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疗法(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中医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作用特点

一、作用原理

拔罐疗法与针灸疗法同属于体表刺激疗法。拔罐疗法通过负压吸引作用,施术于体表特定部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临床各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治病保健的作用原理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调和阴阳

阴阳是认识自然和认识人体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机变化均可用阴阳失调加以概括。总体来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治疗时应采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拔罐疗法可通过动静结合,各种疗法配合,调节拔罐力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吸拔部位,起到调节阴阳的作用。如高血压,属阴虚阳亢者,可用调补肾水的方法,可在涌泉穴处拔罐;亦可采用刺络拔罐法快速降压,达到标本兼治、阴阳调和的目的。又如阳虚致五更泻,治以温阳止泻之法,在肾俞、命门处拔罐,以火罐为主,可配以温灸、熨罐等方法。

(二)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具有“行气血而濡全身,沟通内外,抵御外邪”的作用,《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当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外则皮、肉、筋、脉、骨失养不用,内则气血失调,不能发挥营内卫外的生理功能。疏通经络是拔罐疗法的主要作用之一,其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的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能通过经络影响其所连属的脏腑、组织等。如大凡疼痛,多由经络闭阻不通,气血瘀滞不行而引起,所谓“不通则痛”,拔罐疗法不仅可以拔除局部病邪,而且可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气血得以畅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状态。

(三)祛邪扶正

拔罐疗法既能祛邪,又能扶正。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机体正气与病邪之间的斗争,而斗争过程中的邪正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拔罐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可以利用自身的治疗特点,祛除机体的邪气,为正气的恢复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例如临床上常见的祛湿、拔毒等治法,可以通过定拔罐、刺络拔罐、走罐等不同手法祛除湿邪、瘀血、气滞等,起到相应的祛邪作用。

拔罐疗法因其特有的负压不仅具有泻法的作用,而且有激发人体正气的作用。在疲劳状态下,拔罐能快速消除疲劳;卫外功能不足时,拔罐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拔罐在皮肤、毛孔以及经络等病位的吸拔按摩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的输布运行,鼓动经脉之气,畅通经络,温煦皮毛,调整气血,濡养脏腑器官,使虚弱的脏腑得到气血滋养,从而振奋功能,激发正气,有益于人体脏腑组织功能的发挥。

(四)清热拔毒

火为阳邪,是温热之邪发展更甚的表现。临床分为外感之火和内生之火,外感之火由患者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而内生之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内热炽盛引起。火热之病,发病急骤,变化多端,并且多夹迫血妄行、热毒瘀结之证,尽量要迅速诊治。刺络拔罐法可以快速针对患者络脉进行放血干预,在热证的急性期以及对其他血毒瘀结的证候可以直接有效地起到泄热行血及拔毒的作用。对于轻症的患者也可以酌情采用走罐等其他手法,为患者清热活血,干预温热疾病的发展,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痛。

(五)祛风解表

风邪致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无论是六淫之首的“外风”,还是肝风内动的“内风”,都可以导致多种风疾。《素问·骨空论》云:“风为百病之始。”《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古人亦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可见风邪之常见。风性善动,因此在拔罐手法中,可以利用闪罐作为主要方式来针对风疾。闪罐的动作迅速而准确,基本采用闪火法,因此可以在患者的皮部快速、反复地进行手法,起到祛风解表的作用。

(六)散寒除湿

寒湿为阴邪,黏滞而固着,并且易伤阳气,不宜速去。《素问·举痛论》云:“寒则气收。”《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此寒湿之病,用普通的拔罐、走罐手法难以起效,此时就需结合辛热走窜等中药采用“药罐”来直驱寒湿之邪,起到普通的拔罐手法达不到的效果。

(七)理筋整复

理筋整复是推拿治疗伤筋的特色所在。拔罐疗法,尤其是走罐、推拿罐结合了推拿治疗的优势,不但有拔罐本身的治疗特点,而且在临床上能够发挥单纯推拿手法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对劳损、伤筋类疾病有着突出的优势。

理筋整复就是针对筋出槽和骨错缝而设,即纠正筋、骨的解剖位置异常。某些筋位的异常改变,可通过走罐、推拿罐等拔罐手法的弹筋、拨筋与适时运动关节加以纠正。

二、作用特点

拔罐疗法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由其自身的作用特点决定的。

(一)诊疗一体

拔罐疗法的诊疗一体特点,是说拔罐疗法不但有治疗功能,还有很重要的诊断功能。《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藏象表现在外的有皮、脉、肉、筋、骨五体之象。拔罐疗法无论是留罐,还是走罐、推拿罐等动罐,都要出痧,“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拔罐疗法所体现出来的“象”可显示不同层次、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皮、肉、筋、脉、骨的气血情况,根据其“象”的性质特点与部位,可以分析病位、病性,确定是治在脏腑、经络、经筋,还是腧穴。据象诊断,再据象施以相应的治疗,可以单用拔罐,施以不同罐法,还可将拔罐疗法与其他疗法协同配合,提高疗效。诊疗一体是拔罐疗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拔罐的诊断功能方面,还有待系统性提高。

(二)协同增效

所谓协同增效,是指拔罐疗法与其他疗法在一定时机合用时,往往能提高相应疗法的作用。中医讲究“杂合以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患者复杂的疾病,单独一种疗法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医者结合自身经验及患者的疾病发展,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例如刺络拔罐法、刺络放血法可以泄热通瘀,加用拔罐可以排出瘀血,更好地发挥祛瘀的效果;中药的配伍对不同疾病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但因操作复杂,导致应用相对较少,但是结合拔罐疗法的药罐法可以利用拔罐对皮肤产生的刺激作用,让中药方的成分通过熏蒸等手段在皮部或腧穴处吸收,给临床提供更多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推拿罐、走罐、熨罐等都可以在拔罐的基础上协同增效,发挥单独一种疗法达不到的疗效。

(三)适应证广

拔罐操作手法的多样化,以及拔罐易于结合多种其他疗法协同增效的特点,决定了其所治病症的广泛性。现代研究表明,拔罐疗法的适应证共涉及19类、363个病种,其中腰部扭伤、痤疮、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麻痹、痹病、哮喘、咳嗽、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痛证、感冒、落枕、疱疹后神经痛、关节炎、腹泻、腰腿痛、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痛、荨麻疹、神经根型颈椎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等用拔罐疗法效果显著。例如定拔罐有很好的祛湿散寒功效,可以治疗寒湿相关疾病;推拿罐、走罐有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功效,可以治疗局部瘀结、筋伤劳损等相关疾病;刺络放血拔罐可以迅速拔毒行血,对瘀毒相关的皮肤疾病疗效快速且显著;药罐更是可以结合多种中药发挥熏蒸、温灸等作用,极大地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

(四)操作简便

现代拔罐法的常用器具包括玻璃罐、塑料抽气罐、硅胶罐等,新型罐具的出现使得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更加简便,突破了拔罐疗法实施的地点限制,在家庭、保健场所等广泛应用。另外,拔罐疗法的施术人员也不局限于专业的医疗工作者,普通人群经培训也可掌握。塑料抽气罐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型拔罐装置,它由抽气枪和一组塑胶罐组成,塑胶罐的顶端有一个单向阀,通过人工提拉式的多次抽气,可在罐中产生不同大小的负压,抽拉次数越多,负压越低。该方法比燃烧法产生负压的范围更大。硅胶罐采用橡胶为材料制作成罐的形状,将硅胶罐放到皮肤上,用力按压后再放松,利用橡胶的弹性恢复力,在罐中产生一定的负压。该方法比火罐产生负压要方便,其负压的大小与罐的形变程度和橡胶的弹力有关。由于不再使用明火产生负压,使得操作更加安全,简便易学,且罐体不易破碎,成本低。拔罐器有多种口径和形状,可进行走罐、闪罐等罐疗常规操作。

(五)安全经济

拔罐法除了刺络拔罐疗法等外,大多属于非侵入性手法,对患者皮肤损伤小,操作安全,并且拔罐的器具十分常见,成本低廉,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拔罐法有着自身独特的作用特点,尤其是以操作简便、安全经济、适应证广而在中医外治法中深受广大医者及患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