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经济理论证明,经济增长存在稳态效应,当经济增长进入稳态区间时,单纯依靠资本的持续积累和劳动投入的增加无法达到更高的经济产出水平。西方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熊彼特于20世纪初将创新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分析后指出,创新对于企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哈罗德、多马、索罗、库兹涅茨和罗默等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创新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主要通过改进生产要素结合方式来提高生产要素结合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全面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相对较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约束效应逐渐增强。在内需不足、外需乏力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劳动、资本及能源等要素投入的增加难以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方式。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17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其中包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内容。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规划目标。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式难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需求。现代经济体系下,金融广泛渗透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血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用重大。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是实现经济资源配置和投资组合优化必不可少的要素。一个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金融体系应该能够通过资源配置、资本形成、风险分散、信息揭示和激励约束等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得到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运用信贷支持政策促进科技创新,这些政策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国家科技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扩张、金融技术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手段,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20%,20世纪50年代,在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下,该比例上升至50%,20世纪90年代,在金融创新的广泛推动下,该比例上升至60%~80%。2008年金融危机后,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经济衰退的共同选择,正如德国经济学家哈特·门施所言,技术创新周期与经济周期逆相关,重大基础性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时期,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基础,这也预示着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更多地依赖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2011年,《关于促进金融和科技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就要求充分认识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重要性;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深化科技金融试点工作;2017年,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加快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2018年,四川发布《四川省科技金融发展规划(2018—2020)》,着力阐述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这也是我国首部科技金融发展规划;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设支持创新的金融工具,引导创业投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科技贷款、科技保险成为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为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融资支持。然而,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支持效率也相对较低,区域差距较为明显,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从源头上治理中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不足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就必须要在厘清金融影响科技创新机制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中国金融影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中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从中发现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优化我国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