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捷和舆论
和来时一样,朱雄英的回程旅途依然很赶,他要在商品博览会开始之前,抵达应天府。倒不是他的时间不够,这趟北平之旅也不过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已,他就算游山玩水,也能在博览会开始前回到家。
事实上,真正需要赶时间的不是他,而是罗贯中先生领衔的大明新版宝钞设计和制作小组。他并不知道当下大明的新版宝钞的制作进度,毕竟按照他提出的各种要求,这玩意儿在制作难度上,还真是比旧版的大明宝钞要大上许多,虽然什么水印,刻板,材料,还有精密无比地绘画技术都是现成的,但朱雄英总是想再进一步。
和当初搞铸排机一样,他只是提出了要求,思路还有一些指导,然后就把一切交给了乙方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他也同样留下了备用方案,以免到时候什么都拿不出来。
所谓的备用方案,只是在当下大明宝钞的基础上,加了一些新的防伪工艺和对版面设计进行了调整,比如引入了阿拉伯数字和发行编号等。
阿拉伯数字的普及,他早就在报纸上跟着标点符号一起开始推广了。
对于这次历史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朱雄英最看重的并不是那些新工艺局搞出来的小东西,而是对新版大明宝钞的第一次正式推广,和后续为驿站服务区建设而设的招商大会。
对于这次大会能否成功,朱雄英的心里是没底的。报纸上宣传了很久,但各地的商人是否愿意真的千山万水为这件事跑一趟应天府,他真的不确定。
所以这一来一回的路上,他都会时不时地派人去港口附近打听一下各路商贾的动向。
这里是大运河,无数的商船在这各港口里停靠,出港,最不缺的就是有关各路商贾的信息。只可惜,他得到的反馈都比较消极,没有多少商人重视这次博览会,特别是江淮地区以外的商人,他们最多只是打算派一些手下的掌柜,伙计过来看一看而已。
虽然有些失望,但朱雄英也理解他们的这种表现。当下的大明商人,还没有发展到明中期那种官商一体的地主商人水平,一个个虽然有些家底,有些靠山,但在大明朝廷这个巨兽的面前,他们只会感到恐慌和害怕。
更何况,重农抑商的口号已经喊了一千多年了,大明立国时,当朝皇帝更是对商贾进行了公开的压制,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这个所谓的商品博览会报以怀疑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好在朱雄英的手上还抓着一票江南商人,虽然这些人也是典型的首鼠两端,但至少可以暂时拿出来当典型树立一下,以后再慢慢扩大影响。
正当朱雄英感叹着做事的艰难时,两个好消息的出现,切实地提振了一下他有些蔫吧的心态。
“大外甥,榆木川大捷了。”大船经过山东河段临时停靠时,常升拿着徐允恭送来的信,兴高采烈地跑进了朱雄英住的船舱。
意料之内的事,朱雄英微笑点头,颇有些深藏功与名的装×感。这状态看得常升想直接翻白眼。
这场战役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就是屠杀,战争打响的时间是午后。
大明的铁炮第一次发挥了百分之百的功效,对着进入榆木川一带包围圈的纳哈出军队进行了饱和式的轰炸。
大明的炮兵们从来没有打过这么爽的炮,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简单,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距离,调整弹道,然后完成精确的发炮。
就像是在围杀瓮城里的降卒一样简单。
火炮之后就是火箭的覆盖,不是点火的弓箭,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喷气火箭。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争实践,这时的大明已经真正意义上推开了火器时代的大门。
随着纳哈出军队营地里的混乱,大明的燕王殿下身先士卒,带着大明当下最精锐的骑兵,如游龙一样杀进了营中。接着就是仿佛踩蚂蚁窝一样的轻松战斗,朱棣兴奋地击杀着每一个他能看见的敌人。
傅友德指挥着步兵开始进行全面围剿,在军阵之外还有两千骑兵,随时截杀任何试图逃跑的溃兵。
看完这篇回信,朱雄英不免感到意外,他原本以为第一个被伏击的对象会是北元王庭的军队,没想到居然是纳哈出派出来的四万人。
很显然他们的行动比北元王庭还积极。不过不管怎么快,这四万人被斩杀了一万,剩余三万人皆被俘虏,还缴获了两万匹战马。
至于针对北元王庭的第二场伏击战就更简单了,因为张玉不断送出的精确情报,大明斩杀了这次北元带兵的主将太师哈剌章,并斩杀了一万余人,俘虏了两万人,获得战马一万余匹。
这场大战下来,算是让北平和山西都发了笔横财。
“张叙那边抓到了吗?”朱雄英继续看信,但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消息。
“抓到了,袁珙带着三大王和他们那几百人一下芦芽山就被当地的卫所军围了。”常升说道,“不是什么大战,所以就没有写到信里。”
“看来他们父子两可以团员了。”朱雄英满意地笑道。
常升扯了扯嘴角,他觉得自己这大外甥有时候有点过于可怕了,这种父子团员过于阴间了。
同一时间,就在朱雄英沉浸在这场大胜的喜悦中时,马和也气喘吁吁的跑进了船舱,他下船买到了最新的报纸。
接过报纸后,朱雄英就看见了头版上刊登的,大明太子祭拜孔庙的经过,并附上了太子殿下对北方士子的亲切勉励。
“大明以后究竟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应该去认真思考的事情。我观历史,发现历代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在于他们无时无刻地不在思考这件事,而当下的你们也应该跟上圣贤的脚步。”
朱雄英知道,在现场的对话肯定不是这样的大白话,但在自己的安排下,报纸上的文章,必须用大白话。当然,这也让很多读书人感到嗤之以鼻,同时又不得不捏着鼻子去买这些报纸。
“你们需要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的特殊性,她是一个在崩塌的汉文明废墟里实现复兴的国家,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前朝经验的失效,不论是你们认可的北元,还是再往前推的两宋,都用历史告诉了我们,它们的治国经验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这是大明未来发展必然要面对的现实,你们要从更深层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实。”
朱雄英十分欣慰地点了点头,在心里感叹道,老爹总算是被自己调教出来了。
后续的报道里,太子就诛杀孔家旁支一事,对各北方士子进行了一次疑问解答,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大部分士子不过是被煽动,跟风着来闹一下,他们觉得大明朝廷不尊重读书人了。
而太子和诸位皇子的一起到场祭孔,直接就打破了这样的猜测。
更让朱雄英意外的是,自己这老爹居然郑重地邀请了一众学子,一起跟随他赴京,参加这次的科考。这下算是彻底拿捏住了现场的大部分学子,特别是很多家境普通的学子。毕竟在这个时代,普通人家出一趟远门,真和上刑差不多。
不过最让朱雄英感到好笑的是,报纸上居然说,这是孔讷的主意,而且还让孔讷去操办。果然,就腹黑程度来说,老朱家的人里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这有什么好笑的?”常升不理解。
“大明太子邀请北方士子一起南下,肯定会激起南方士子的不满。”朱雄英解释道,“但现在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是由孔讷提出,然后由孔讷去办的,那无论孔讷愿不愿意,以后冲突的矛头都将会对准他!”
听到这,常升瞬间了然,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孔讷对这件事没办法去解释,报纸上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朱雄英挥舞了一下手中那薄如蝉翼的纸片,“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常升瞬间笑不出来了,他顿感背脊一凉,当即就想到了四个字,人言可畏。而现在,这东西掌握在自己大外甥的手里。
带着这两个好消息,朱雄英高高兴兴的在九月前回到了应天府,回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小院。
然后,他就被自己老爹满院子追杀了起来。