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梅长苏遇刺
“这件事都已经传遍了金陵城,本宫当然知道。”
“微臣知道此案是怎么一回事。”
“嗯?”
太子萧景宣也是诧异非常。
楼之敬也是给太子萧景宣讲明其中原由:
“殿下,这兰园名义上是张晋的私宅,但实际上却是一处暗娼园子。”
“朝中有些大臣不敢明面上寻花问柳,所以张晋就特意找了这么一处园子,以供这些人消遣。......”
太子萧景宣听后看着楼之敬那扭捏的样子,就知道他楼之敬没少参与此事。
手上也有这样的几个人命。
也清楚他为何来东宫要求自己庇护。
萧景宣心中虽是气愤,但楼之敬是自己的钱袋子,该保还是要保的:
“算了算了,不用太担心,陈年旧账也无凭无据,你是朝中二品大员,谁敢胡乱攀扯到你的身上?”
楼之敬吞吞吐吐地说道:
“殿...殿下,张晋这厮实在可恶,微臣属实没想到,他竟然私下保留了一本名册。”
“不仅将微臣和诸位同僚的事记录下来,而且临死前还将那本名册交给了心腹之人史钧的手上。”
“现如今,史钧逃到了京兆尹府,人和名册都落入了高升的手里。”
太子萧景宣听后立刻大怒:
“你这户部尚书怎么当的?”
“这么重要的把柄落在别人手里!”
楼之敬诚惶诚恐地说道:
“殿下息怒,如今要紧的还是把微臣摘出来!”
...
这天晚上,梅长苏和飞流从京兆府出来,一路朝着宁国侯府走去。
刚走到半路,飞流就察觉到不对劲:
“苏哥哥,有两人朝着我们这边袭来。”
“嗯,飞流你有没有把握坚持一会儿?”
飞流一边紧盯着在街边房顶上施展轻功而来的两蒙面黑衣人,一边拍着胸脯向梅长苏保证道:
“苏哥哥,你就放心吧,他们就交给我!”
梅长苏知道,自己在庆国公侵地案和兰园枯井藏尸案这两次出手,一定是得罪了太子萧景宣。
肯定是会有人出手来刺杀自己。
他就是想看看是谁要出手。
这个时间,正好是他跟蒙挚会面的时候,就算飞流挡不住二人,想必蒙挚也会及时赶到救下自己。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中。
自从梅长苏身体恢复后,开始从头练习自家传下来的武艺,只是时间尚短,还未修成内力。
很快,两蒙着面身穿夜行衣的歹徒拔刀飞向梅长苏,直取其后心。
飞流七星步直接一跃来到自家苏哥哥的身后,抬手间就挡下了卓鼎风和卓青遥父子的合力一击。
卓家父子二人拉开与飞流的距离,父子对视一眼就冲上去,与飞流打斗起来。
飞流对二人的招数,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此时卓青遥闪身避开飞流,拔刀杀向毫无防备的梅长苏。
梅长苏虽没内力,但身手还是敏捷,躲开卓青遥的两剑横劈。
飞流也是及时赶到单手抓住卓青遥手中那柄刺向梅长苏长剑,然后腾空一个前蹬腿,将卓家父子踢开。
蒙大统领及时骑马赶到一声大喝:
“住手!”
“什么人夜间斗殴?”
卓家父子见来人是蒙挚蒙大统领,相视一眼,当即施展轻功闪身而逃。
此次卓家父子只是受谢玉的指使来试探梅长苏身边是否只有飞流一个护卫。
没必要打生打死。
既然目的达到,父子二人当即逃离是非之地。
只是他们父子不知道的是,在梅长苏的外围还有一人,那就是咱们的黎纲,黎舵主。
黎纲也是被梅长苏千叮咛万嘱咐今晚不得出手,这才没有在自家宗主那么危险时刻出手。
“吁!”
蒙挚勒挺自己屁股下的坐骑,翻身下马,一脸着急地快步走到梅长苏身边。
梅长苏倒是根本不在意之前被刺杀之事,反而跟面前的蒙挚调侃道:
“能在这里遇到蒙大统领,真是巧啊?”
“巧什么巧?”
“你明知道我会在这个时辰过来找你的。”
蒙大统领见梅长苏无事,还能调侃自己,也就放下心,指着一旁的飞流说道,
“你身边不会真的只有这么一个小孩吧?”
“当然不会了,我只是想看看,谁会对我出手。”
“是谁啊?”
蒙挚急切地问道。
梅长苏没有回答蒙挚的问话,而是意味深长地看向两黑衣人逃走的方向,正是那不远处的宁国侯府。
蒙挚也顺着梅长苏所看的方向看去,就见远处的一座气派的府邸映入眼帘。
正是那宁国侯府。
蒙挚立即明白其中的关窍。
...
庆国公侵地一案,有靖王萧景琰主审,萧景桓和刑部尚书齐敏在背后支持。
又有悬镜司掌镜使夏冬手里的确凿证据。
人证、物证确凿,庆国公一家被下狱,已成为成为板上钉钉的事。
刑部和大理寺就等着梁帝的一份下罪诏书,抓人。
而咱们的楼尚书因为兰园枯井藏尸案也只是被梁帝免去了户部尚书一职。
算是对这位曾经的心腹,一个体面。
对于户部尚书的空缺。
萧景桓和太子萧景宣争得那叫一个激烈。
毕竟谁的人得到这个位子,那就是谁的钱袋子。
萧景桓也不会嫌钱多!
更别说失去一个楼之敬的太子萧景宣和谢玉。
梁帝无奈,最后只好让户部右侍郎沈追暂时代理户部尚书一职。
沈追还是中书令柳澄举荐的。
中书令柳澄是个和稀泥的高手,同时还是个滑不留手的老泥鳅。
萧景桓三年前就想拉拢,柳澄总是能给他讲出一番忠君体国的大道理。
萧景桓也是直接放弃。
原本,萧景桓也想曲线救国,通过柳泥鳅的孙女柳清雪来达到自己拉拢的目的。
柳清雪正是靖王萧景琰未来续娶的靖王妃。
之所以萧景桓确定这柳清雪是那位靖王妃,当然是柳泥鳅就这么一个孙女,还是嫡亲的。
不过由于萧景桓的到来,萧景琰的正妃王氏还活蹦乱跳,未嗝屁呢。
不过一番打听,这柳清雪那时才十二岁。
今年才刚及蓱。
...
开文二十八年,冬十月二十七日,天空将暗未暗时分。
宫中这时敲响了惊钟二十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