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会沟通才能玩转职场。欢迎大家打开这本书,它是为深受职场沟通和人际关系困扰的朋友准备的。如果有人内向被动、不够自信,总是在人际交往中退缩;如果有人简单直率、总是得罪人,在职场费力不讨好;如果有人清高,只专注做事、不屑于人情世故,怀才不遇,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助大家。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做靠说话谋生的工作。从1999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始,我就在研究如何说好话,以及如何让别人说好话。在近20年的主持生涯里,我和上千位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沟通、深谈后,越来越意识到说话对一个人的发展、成就和幸福感有着巨大的影响。说不好话,别人难受,自己更难受。
说话,是正常人都掌握的技能。但把话说好,把话说得能给人生增光添彩,是少数人掌握的技能。而把话说好和天赋、性格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就像做饭一样,没人天生就会,高手也是通过练习熟能生巧的。遗憾的是,很多人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一辈子都在吃不会说话的亏。“会干的不如会说的”,这实际上是一句提醒,大家别让这句话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和抱怨。在现实中,大多数会说的人不是不会干,而是不需要所有事都只靠自己埋头苦干。
其实,说得好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沟通提升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实现职场发展,让付出和回报呈正比,不让自己在内耗、憋屈和不甘中度过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而想要说得好,不能从说开始改。说话是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行为。说得好的基础是改变影响表达的思维模式。所以,我要先讲一下不会沟通的三个常见误区,这是我带了上万名学员后总结出来的。
误区1:不知道该说什么,想要标准答案。这本书不是只教大家说什么,而是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沟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做到知己、知彼、知境、知机,我们才能真的把话说好。我们在沟通时要根据不同沟通对象的性格、背景、角色,不同的环境、场景、时机,不同的需求、目标等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很多人说不出套路化的话术,或者说了后效果适得其反。话术有用,但它只能作为参照和借鉴。我认为,想成为善于沟通表达的人,靠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是行不通的。其实说哪句话不是最重要的,说什么源于我们为什么要说,源于我们是否掌握沟通的底层逻辑,是否了解高效沟通的原理,是否理解职场中人性展现出来的特点。在理解这些内容的前提下,我们按照自己的语言风格去表达,才能轻松自然地展示自己,达到沟通目的。我们要做的是打破过去的认知,暂时放下脑海里类似于“我不行,我没错,别人有问题”的结论。最让人难受的不是改变本身,而是对改变的排斥和对抗。
误区2:性格使然,不擅于沟通表达,没法处理好人际关系。性格决定命运,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我无法改变性格,只能如此。千万别认命认得太早!你不需要改变性格,只需要优化自己的言行模式,因为别人是根据你的言行模式来判断和回应你的。这就是心理学者常讲的一句话:“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如果你平时表现得胆小、怕得罪人,那对方可能会没有任何顾虑和成本地对你说难听的话或把责任推卸到你身上,反正你也不会回击。如果你平时很强势,说话总要占上风,那慢慢地你听到的真话会越来越少,甚至没人会告知你一些重要的信息,因为和你说话让对方的感觉不好。如果你平时清高,看不上周围的人,不爱搭理他们,那别人肯定会慢慢疏远你,毕竟谁也不想自讨没趣。所以,你的言行模式决定了你在别人眼中的性格。
例如,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非常喜欢独处,但接触过我的人都认为我很外向和健谈。他们不需要知道我的真实性格,因为我和对方交往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保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和感觉就够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过去已经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该怎么办?”答案是不要担心,你依然可以改变。因为人是会成长和变化的,当新的言行模式持续稳定后,别人会改变对你的看法,也会调整和你相处的模式。
误区3:减少沟通,远离人际交往一定可以减少人际消耗。很多人是这样做的,但他们可能已经感觉到了,结果并不如意。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没能看清职场的本质。职场本质上是一个创造价值、分配利益的场所,而创造价值就需要有能力强、懂合作的人。业务能力弱的人在沟通上一定处于劣势,人际关系也不会太好,因为谁都不希望在工作中有一个拖后腿的队友。业务能力强,但是不懂合作的人也很难被提拔,因为这种人没法让组织的利益最大化。
组织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合力比单打独斗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不会沟通必然影响工作效率和结果。而且,管理工作对沟通能力的要求更高,管理者需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如果你不具备沟通能力,只能永远在基层做执行者。所以,大家要想在职场发展,学好沟通表达、处理好人际关系根本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还是决定你最终成绩的大题。
总而言之,职场中的沟通表达就是既要积极合作,又要敢于竞争;既要保护好自己,又要展示自己。大家别担心做不到,本书会从两大方面给予支持。核心认知篇会带大家了解职场沟通的底层逻辑,让大家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能够看得透、拎得清。场景实践篇会带大家了解不同的困难沟通场景,教给大家解决办法。剩下的事就是身体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