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漂亮:如何说,别人才会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读懂同级

第一节 沟通效能的最大化:基本动作“三二一”

要提升职场沟通的能力和效果,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认知。而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我们必须认清一个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职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在心平气和、头脑冷静的时候,很多人或许可以想到,我们之所以要在职场费心费力、费口费舌,就是要把事情办成,让大家能够比较愉快地合作。因此,正确、高效的职场沟通,根本目的在于效能的最大化。

“效能”这个词其实就是指我们可以发挥的“作用”。职场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把自己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将作用转换成价值,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事情办成,职位提升,这是收益;同时换来自己应得的经济回报,这也是收益;如果还能借此拓展更多的机会,那更是收益。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真正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不用与人人交好,但也不要与任何人交恶”。在职场,我们不需要和每个人都非常要好。但是请记住,我们也不能与任何人交恶。既然职场沟通的根本目的是效能的最大化,那为什么要与人为敌呢?和必须共事的人交恶,只会限制我们发挥能力,限制我们把能力转换为价值。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这个原则真正落地?我给大家讲三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动作。

第一,区分三种人。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整个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三种人:支持者、反对者和中立者。我们也可以用更平常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我们的人和对我们无所谓、不在乎的人。

这样的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实际上是和人群中的正态分布有关。例如,在某个单位中,工作特别差、表现特别糟的员工大约占20%~30%,表现特别好的员工也占20%~30%,那么中间部分即表现普通的员工就占40%~60%。如果以关系好坏为标准来考察周围的人,那么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我们的人和介于两者中间的人,大致会是同样的比例。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残酷,却是大家都要面对的现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们。既然如此,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在职场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待这三种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分别对待这三种人?

其实,最重要的是第一步是将这三种人区分开。我们先要找到喜欢我们的人,即支持者;其次要明确不喜欢我们的人或总是出来捣乱的人,即反对者;剩下的那部分人就是中立者。

将周围的人明确划分到不同的集合后,接下来才是分配精力。但我们绝不能平均分配,而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维护与支持者的关系上;然后团结中立者,尽量把更多的中立者变成支持者;最后才需要对付反对者。对于反对者,我们学会控制就行了。

所谓控制,不是如临大敌,拿出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去盯着他、防着他。我们只需用余光注意到反对者的存在,意识到他们有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做好一些准备就行了。总之,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支持者和中立者身上,这种消耗叫“花费”;如果把大把的时间用在反对者身上,这种消耗叫“浪费”。

如果有人心里总是感觉气不过,总想跟反对者拼个你死我活,可以看看我是怎么劝自己的:一方面,我不可能改变所有的反对者,让他们全都变成支持者,反对者永远都会存在,任何人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在反对者身上投入的时间不可能给我带来太多的收益。所以,更理性的做法是稍微用点力气,控制住局面,让更多的精力、更好的资源流向支持者。

这是第一个基本动作:区分三种人。不要期待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这是非常错误、幼稚、不切实际、没有意义的想法。

第二,接受表面关系,拓展深度连接。

什么是表面关系?简单地定义,表面关系就是双方为了各自利益而不得不维持的一种沟通关系。换句话说,为了生存的需要,大家没办法彼此分开、必须维持的沟通关系就是表面关系。

在职场中,我们往往没有选择权,和谁共事不是由我们决定的。团队里面可能有合得来的人,也可能有我们看不惯、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必须沟通和合作,要一起完成任务。既然如此,大家就必须维持一种友好的关系,哪怕仅仅是表面的。如果有人特别讨厌某个人,但又必须和对方合作,就更应该深刻地理解表面关系的定义,而不是被讨厌的人影响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利益。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如何做才能维持这种表面关系呢?大家务必记住一个重点:要让沟通本身符合双方的需求,达成共赢。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做访谈节目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人际关系很广的嘉宾。他是侃侃而谈型的人,说直白些,他给人的感觉有点“假大空”。从个人感受来说,我不欣赏这样的人,但是我不喜欢的方面也恰巧是他的一个优势。因为善谈,他在行业内积累了大量的人际关系,而我恰巧又正在制作一档需要大量嘉宾的节目。所以从效能的角度考虑,我开始和他合作。这个合作是双赢的,他给我介绍嘉宾,能够上节目成了他的一个资源,而我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和了解嘉宾,专心做好节目。其实,这类共赢式的表面关系非常多。只要合作的收益大于单打独斗,我们就应该选择合作。只要满足共赢的局面,合作就可以持续。大家不必过多地考虑其他因素,也不必过多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所有与达成目标无关的动作和心情都是多余的。

有些性格耿直的朋友或许不太能接受这种关系,觉得这是不是太虚伪了,我为什么要做一个虚伪的人呢?从某种角度来说,表面关系的确是“虚伪”的,它并非理想的人际关系。但是,生活中足够理想的事情又有几件呢?

表面关系可能不够真诚,但并不涉及任何双方合作范围之外的活动。它只涉及我们的工作,不涉及我们的生活、人品,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原则。表面关系与真正的朋友关系相去甚远,可它只是以双方最后都能获利为目标,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共赢的模式。我们维持这种关系,只是为了把事做成,让沟通的效能达到最大化而已。即使表面关系真的比较“虚伪”,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虚伪,是在更高目标之下的一种有意义、有担当、有气度的选择。

无论是在职场上与人交往,还是在生活中交朋友,我们和不同的人都是在彼此的交集里面相处的。这就好像你是一个圆,他是一个圆,一起交往的部分就是你们相交的那个鱼形椭圆。面对工作中不喜欢的人,我们要记住,自己和他们的交集仅仅涉及工作的那一小部分,大家做好各自该做的事情,然后回家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不过,在职场只有表面关系还不够,另一种关系也很重要,那就是深度连接。深度连接是指可以频繁、深入地进行交流的人际关系。深度连接的关键特征是“深度”,只有双方经过初期的自主选择和长期的多次交往,彼此之间建立信任,愿意在一起做事,期待创造更大的价值,才算真正建立了深度连接。

在尝试建立深度连接时,我们不需要再像维持表面关系那样,无奈地做一些不喜欢的事。设想一下,如果你准备开创一个项目,需要选择合作伙伴,你会考虑谁呢?有些人会被坚决排除,有些人会被优先考虑,那些排在前面的人就是已经或可能和你建立深度连接的人。

不过,与存在深度连接的伙伴交往时,我们也要掌握合理的分寸,最重要的是学会抓大放小。有些朋友总带着一种非常天真的心思,希望自己看重、信任或喜欢的人能在各个方面都和自己保持一致,能在所有事情上都与自己达成共识,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深度连接不是全面连接。即使是“深度”,“连接”依然要在彼此的交集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鱼形椭圆可能会比表面关系中的鱼形椭圆大得多,但绝不可能完全覆盖某个单独的圆。不要忘记,我们谈的是职场沟通,不是朋友之间的沟通——哪怕是朋友之间,交集也相当有限。在通过深度连接建立人际关系时,重要的不是彼此的交集有多大,而是双方能够彼此尊重,共同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和距离,然后持续而同步地发展关系。

无论和谁交往,大家一定要保持求同存异的心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很心累,一定经常觉得不顺心、不如意。其实,这就是由彼此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痛苦和消耗。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就算我们和另一个人十分亲密和熟悉,也要把握好分寸。如果两个人真的到了不分你我的地步,往往也该闹掰了。

所谓深度连接,是指在保证个人独立性的前提下,再与对方深层次地建立连接。从一定程度上讲,所有的深度关系都有表层的一面。同样的道理,表面关系的深度再浅,也都有一定的深度。在这样看似矛盾的认识中,对有些人努力接受表面关系,对有些人努力拓展深度连接,正是职场高效沟通的两个基本动作。

第三,要提升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

适应变幻莫测的人际关系需要情商始终在线,而任何时刻情商都不能掉线就是人际关系敏感度的体现。既然是沟通,那当然是双向的。我们不能只做自己认为好的自己,还要看懂别人想要成为的那个别人;我们不能只说自己认为对的话,还要说符合所在环境和通行规则的话。我自己经常念叨和琢磨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那么在具体情况下,我们如何培养这种敏感度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遵守人际交往中的既定规则。

例如,我们在工作上遇到了麻烦,去找领导解决,领导说:“我也没办法,你和我说也没用。”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一定很失望。

我们是带着希望去找领导的,但他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完全是不负责任的。领导的职责本来就是协调上下、克服困难、改进工作。面对下属的困难,他说自己没办法,就是没有承担起领导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就是没有明确或没有进入自己的角色。

同理,对于同级的同事,如果我们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找对方,结果对方说:“我不管,我就是不想干。”这也是一种角色认知的混乱,“我不管”“我就不干”这样的话属于家庭中年龄较小的儿子、女儿这样的角色会说出来的话。在职场中说出这样的话本身就会破坏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

再如,一个客服人员跟自己的客户抱怨说:“你凭什么投诉我?这事能赖我吗?我也没有办法。”客服人员的角色职责就是服务好客户。如果他们不理会客户的诉求,反而推卸责任,这就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的体现。

所以,要想在处理工作关系时恰到好处地拿捏分寸,我们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不要把职场之外的角色才能说的话拿到职场中说,不要把不符合角色的态度带到沟通中。既然处在某个角色下,我们就必须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内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职业化。

在职场角色中,我们还要和同样处于角色中的其他人维护好关系。对于上级、同级、前辈等,我们都要做到态度得体、行为得当。

其次,要充分理解他人的想法。

我有一个学员大学毕业后就进了一家企业,很受当时的领导赏识,一路被提拔成中层干部。后来,这个领导升职,被调到其他部门去了。他觉得同事们一直对他高看一眼,所以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没有太上心。有一天下班后,他还在座位上写东西。原来是已经升职的老领导有个文件找他帮忙翻译。新调来的领导看他在忙碌,就问他在做什么。他想都没想就如实说了。没想到新领导马上变了脸色:“你的本职工作干完了吗?你那天交的资料有很多地方写得不好,你为什么不改?要是真的很闲,我建议你先把分内的事做好。”

他一下子就愣住了。事后他跟同事聊天时才知道,原来新调来的领导和那位老领导之间是有一些矛盾的。由于他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不高,没有思考新领导是什么样的人,跟前任领导是什么关系,就随意地展示出自己和老领导的关系,所以才导致新领导生气。

究其原因,就是这位学员没有充分理解新领导的想法,没有认识到新领导对自己角色的需求。新领导站在他的立场上,认为自己的下属就应该为本部门工作,于是他可能会想:你不做我安排的事情,加班给别的部门工作,看来你并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经过这件事,这位学员才意识到自己对人际关系太不敏感了,还是应该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就是我要讲的提升人际关系敏感度的第二点,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人的想法,认识到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有什么需求。

最后,要学会适应环境。

有些朋友来到新的环境,或者进入新的单位,会有一段适应期。哪怕只是新调来一些领导或同事,有些人可能也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这其实很正常,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不知大家有没有接触过一些外企的员工?我之前有位学员就跟我抱怨过,说另外一位学员说话假惺惺的,老夹着各种英文单词,他感觉很讨厌。实际上,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当时我也觉得,为什么这些人说话要加这些英文?既然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中文?

直到去美国留学回来后,这个偏见才有所改变。我去美国留学三年,刚回来那会儿,我发现自己说话也总是不由自主地夹带英文!这是怎么回事?我在国外学的是经济学,在国内并没有接受过这一块的教育,所以对于专业名词,我先学的英文表述,后来才知道它们的中文表述。在使用这些词语时,我的第一反应实际上是最早进入脑海的那个说法,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英文。所以刚回国的时候,我会习惯性地把这些英文夹杂在中文里。我知道自己不是为了炫耀,就是大脑当时没有转换过来。但也因为这件事,我意识到自己以前的看法是有偏见的。

当然,我相信的确有一些虚荣的人。但是,如果我们初次进入某个环境,接触到有这种习惯的人,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我们可以模仿,也可以拒绝,但不要因为别人这么说而简单粗暴地抱有极大的反感,甚至给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造成障碍。既然我们入了乡,就要学会随俗。先了解、适应这个环境,如果其他人都用某种方式沟通,我们就跟着用,这样才可以更快融入团队。所以,我要再念叨一下前面那句话:我们不能只做自己认为好的自己,还要看懂别人想要成为的那个别人;我们不能只说自己认为对的话,还要说符合所在环境和通行规则的话。当然,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自主表达观点时,就可以对别人释放影响力。

作为全书的第一节,本节主要想让大家明确职场沟通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追求个人效能和价值转化的最大化。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做好三个基本动作:

第一,要正确地识别并区分对待三种人,即反对者、支持者和中立者;

第二,要建立两种关系,接受表面关系,同时注意拓展深度连接;

第三,要提升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