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不是个文豪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英雄的反思

这其实也正是毕意南想写武松的原因,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身上集合了许多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

勇武气盛又冷静克制,果敢好斗又谨慎机敏,恪守底线偶尔也放浪形骸,有时沸如烈火,有时冷如坚冰……

这样才成就了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毕意南还注意到武松身上和一般的大侠相比,有一处巨大的差别,那就是对加入体制的向往。

【武松虽然有一套独特的是非善恶标准,但他并不反社会,相反地,他对官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武松出身低微却有一身冷傲筋骨,自尊心很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股豪气,但他一遇到官员,态度马上就会变得非常谦恭。】

【他打死老虎之后,阳谷知县抬举他当都头,武松的反应是,跪下道谢:“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

【施恩的父亲请他吃饭,武松说的是:“小人是个囚徒,如何敢对相公坐地?”】

【张都监让他做亲随,武松马上跪下称谢:“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坠镫,伏侍恩相。”】

【后来,张都监让他饮酒,武松又说了和前面类似的话:“小人是个囚徒,如何敢与恩相坐地?”推辞不过,才只得“远远地斜着身坐下。”】

【没想到吧?】

【《水浒》的原文里,武松对待官府以及代表着官府意志的官员,居然是这种态度。】

【那么,另外一个事实可能更出乎你的意料。】

【全书里最早提到“招安”两个字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

【当时,武松要去二龙山落草,路上遇到了宋江,他对宋江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是的,武松是真的希望得到官府的认可,他想当都头,想当亲随,想进体制内……这种渴望甚至成了他的软肋。】

【武松本来是个警惕性很强的人。】

【在景阳冈,店家好心好意提醒他,说冈上有老虎,不能过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

【十字坡上,孙二娘一个眼神露出破绽,武松便起了提防心:“我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

【要知道,同样是梁山好汉,鲁智深可是到了十字坡就直接被孙二娘放倒,武松则能轻而易举地识破,心思缜密可见一斑。】

【但是,张都监设计陷害他时,武松却毫无戒备,一头载了进去。】

【说到底,还是太想进入体制了,太想被提拔了,诱惑实在太大,根本就舍不得猜疑。】

【更何况,张都监对武松又是提拔,又是宴请,甚至还要把心爱的养娘玉兰许配给他。】

【武松满心感激,毫不保留地相信了他,以至于听见后堂叫起“有贼”时,想的是:“都监相公如此爱我,他后堂内里有贼,我如何不去救护?”】

【实在是让知道真相的我们为他感到心疼。】

【结果是,张都监早就设下埋伏,抓住武松,打入监牢,还要害他性命。】

这段故事,毕意南写得感触颇深。

事实上,陷入过这种执着的,又哪里只有武松一个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曾因为太渴望得到某样东西而心态失衡、动作变形,反而丢掉了机会。

但武松作为一个非凡人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反思来的非常彻底。

【上了梁山之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武松对于官府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

【那时候,宋江已经成了首领,他写了一首《满江红》,叫人演唱。】

【没想到,刚唱至“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这一句时,武松第一个爆发起来:“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相信当时的宋江一定是满脸懵逼:兄弟,当初可是你最先提的招安啊,现在怎么又反对起来了?】

【对啊,宋江还不知道,但武松已经变了。】

【他意识到了“满朝文武,俱是奸邪”,加入体制,其实根本不值得。】

【可惜,只靠武松一个人改变不了梁山被招安的最终结局,他也只能随着众位兄弟为朝廷征战。】

【但是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武松对于官府再没也没有了往日的尊敬,对什么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更是全无欲望。】

【这就是他的反思。】

真要说起来,毕意南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武松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但他始终认为,被张都监设计陷害,是武松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之一。

【当时,张都监的栽赃让武松再度沦为阶下囚,而且还让他身败名裂——什么打虎武松?你就是个贼!】

【这还不算完,他们设伏准备赶尽杀绝,先污你名,再取你命。】

【于是,有了武松在飞云浦夺刀反杀,有了返回孟州城血溅鸳鸯楼。】

【在此之前,武松下手狠,心肠硬,但从没有滥杀无辜。可是在鸳鸯楼,他一口气杀了十五个人。】

【从张都监、张团练,到佣人、丫鬟,见一个杀一个。】

【杀人不算,还要割头。】

【书里写,武松弯下腰要割张都监夫人的头,发现割不下来,在月光下一看,刀都被砍坏了。】

【可是武松还不肯善罢甘休,他换了把刀,“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杀了。】

【注意,作者写的清楚,是“寻着”,不是“遇着”,武松是特意去找人来杀的。】

【实在无人可杀之时,武松才停下手来,说了一句:“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描写,我猜想,不管翻拍多少次《水浒》的电视剧,都没有哪个导演敢完全忠实于原著,把这段情节原封不动地拍出来。】

【现在的大部分观众们肯定无法接受,武松这位好汉去做这么血腥残暴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水浒》里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广泛流传了几百年,“血溅鸳鸯楼”又是知名度很高的片段。】

【武松作为大英雄的名声为什么并未受到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