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不是个文豪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试刊

在连续三天的“实习”之后,毕意南终于选了一节下午的专业课现身教室。

刚一下课,就看见背着书包的任雨微有些犹豫地走向自己。

“走,陪我去小树林喝杯东西。”

毕意南来上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见到她,当然要找个安静点的地方多待一会。

“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任雨微已经开始习惯了毕意南式的发号施令,听话地跟在后面。

小树林这个听上去有点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其实是广院教学楼旁边一家便利店的名字,店内有几张供顾客吃简餐的小桌子,不少学生喜欢坐在那里喝着饮料谈天说地。

2004年的夏天,这个建筑便被拆除了,留下的空地成为了传媒大学“文化广场”的一部分,所以毕意南很想抓紧时间多来怀旧几次。

“班长,你总不来上课挂科了怎么办?”

坐在窗边的任雨微,接过毕意南递来的饮料,有点担心地说。

毕意南满不在乎地笑笑,“这就要靠你帮忙了啊,考试前单独辅导我一下,放心,我学东西很快的。”

“好,那我把笔记写得更详细一点。”任雨微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一下课就想来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事?”毕意南问。

“不是的……这个……给你。”

任雨微说着打开书包,有点费力地拿出一个大大的包装盒,递给了毕意南。

“这是……佳能300D?”毕意南有点吃惊。

这款相机刚刚发布几个月,虽然是佳能首款面向入门级用户的数码单反,价格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可一点都不“入门”。

而且,毕意南发现任雨微送给自己的还是一个包含镜头的套机,价格应该要6、7千元。

“本来我还想给你买个摄像机的,结果钱没带够。”任雨微有点愧疚地说:“没想到相机和摄像机这么贵。”

好家伙!

不是钱不够,只是没带够……

“还真被那几个家伙说中了,任雨微真是个小富婆。”毕意南心想。

他之前看信息登记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任雨微的父母都在香江,现在一想,很可能不是去那打工,而是在那开公司。

不过毕意南并没有打听这些事情的想法,他有更关心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给我买照相机和摄像机呢?”

“下次遇到坏人,班长你就可以自己拍下证据了啊。”任雨微瞪着自己那双大眼睛认真地说。

原来,她是在核桃林论坛的那篇帖子里全程体验了舆论风向的大起大落,一度替毕意南着急到不行,直到有人把拍到的冲突视频发布出来,她才稍稍放心一点。

当时任雨微就打定主意,要送给毕意南一套拍摄器材。

“小笨蛋,哪有那么多坏人非要被我遇上啊?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好?”

毕意南听明白了任雨微的理由,真是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

不过,这感觉真爽!

上辈子,毕意南年少时都在专心搞事业,所有的感情经历都发生在成为精英人士之后。

所以,这种漂亮女孩子给自己花钱的经历,对他来说绝对是全新的体验。

既然从任雨薇的话里可以判断出来,买相机的支出完全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并不需要她接下来省吃俭用,那毕意南也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

“相机我收下了,摄像机真的不需要,知道了吗?”

正在担心他不接受礼物的任雨微一听这话,立刻笑得梨涡生颊,“恩恩,知道了。”

说话间,毕意南已经拆开了包装,麻利地把镜头、电池、储存卡全部装好,冲着任雨微就“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

任雨微完全没想到他会突然把镜头对准自己,伸手去挡已经来不及了。

慌乱中嘟着小嘴、脸蛋微鼓的可爱模样正好被抓拍了下来。

“挡什么?不相信我的拍照技术吗?”

毕意南故意装作很凶地吓唬道。

“不是的,是我不习惯照相。”任雨微连忙解释说。

“那你可要赶紧习惯起来,好给我当模特。”毕意南突然凑到任雨微的跟前说:“你也不希望自己送的相机被遗忘在盒子里落灰吧?”

任雨微虽然根本听不懂毕意南话里的恶趣味,但还是因为他贴的太近而害羞得小脸泛红。

毕意南正想再继续逗她几句,却瞄到了店里的时钟,马上四点。

到开会的时间了,广播台台刊部第一次会议,身为代理部长,迟到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毕意南只好暂时放过任雨微,快步赶往会议地点。

……

今天的会议规模不大,除了顾问身份的金玲师姐,就只有毕意南这个部长和他的五个部下了。

为了便于毕意南的领导,关于这五个人的挑选,金玲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既要都是大一新生,又不能属于核心或强势的学院和专业。

简直操碎了心。

没想到,毕意南直接凭借“音乐无国界”上的一首《我的果汁分你一半》彻底在广院扬名立万,不但有了才子的美誉,还成了对抗种族歧视的先锋。

出任台刊部部长,不说是众望所归,至少也是名副其实。

因此,在部门全体成员初次见面的会上,毕意南没有感受到来自任何人的不服气。

当然了,他这个代理部长目前对于怎么做杂志还完全不懂,和其他人一样,都只有听金玲布置工作的份。

“因为咱们杂志的定位是广播台的台刊,所以刊名定为《耳朵》。”

金玲等大家简单寒暄几句之后,正式开始了会议内容:

“杂志的整体风格和栏目设置,都已经由校领导商议决定,需要我们策划的部分不多,所以我们马上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试刊的制作了。”

“试刊?”

毕意南他们几个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正式出刊的标准,先试验着完整地做几期杂志出来。”

金玲解释道:“然后我们就可以拿着这些试刊,去广泛的征求意见、查缺补漏了。”

“明白了,那就请师姐分配任务吧。”电视学院的张学明有点兴奋地说道。

话一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抢了毕意南的台词,尴尬的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他哪里知道,对于毕意南来说,大学里学生干部搞的那些官僚习气,简直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可笑,压根不会在乎:

“说的对,咱们这就开始做试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