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春恨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1)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991年—1055年)
宋代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亦工诗善文。其词风娴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协和。著有《珠玉词》。
晏殊27岁之前,其弟弟、父亲、母亲、妻子李氏先后去世,致其对生死有极深感悟。40岁时,爱妻孟氏又去世,续娶王氏。可惜王氏性格泼辣善妒,晏殊对她很是忌惮。后晏殊爱上歌女萧娘,将其带回府中,每次琴瑟相合,歌舞为伴,很是逍遥。王氏因妒生恨,逼其卖掉。朋友张先写词感慨,晏殊想通,决定为自己而活,又将萧娘赎回。两人重逢,晏殊眼含热泪,为萧娘写下知名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译文
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恋人轻易地就将我抛下,转身离去。五更的钟声惊破了残梦,听见窗外春雨潇潇,花瓣带着离愁,纷纷坠落。
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天涯海角再远也有穷尽,只有别离后的相思,绵绵不绝,没有尽头。
●解读
此词描写送别时依依难舍的心情和离别后无穷无尽的离愁,抒写了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而生发出的感慨。词人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通过白描手法反映思妇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读来感情真挚,情调凄切,绰约多姿。
清代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点评曰:晏元献之“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如果人人都是无情的人,可以轻易地就将过去抛弃,不带丝毫留恋地忘记过往所爱,那么,世间会不会少一些哀伤,多一些快乐?无情的人反而活得轻松,离去时不带任何负累。倒是那些有情的人啊,每每都坠入爱的深渊,发出苍凉的呐喊,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回应。就连那个思念的人,也似乎消失,一去杳无音信,徒留有情人独自悲痛。所以一段爱情中,受伤最重的,一定是用情最深之人。那些活得轻松的恋人啊,或许他们参透了生命的本质,知道当我们抵达死亡,没有什么可以带走,于是转身上路,不恋丝毫。又或许,他们从未知晓,一旦被爱情的利箭击中,会有怎样刻骨铭心、绵延不绝的爱与痛。
(1)离愁一作: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