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祈源升盼祥和
梆鼓秧歌的形成是极为有趣的,它没有虚幻的情节及内容,全部舞蹈动作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的祥和友善。关于梆鼓秧歌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其一,村民祈求祥福,小村庄孕育出豆腐秧歌。据民间所传,在明嘉靖年间,有兰峪村有个乐善好施之人—张文宾,他与妻子柳爱云开有豆腐坊,空闲之时喜唱民间俚语小调,并时常接济村里的穷困、孤寡之人,所以深受村里人爱戴。待他去世后,村里人为他立张公塔以感谢他的功绩,其妻女也将其家风继承与发扬,豆腐坊生意逐渐兴隆。后来柳爱云常带着女儿们做豆腐,四个女儿因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喜爱秧歌、小曲,她们时常趁着做豆腐的闲暇,用豆腐梆子打着节拍边跳边唱,唱词里常常会带上个“福”字,逐渐形成了后来人们所熟知的豆腐秧歌,久而久之周围十里八村的人经常观赏她们的豆腐秧歌表演,以求福到家门。另有一说,明弘治四年师祖何万里降生,他与张文宾是莫逆之交。逢年过节,作为村里“会头”的何万里必会带着乡亲们踩高跷、扎龙灯,张文宾经常参与其中,不仅为其出谋划策,还时常会帮衬一些银两。嘉靖十三年,何万里的大儿子何来福娶了张文宾的三女儿张玉兰,何家也开起了豆腐坊。在卖豆腐之余,何万里会让其四个儿子分别扮演推磨、揉包、敲梆以及挑担等角色,让儿媳拿着晒好的豆腐包,边甩边唱边舞,同时何万里还把耍龙灯的套路融入其中,使豆腐秧歌的内容与形式逐渐得到完善。在何万里的影响下,村里逐渐兴起了表演豆腐秧歌的传统,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这段时间,村里都会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通常用豆腐梆子来击打节拍,因此人们也亲切地称这一表演形式为梆子秧歌。
其二,张氏一家因“祸”得福,发扬形成梆鼓秧歌。清乾隆年间,有兰峪村有一户以卖豆腐为生的张姓人家,其家中兄弟四人皆育有一女。他们不仅做豆腐的手艺不错,而且喜读诗书,闲暇之余特别喜爱表演民间艺术。由于他们待人宽厚,卖豆腐从来都不会缺斤短两,因此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都福”人家。这家人中,四兄弟经常要外出卖豆腐,妻子则要常常在家做豆腐,家中的女儿们便只能留在家里帮母亲做家务,在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下经常一年到头闭门不出,逢年过节也不例外。日复一日,四个女儿心中的不满情绪日渐升起,于是她们以哭闹的方式诉说着心中的委屈,犹如中邪一般。待到其父归来,请医生诊治之时,她们才表明了想和大人们一样能出去看村里表演的心愿。四兄弟了解到女儿的情况之后,决定就地取材进行一场表演,与妻子一起拿起平常做豆腐所用的工具,在家中边敲梆子边舞蹈,邻里乡亲们也闻声一同来凑热闹表演。在张氏的影响下,表演的人群逐渐增多,从最初的一个家庭的表演逐渐演变为全村共同的节目—梆鼓秧歌,其内容与形式也逐渐丰富发展,成为本村元宵佳节时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
从古至今,梆鼓秧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它曾几次濒临绝境,好在经过村民、舞蹈干事及政府的帮助,人们较为系统化地保存复原与重构创新了该舞蹈,如今又是一番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