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青龙汤
1.外感发热伴咳喘医案
杜某,男,2岁。
初诊:2021年1月24日。从昨晚开始发热,伴咳喘。今晨就诊时体温38.8℃,伴咳嗽,流清涕,痰多稀白,舌淡,苔白腻,脉浮紧。
予小青龙汤加味:
麻黄5克 桂枝5克 白芍5克 干姜5克
半夏5克 细辛2克 五味子3克 杏仁5克
炒莱菔子5克 炙甘草3克
三剂。
反馈:服上药一剂,汗出,热减。当晚,体温37.2℃。次日晨体温正常,尚有微咳,上药减半服,愈。
2.外感咳喘医案
王某,男,3岁。
初诊:2018年12月14日。咳喘一天。就诊时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未见吐痰,伴流清涕,无发热,无汗,舌淡,苔白滑,脉浮。
外寒内饮,予小青龙汤加味两解之:
桂枝6克 白芍6克 麻黄6克 干姜5克
细辛2克 半夏5克 五味子5克 炙甘草5克
杏仁6克 苏子6克 炒莱菔子6克
三剂。
二诊:咳喘均止,喉中有痰,不易咯出,合杏仁及三子养亲汤加减,三剂,愈!
讨论:小青龙汤为治外寒内饮的常用方剂。无表证亦可使用。本例咳喘、痰鸣,因年龄小不会吐痰,但舌脉均见寒象,故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而愈。
3.外感咳嗽伴咽痛医案
穆某,女,57岁。
初诊:2019年10月12日。咳嗽3天,伴流清涕,痰多色白,气短,口干咽疼,舌略红苔白,脉浮数。
予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味:
桂枝10克 麻黄10克 白芍10克 干姜6克
细辛6克 半夏10克 五味子6克 炙甘草6克
杏仁10克 陈皮10克 石膏30克 苏子15克
三剂。
二诊:2019年10月16日,诸症愈,因咽炎复诊。
讨论:本例外感症状并不突出,主要症状是咳嗽,有白痰,为痰饮郁肺。同时伴有口干咽疼,舌红,是夹有郁热,病机为外寒内饮,夹郁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散寒蠲饮,兼清郁热,而表里俱解。
4.素有喘疾复感外寒医案
刘某,女,52岁。
初诊:2019年12月4日。素有喘疾。一周前感冒,哮喘加重,已输液治疗四天,不能缓解。就诊时见:咳嗽,气喘,胸闷,痰多,色白,伴腹胀,食欲不振,由于气短不能平卧,连续几晚睡不好觉。舌淡,苔白腻,脉弦。
予小青龙汤加味: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麻黄10克 干姜10克
细辛6克 半夏10克 五味子6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苏子15克 厚朴15克 陈皮10克
三剂。
二诊:2019年12月9日,咳喘已平,仍有少量白痰,以金水六君煎善后。
讨论:素有喘疾,复感外寒,外寒引动内饮,就诊时表证已解,而见咳喘痰多,为饮停于肺,肺气不降。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加杏仁、苏子降气平喘,厚朴、陈皮行气消胀。二诊时咳喘已平,改用金水六君煎,肺肾同治,巩固疗效。
5.外寒内饮夹郁热医案
白某,女,41岁。
初诊:2021年11月6日。昨晚开始发热。今晨就诊时体温39.3℃,恶寒,全身疼痛,无汗,咳嗽,有多量清稀白痰,口干,胃不适,干呕,舌红苔白,脉浮紧。
予小青龙加石膏汤: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麻黄10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半夏10克 五味子6克 杏仁10克
石膏15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6克
二剂。
二诊:2021年11月8日。电话告服上药汗出,热退,咯痰减少,仍有微咳。嘱续服一剂,愈。
讨论:发热,恶寒,无汗,身疼,脉浮紧,为太阳伤寒。咳嗽,痰多稀白为有饮。口干,舌红,是夹郁热。外寒内饮,夹郁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外散风寒,内逐内饮,兼清郁热。加杏仁降气止咳,陈皮和胃止呕。表解里清,热退而安。
6.外寒内饮夹郁热医案
宋某,男,6岁。
初诊:2018年1月2日。发热,体温39℃,怕冷,咳嗽,唾白色痰,咽痛,舌淡,苔薄白,脉浮。
外寒内饮,夹郁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味:
桂枝6克 白芍6克 麻黄6克 干姜5克
细辛2克 半夏5克 五味子3克 炙甘草5克
生石膏15克 板蓝根10克
三剂,愈。
讨论:高热,恶寒,脉浮,是太阳伤寒;咳嗽,吐白痰,为内有寒饮;咽痛为夹有郁热。外感风寒,内有饮邪郁热,治当解表化饮,兼清郁热,故选用了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解表化饮,加石膏清热,板蓝根解毒利咽止痛。
7.小儿发热咳喘医案
王某,女,4岁。
初诊:2021年11月24日。昨晚开始发热,体温37.6℃。今晨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8℃,咳嗽,气喘,喉中痰鸣,流清涕,舌红苔白腻,脉浮数。查:双肺满布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8.69×109/L,中性粒细胞:73.9%。肺炎支原体血清试验:1∶160。某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予小青龙加石膏汤:
桂枝6克 白芍6克 麻黄6克 干姜5克
细辛2克 五味子3克 半夏5克 炙甘草5克
石膏15克
一剂。
二诊:2021年11月25日。上药一剂,小汗出,热退喘止。今晨就诊时,精神转好,体温正常,仍有微咳,双肺喘鸣音消失,舌红苔腻,脉浮略数,上方减量:
桂枝5克 麻黄5克 白芍5克 干姜5克
细辛2克 五味子3克 半夏5克 炙甘草3克
石膏15克
三剂。愈。
讨论:一诊发热,咳喘痰鸣,流清涕,脉浮,苔白腻,是表寒里饮,因孩子小,是否恶寒不得而知。舌红是里热。证属表寒里饮夹郁热。因近段支原体肺炎患儿较多,大多从湿热论治,本例有舌红苔白腻,故心中无主,举棋不定,思考再三,喘为主证,试开一剂小青龙加石膏汤,观察疗效。二诊热退,喘平,知此前思路正确,减前方量续治咳嗽。表解里清而愈。支原体肺炎大多表现为湿热证,但间或也有表现为寒者,本例即是。故临证时,应以临床表现为辨证依据,方不致误。
8.外寒内饮咳喘医案
王某,男,3岁。
初诊:2018年12月14日。咳嗽一天,就诊时见:咳嗽,气喘,流清涕,喉中痰鸣,无汗,舌淡苔白,脉浮。
外受风寒,内有痰饮,治宜解表化饮。
予小青龙汤加味:
桂枝6克 白芍6克 麻黄6克 干姜5克
细辛2克 半夏5克 五味子5克 炙甘草5克
杏仁6克 苏子6克 炒莱菔子5克
三剂。
二诊:2018年12月17日。咳喘均止,喉中有痰,不易咯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3剂,愈。
讨论: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蠲水饮,为治疗外寒内饮而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白清稀之证的常用方。该病例为典型的小青龙汤证,流清涕、脉浮为寒邪在表,咳喘为水饮内停、肺失宣降。用小青龙汤加杏仁、苏子,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降气止咳。二诊外证已解,咳喘也平,喉中有痰,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祛痰以善后。
9.过敏性鼻炎伴咳喘医案
李某,女,54岁。
初诊:2018年6月9日。过敏性鼻炎病史半年。近一周来咳嗽、气喘,痰白清稀,鼻痒,流涕,口干苦,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饮邪郁肺。
小青龙汤加味: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麻黄10克 干姜10克
细辛6克 半夏10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6克
杏仁10克 苏子15克 黄芩10克
五剂。
二诊:2018年6月14日。咳嗽、气喘愈。鼻痒,时流清涕,便溏,平时易感冒,常有胃酸,舌淡苔白,脉沉细。
予参芪地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西洋参10克 黄芪30克 生地30克 山药15克
山萸肉15克 云苓10克 泽泻10克 牡丹皮10克
白术10克 防风5克 桔梗10克 薄荷10克
蝉蜕10克 黄连6克 半夏10克 吴茱萸2克
五剂。
后以上方加减服用十剂,2018年6月28日,患者四诊时,过敏性鼻炎也愈。
讨论:一诊咳嗽、气喘,痰白清稀,并无明显外感,为肺寒饮停,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口干苦,为饮邪郁久化热,故加黄芩清热。二诊咳喘均止,主要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参芪地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味,补肾固表通窍,治疗过敏性鼻炎,也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