。正所谓“无邪不有毒,热从毒化,变从毒起,瘀从毒结”。可见瘀毒的化生,是因病邪克伐正气,气血亏虚,进而气滞血瘀,影响津液代谢,于是津凝为痰,血涩为瘀,痰瘀浊邪纠缠难解,日久化毒,壅阻血络,损伤络脉,上犯于脑而伤脑络,下注于肾而伤肾络。

2.正虚(气血虚)

五脏的异常皆可导致气血的亏损和运行异常,发为脉胀。首先,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忧思过劳伤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不能充养五脏,脏腑的生理功能减退,以致气虚血瘀,清阳不升,水谷精微输布失常,影响气血的化生和运行,血阻气滞而发“脉胀”。脾居中焦,为调节水液运化之枢纽。《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痰饮水湿属于脾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一说。痰饮内停,阻滞气机,气血紊乱,脉道损伤。

肝气升发,可启迪诸脏生长发育,使气血冲合,五脏安定。肝主疏泄,畅达气机,可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清降浊,则可出现肝郁脾虚、肝气犯胃等证。于肝而言,疏泄不及,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或疏泄太过,损及肝阴,阴不制阳,阳气亢逆,终成本虚标实之“脉胀”。

心为“君主之官”,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分为主血和主脉两个部分,主血者,指心能总司一身之血的生成及运行;主脉者,指心气能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维持脉道通利。心主血脉,是心之阴阳气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及脉道通利是血液正常运行的三要素。若心气、心阳不足,可见气虚血瘀或阳虚寒凝,脉道壅阻而伤脉。若心之阴血亏虚,则脉道不充,不能上荣清窍而发病。亦或是心阳偏亢,或肝火旺盛,母子相生,火热上扰或血热脉流薄疾。

肺为主气之脏,肺主宣发肃降,主宰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五脏之中,肺居最高位,有“华盖”之称,故肺气以清肃下降为主,与肝气升发相对,左升右降相反相成。若肺失宣肃,周身气机升降失衡,可致血压升高或不稳定。再者,肺又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能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若肺的功能失常,则可加重水液潴留,进而累及脾肾而生痰浊、水肿等证。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肾阴肾阳是脏腑阴阳之根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由于肾的功能衰退、阴阳失调所引起的“脉胀”,其特点是多虚多瘀,以虚为主,包括肾阴虚、肾阳虚及肾阴阳两虚,兼夹痰瘀,且病程缠绵,呈渐进性发展,一般病情较重,易衍生诸多变证。

3.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以治“脉胀”

针对AS、冠心病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西医常用药物具有靶点明确、疗效迅速的优点,然而其副作用同样也不容忽视。随着中医药临床应用的深入开展,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改善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西药的副作用,促进了中西医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团队总结数十年临床诊疗经验并结合大量文献研究,提出了“补虚泻实,调整阴阳”[37]的“脉胀”治疗原则。实者,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虚者,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大多数“脉胀”的病理过程是一个本虚标实的演变过程,本虚在先,痰、瘀、火、毒等标实在后,病位责之肝、肾,严重者可累及心、脑,即西医学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故而,对于“脉胀”的辨证论治,不但应分清病邪性质、脏腑虚实,还要注意证候之间的兼夹转化,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