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新格局下陕西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与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现状

1.2.1 商业生态系统发展与内涵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态,包括生物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系统”本义是指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整体。“生态”与“系统”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英国学者Tansely把生态系统看作一个系统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有机复合体。

美国学者James F. Moore(1993)首次在企业竞争战略中引入生态学的观点,Moore认为自然界中的物种必须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共同进化,才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共同生存。James F. Moore(1996)明确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且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联合体。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外学者Kalakota(2002)、Hagel(1999)、Tapscott(2000)等提出了电子商务活动不仅包含整个交易过程中的各种商业活动,还包括辅助性的其他互联网活动。这里强调了参与交易的买卖双方、金融支付服务机构和所有提供其他服务的合作伙伴。Moore(1998)、Lewin(1999)定义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特性和应用基础。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涵盖了更多的系统成员和系统要素,更强调进化的过程中生态关系对系统内成员的影响,更关注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们从3个层面,即由多个商业生态系统所构成的产业经济系统层面、商业生态系统层面、生态系统构成元素层面,揭示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自身的规律,并将研究理论应用在企业的具体竞争战略中,包含了理论本身的创新点和应用实践意义等。Peltoniemi和Vuori(2004)认为其是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个系统由具有一定程度关联的组织构成,可能包括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与该系统有关联的机构。刘跃所(2004)、陈建煌(2004)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中国商务集群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应该包括核心企业、软件公司、供货商、物流公司、广告公司、资质认证机构和第三方支付金融机构等多类组织。商业生态系统是生产消费过程中以产品为载体,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系统核心,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作用下,系统成员共同创建并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效能增值,有效维持价值收益最大化的一个有机整体。

1.2.2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是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借鉴到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公司副总裁梁春晓(2008)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互联网交易的产物,是由与其有关联的个人、机构及商业环境所构成的集合体。胡岗岚(2010)深入研究了中国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组织特点,在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即关系治理、协作治理、信息治理、利益治理4个方面,以及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就中国出现的电子商务生态化现象,胡岗岚、卢向华和黄丽华(2009)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提出并定义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梳理了阿里电商生态系统的衍生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分属不同经济实体成员间的冲突会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总体效益,各成员间的协调问题成为制约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Lansiti和Richard(2006)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差异化优势明显以及竞争能力增强等。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成员之间的共生关系,使整个生态系统中成员组织相互协调,保证每个局部系统都良好运转,使得生态系统内部整体趋于良性循环,更注重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便实现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以及共同发展。

1.2.3 电商生态系统构建与扩展应用

在对电商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进行探索和对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化的现象进行解释时,胡岗岚(2009)采纳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据此定义并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物种分类,同时尝试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归纳总结为4个主要阶段:开拓—扩展—协调—进化。对比传统商业生态系统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分析并提出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系统边界的模糊性是电商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实证的角度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分析作为领导种群的物种的结构与演化路径,验证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闵惜琳和姚锐(2007)分析了各主体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明确其发展定位,以此为基础促进形成新的电商生态系统,同时找到适合各个系统之间竞争发展定位的新方向。

除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以外,电商生态系统还受到包括社会政策环境、政府法律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在全球范围调查分析电子商务生态的发展,Zhu和Thatcher(2010)认为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能促进电子商务生态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高效的法律环境。Tian(2014)认为生态系统每个主体的发展都存在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内外部各环境的变化都受到整个电子商务生态大环境的影响。当每个子系统都处在健康与和谐状态时,整体生态系统才能处于良性状态。同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和演化才能使系统中的各个成员实现良性成长。Liu等(2015)从应用的角度着手,关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实现模式与安全性问题。他通过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包括的交易双方、外部竞争者、管理者等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阐述了各自的战略定位及在促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1.2.4 跨境电商生态系统领域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学术界将电商生态系统的研究扩展到跨境电商生态系统领域,目前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第一,学术界对跨境电子商务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杨坚争(2014)认为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在电子支付、通关、物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崔雁冰(2015)、王娟娟(2016)等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必须着力于加强跨境支付、跨境物流、云技术、大数据平台等的相关配套建设。

第二,学术界对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等协同发展展开研究,定量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支持的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武淑萍(2016)等认为,电子商务系统与快递物流服务系统的协同发展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应当通过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快递云平台建设来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刘有升(2015)等认为,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目前处于较低水平,现代物流的发展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张夏恒(2016)等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跨境物流发展快,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与跨境物流系统尚未达到协同发展的层次;戴明华(2017)等通过定性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的关系,提出了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张国宝、汪伟忠和汪琦(202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物流快递、信息化等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协同耦合度增长相对较快,对跨境电子商务支持作用明显。

第三,学术界主要围绕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以定性分析为主,探讨和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影响因素,但是此类研究目前较少。西班牙塞维利亚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未来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艾斯瑞拉·戈麦斯·海瑞拉(Estrella Gomez-Herrera, 2014)分析了阻碍欧洲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王子越(2017)界定了全产业链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基本模型。张兰生(2020)以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协同演化模式,并探究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刘江伟(2020)构建了基于平台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跨境电子生态系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是目前针对省域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对省域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及协同性发展的测度和衡量。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外贸方式,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在国家陆续出台各种政策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契机下,本书立足陕西,构建陕西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结合陕西的跨境电商发展情况,从核心层、基础层、服务层、外部层4个层面分析陕西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推动陕西跨境电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