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3:医海点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潜心研修

访师还是创业

在我决定把三年读研的时间用于修学参访名师时,我的中医之路就开始改变了。参访名师是中医成才的传统之路,古代叫作参师,又叫参访,意思是指学医之人,在把基础打牢后,并不急于去开诊所、办药房,而是要到各地去跟一些名师学习一段时间。

就像以前上海中医学校毕业的学生,比如京城四大名医秦伯未,还有朱良春的老师章次公,名医程门雪、陈存仁,都是毕业以后,又到民间参访名师丁甘仁老先生,最后才开诊所、办药房,成为医门龙象,荷担岐黄大法,为中医的传承立下汗马功劳的。所以古人讲:

修学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我这三年该如何安排,时间可不等人,不能像蜻蜓点水那样浮光掠影,草草地到全国走一遍。就像挖井挖十处,你都挖得很浅,挖不到水,那不如不挖。

但是由于时间问题,又不可能在一位老师那里待上好几年,毕竟接下来还要生活创业,面临即将到来的三十而立,这心中的规划必须合理而严密啊!

一方面要保证学习不间断,另一方面又要创业,担起社会责任。两方面让很多学医之人都难以兼顾,他们最后为了生活,而选择去做医药代表,或者去做生意,甚至放弃中医,去搞西医,有些干脆改行。

我听到一个个毕业的同学放弃中医时,心中就在挣扎,是放手,还是抓紧。

人生的选择很重要,坚持走下去,更是不容易。

我觉得对于中医,我有一股源自骨子里的热爱,古籍拿起来,一读就不忍放手,药物一写出来就倍感亲切。但是学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够那么快地赚到钱,更不可能那么快地成才。

邓老说,真正的中医,六十岁才成才。这句话吓坏了不少学中医的人,熬到那个时候,有多少年轻人熬得住,而且现在很多人去看中医,都找老大夫,为什么?

老中医嘛,姜是老的辣,中医是老的经验丰富,所以不少年轻的中医出门诊,都在拍蚊子,坐冷板凳。

面对中医的现实,以及我自身的情况,让我不得不三思而行,想好每一步再走。寻师访友,壮游天下,到处参学,是所有好学之人都乐此不疲的。像司马迁、李时珍、苏东坡、李白这些历史人物,在饱读诗书后,都会做出壮游天下的举动。但是这壮游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杨老看我经常沉思,眉头不展,便问,小伙子,你医学上的忧虑,我可以帮你一下,但是你人生的忧虑,却要你自己去面对。原来杨老早就看出我有些心不在焉,知道我一边努力想学习,一边又努力想创业,两方面难以统一。

杨老便叫我去找一个人,杨老的好朋友达叔。

杨老跟我讲,达叔有个怪脾气,碰到不投合的人半句话都不说,碰到投合的人,讲个三天三夜都没完没了。而且达叔是老江湖,识人阅人无数,你如果诚心想解惑,他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后来我知道达叔取这名字,是不同凡响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叩开了达叔的门,达叔抽着烟,正捧着罗盘,看着破旧的地理古籍,开门的是他的小孙子。达叔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瞧了瞧我说,你就是老杨介绍过来的。

我点点头,自我介绍了一下。当我讲出我的疑惑时,达叔笑笑。他早就知道,年轻人不就是要讲个事业前途。达叔说,修行者,讲究法财侣地,四样具备。

师出名门就是有法;能够赚到钱就有财;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干,叫作侣;选择一个好的地方去做,那是地。四样里头,你具备哪几样呢?

我心中一数,讲到法,我是初出茅庐,才学医五年,刚刚入了门,算是半桶水,也没有正式行三拜九叩,找到师父来拜,更加谈不上有什么正统的传承。讲到财,只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并无余钱创业,现在正想要自力更生,自己创业。

达叔笑笑说,小伙子,打天下,刘邦都要一个团队;创事业,刘关张,还要加一个诸葛亮。你一个人单打独斗,除非到单位上班,找个庇护。你又不想到单位上班,去医院工作,想自己创出一片天地,除非你能找到真正合拍的铁杆道友。

你要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拳难敌四手,在这个时代,你不抱成团来干,创业太难。我看过很多人,事业做到一半就垮下来,不是因为领导能力不行,就是因为跟合作伙伴一拍两散。人真正要干出点事情来,还是要找对人。

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虽然在大学里同班的一百来号人,我仔细地回忆一遍,却发现居然很难找到可以共同合作创业的。

达叔又提醒说,你可以想想儿时的朋友、玩伴或中学同学,未必一定是大学的。

我心中一亮,发现好像有一些。达叔看我会意,便说,年轻人,等你真正创业后,碰到什么问题再来找我吧,你现在才刚刚开始!

回到家里,我决定去东莞一趟,去说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跟我一起到湖北乃至到全国访师的陈创涛。

回想起高中岁月,我、陈创涛,还有文学社的社长,同在一间宿舍,他们都很有才气,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买书、看书。

陈创涛老是说,架上书多方是富。又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创涛虽然不是学中医的,但他的文学功底非常好,看的书可以用车子来拉。有这些丰富的文学造诣,再来学中医,注入中医里,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毕竟自古以来天下名医儒占多。也就是俗话说的,读书人学医,就像笼中抓鸡那样轻而易举。

在面对很多困难之时,我都会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精神,有时你愚蠢点,呆点,一根筋地干一件事,不要有那么多顾虑杂念,反而更容易有成就。

所以最终能不能够真正干好,关键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你做的事情是否真正有意义,有兴趣去做;第二点就是你是不是能够不抛弃,不放弃,从一而终地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